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华人学者 点击跳转

<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重新定义性别发育关键

华人学者重新定义性别发育关键

今日,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刊登了一项重磅研究。任职于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NIEHS)的姚宏昌博士团队找到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决定性别的关键。这个发现颠覆了人们70年来的普遍认知。

药明康德 - 认知,颠覆,华人,性别,发育,关键,姚宏昌,赵飞 - 2017-08-19

Nature:重磅:<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联手阐明黑色素瘤复发机制

Nature:重磅:华人学者联手阐明黑色素瘤复发机制

黑色素瘤是一种致命的皮肤癌,威胁了大量患者的生命。2014年,针对BRAF与MEK的组合疗法进入市场,给了患者新的希望——即便是黑色素瘤出现转移的晚期癌症患者,也能从这些疗法中受益。然而好景不长。医生们发现,尽管能控制病情,尽管能延长患者的生命,黑色素瘤却总能在治疗的几个月后卷土重来,这也让研究人员们百思不得其解。

药明康德 - 华人学者,黑色素瘤,复发机制 - 2017-09-28

Neuron:<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新发现:为啥有些声音让人害怕?

Neuron:华人学者新发现:为啥有些声音让人害怕?

很多人在听到警报声,或者恐怖电影中的音乐时会自动产生害怕或恐惧的感觉,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种联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这其实是神经科学家们一直以来在探索的一个问题。直到最近,一项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研究开始揭开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科学家们发现,位于神经细胞外的一种称之为“神经周围网格(Perineuronal Net)”的结构中的变化,对于建立声音和恐惧感之间的联系,

学术经纬 - 听觉皮层,PTSD - 2017-06-27

Nature:<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首度发现“免疫指挥官”也会疲惫

Nature:华人学者首度发现“免疫指挥官”也会疲惫

在人体内,有一群叫做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卫士。它们虽然数量不多,却在免疫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免疫系统之所以不会“暴走”,都是这群细胞的功劳。如果这群细胞出了啥差错,就会诱发哮喘、过敏、甚至是严重的自身免疫疾病。

学术经纬 - 自身免疫病,LKB1,细胞代谢 - 2017-08-24

Sci Adv:<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带来阿兹海默病创新诊断工具

Sci Adv:华人学者带来阿兹海默病创新诊断工具

阿兹海默病是全球影响范围最广的老年失智症,在全球有超过4000万名患者。由于其病因至今尚不完全确定,因此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由于该病影响患者的认知、行为、日常功能和生理学等多个方面,确诊阿兹海默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药明康德 - 阿兹海默,创新,诊断,张明君 - 2017-08-30

同日上线4篇Nature,<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们真给力!

同日上线4篇Nature,华人学者们真给力!

今日,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刊登了4篇来自华人学者的文章。华人学者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做出卓越的突破。今日《自然》在线刊登的4项研究,则是对科学家们辛勤科研的最好回报!

学术经纬 - 华人学者,黑色素瘤,生命科学 - 2017-09-07

<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研究显示,雄性通过piRNA加速异性衰老

华人学者研究显示,雄性通过piRNA加速异性衰老

在现实生活中,配偶之间经常会夸张地抱怨对方的行为让自己少活几年,而过去在模式动物上的研究显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抱怨可能是真的。表型研究显示,雄性和雌性的寿命都会因为接触异性而缩短,而这与生殖无关。例

生物世界 - 衰老,piRNA - 2023-01-10

Cell:<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首次培育出前列腺癌类器官

Cell:华人学者首次培育出前列腺癌类器官

由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领导的一项研究,第一次证实了可以在实验室培育出源自人类前列腺肿瘤的类器官(Organoids),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新工具来测试癌症药物和个体化的癌症疗法。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 研究人员称利用来自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活组织样本,他们成功地培育出了6个前列腺癌类器官,而第7个类器官来自于一名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类器官是一种由聚集在一起的细胞

生物探索 - 前列腺癌,基因,细胞 - 2014-09-11

2018年风湿病学领域<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又有哪些新发现?

2018年风湿病学领域华人学者又有哪些新发现?

2018年我国(含港澳台)作者在风湿病领域共发文4, 737篇(文章中至少有一位华人作者),位于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见图1)。图1 2018年全球风湿病领域发文数量前10名的国家 根据论文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IF)、ESI高被引/热点文献等指标,合指数综合评选出了2018年风湿病领域最受关注的华人学者发表的论文前

合指数innovindex - 风湿病,华人 - 2019-02-16

年度20大科学转化者名单揭晓,多名<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入选

年度20大科学转化者名单揭晓,多名华人学者入选

今日,知名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揭晓了“2016年20大转化研究者”(Top 20 translational researchers of 2016)的榜单,多名华人学者入选

学术经纬 - 转化研究,专利,科研 - 2017-12-09

Nat commun:<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发现一种调控dNTP合成的新方式

Nat commun:华人学者发现一种调控dNTP合成的新方式

做为生物体遗传物质的DNA是在DNA聚合酶作用下,以脱氧核甘三磷酸(Deoxyribonucleosidetriphosphate,dNTPs)为原料聚合而成。为了保证DNA高保真复制和基因组稳定性,细胞内dNTPs浓度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核苷酸还原酶(RNR)催化核甘二磷酸(NDP) 还原为脱氧核甘二磷酸(dNDP),这一还原反应是dNTPs从头合成过程中最重要的限速性步骤(Rate

细胞 - 华人学者,调控,dNTP合成,新方式 - 2019-07-21

Nat Commun:<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共同参与!阻止多种癌细胞扩散,这种新药潜力无穷

Nat Commun:华人学者共同参与!阻止多种癌细胞扩散,这种新药潜力无穷

抗癌就意味着要杀死癌细胞。事实是,在癌细胞扩散到全身之前,阻止癌细胞移动也非常重要。近日,科学家们带了好消息,他们发现冷冻并杀死癌细胞是有可能的。这一研究于6月22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生物探索 - 药物,癌症 - 2018-06-26

Cell stem Cell:<font color="red">华人学者</font>带来“吃不胖”的基因疗法,有望治疗糖尿病

Cell stem Cell:华人学者带来“吃不胖”的基因疗法,有望治疗糖尿病

近日,在顶尖学术刊物《细胞》的子刊《Cell Stem Cell》中,来自芝加哥大学的Xiaoyang Wu教授团队发表了他们的一项新发现——将干细胞技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与皮肤移植技术相结合,一款基因疗法有望对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这两种常见疾病进行治疗。

学术经纬 - 肥胖症,2型糖尿病,CRISPR - 2017-08-04

华人学者带来外泌体提取新突破

一种新型设备,能利用声波技术,快速从血液样品中分离外泌体(exosome)。在精准医疗时代,这项技术可能在未来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里含有许多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的分子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纳米级别的小囊泡,直径约为 30 至 150 纳米,它们携带重要的信息,包括蛋白质、miRNA 等,帮助细胞之间通信。以前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内容物可以作为诸如癌症,神经变性疾病和肾脏疾病等疾病

药明康德 - 外泌体,声波提取 - 2017-09-21

汤森路透发布2014引文桂冠得主 8位华人学者入选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斯德哥尔摩和即将揭晓的2014年诺贝尔奖之际, 汤森路透发布了其2014年“诺贝尔奖级”的“引文桂冠奖”(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s)。每年,汤森路透的引文分析师们都会挖掘来自汤森路透研究平台—Web of Knowledge 中的权威数据,识别化学、物理学、生理学或医学、以及经济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者。基于对其研究被引用情况的全面考

生物360 - 引文桂冠奖 - 2014-09-25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