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IFN-K 点击跳转

Genes & Diseases:Wei Seong Toh教授团队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小型细胞外囊泡促进骨愈合的机制

Genes & Diseases:Wei Seong Toh教授团队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小型细胞外囊泡促进骨愈合的机制

采用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研究了骨修复过程中MSC-sEVs激活的细胞分子机制。

Genes and Diseases - 间充质干细胞,骨愈合,小型细胞外囊泡 - 2024-05-10

Nat Commun:重大进展!浙江大学王晓健/蔡秀军发现新的结直肠癌预后标志物

Nat Commun:重大进展!浙江大学王晓健/蔡秀军发现新的结直肠癌预后标志物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 CRC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很复杂,可能包括环境暴露,饮食和遗传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大肠癌(CRC)的发生与肠道菌群有关。

iNature - 治疗,结直肠癌,预后标志物 - 2020-11-20

羟氯喹竟能减轻自身免疫性肝炎!

羟氯喹竟能减轻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特征是淋巴细胞浸润和免疫细胞失衡,其诱导肝实质破坏和转氨酶水平升高。

MedSci原创 - 2022-11-09

系统性红斑狼疮: 从发病机制到新型靶向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从发病机制到新型靶向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分子遗传、表观遗传、免疫调节、种族和环境(感染、药物和紫外线)等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SLE患者细胞凋亡异常增加、

协和医学杂志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2023-09-21

【期刊导读】吴超教授团队:预测慢乙肝患者HBsAg血清学转换的新指标——基线HBsAb特异性B细胞

【期刊导读】吴超教授团队:预测慢乙肝患者HBsAg血清学转换的新指标——基线HBsAb特异性B细胞

基线时存在HBsAb特异性B细胞的慢乙肝患者经PEG IFNα治疗48周更易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HBsAg降幅也更显著。

雨露肝霖 - HBsAg,慢乙肝 - 2024-04-28

Cell丨曹雪涛组阐明新型长非编码RNA介导固有免疫的反馈调节机制——徐平龙、侯法建点评

Cell丨曹雪涛组阐明新型长非编码RNA介导固有免疫的反馈调节机制——徐平龙、侯法建点评

然而,IFN的过度表达则会引发机体自身免疫

BioArt - 新型,长非编码RNA,介导,固有免疫的反馈调节机制 - 2018-04-27

Nat Immunol: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新发现

Nat Immunol: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新发现

来自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中发现了一种细胞—NKT细胞,这种细胞可以阻止在获得性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对机体自身原始的细胞发生反应,从而阻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

来宝网 - SLE,B细胞,自身免疫病 - 2017-08-02

Cell research:抗肿瘤免疫疗法中的个体化医疗

Cell research:抗肿瘤免疫疗法中的个体化医疗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 (CTLA-4)的阻断型抗体ipilimumab能够在一部分黑色素瘤患者中引起免疫反应,从而达到一致肿瘤生长的效果。然而,作为一类有效地免疫诱导药物,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指示这一药物治疗效果的人体生物标志。最近法国Gustave-Roussy癌症研究所Laurence Zitvogel课题组等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他

生物谷 - 肿瘤免疫疗法 - 2015-01-28

Arthritis Rheumatol:青少年皮肌炎中I型和II型干扰素的肌肉表达增多,并与临床和组织学特征相关

Arthritis Rheumatol:青少年皮肌炎中I型和II型干扰素的肌肉表达增多,并与临床和组织学特征相关

JDM患者肌肉中的IFN诱导基因表达增多及其与组织学和临床特征的关联,进一步支持了I型和II型IFNs在JDM中的致病作用。

MedSci原创 - 青少年皮肌炎,干扰素,IFNα/β - 2018-12-16

非小细胞肺癌I期临床表明:iNKT细胞疗法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耐受性良好,疗效显著!

非小细胞肺癌I期临床表明:iNKT细胞疗法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耐受性良好,疗效显著!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85%。在我国,约有70%的NSCLC患者确诊时已是肺癌晚期。

来源:微信公众号:基因启明 - 肺癌,iNKT细胞 - 2024-03-18

Cell Host Microbe:I型干扰素b的病毒清除机制研究

Cell Host Microbe:I型干扰素b的病毒清除机制研究

I型干扰素在宿主抵抗微生物感染的先天免疫与后天免疫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控制病原体的状态,调节先天免疫反应,激活后天免疫反应等等。尽管如此,一些研究发现I型干扰素能够提高感染的严重程度。之前的研究发现I型干扰素的阻断能够促进病毒感染后的清除,而这一效应主要是通过营造免疫抑制的环境实现的,主要包括:1、促进一些负向调控因子,如IL-10,PD-1的产生;2、破坏脾脏的结构;3,抑制淋巴细胞

生物谷 - I型干扰素b,病毒 - 2015-05-18

2013 EASL临床实践指南: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

J Hepatol, 2014,60(2):392-420. - 丙肝,感染 - 2013-11-05

JID:结核和进展型HIV共感染者ART治疗后的早期免疫失败与早期死亡相关

虽然资源有限地区的HIV患者接触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机会不断地增大,但是,有1/4的患者在治疗初期就发生死亡。进展型HIV疾病与ART起始后的早期死亡有关。然而,对于早期死亡的患者,尚不清楚其在死亡之前是否抑制了病毒的复制。人们猜测炎症细胞因子的迅速上升和病原特异性免疫反应(以免疫重建炎症综合症为特点)是引起早期死亡的原因,对于有活性机会性感染的患者来说尤其如此,如结核与进展型HIV。然而

MedSci原创 - HIV,ART - 2013-09-27

J WATCH评出2010年度消化10大研究

           《期刊扫描》(J Watch) 是一本内容选自重要医学期刊并有专家点评的医学通讯,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出自同一出版机构。   2010年12月29日,J Watch编辑部梳理了2010年度消化疾病领域发表的研究,最终评出10项最具影响力研究,现介绍如下。   1. P

消化 - 2011-03-25

2013 EASL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诊治临床实践指南(修订版)

提出疗效的预测因素新指南提出IL28B宿主基因型是疗效的一项重要预测因素,IL28B基因编码IFN-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3 vol. xxx j xxx–xxx - 感染,HCV - 2013-12-18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