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恶化为结肠癌有迹可循

2019-11-12 袁蕙芸 王昊宁 健康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干细胞中心高维强、李力课题组在《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BRG1基因在结肠炎症和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其在维持肠道稳态中的作用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干细胞中心高维强、李力课题组在《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BRG1基因在结肠炎症和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其在维持肠道稳态中的作用机制。

据高维强介绍,持续的组织炎症会导致组织修复障碍和肿瘤发生。例如,炎症性肠病(IBD)恶化为直肠癌(CRC)的概率较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18年,全球约有500万人患有IBD,这是一种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IBD是由肠道黏膜屏障、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其中,肠道屏障完整性对于防止微生物入侵和慢性炎症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维持肠上皮细胞稳态的缺陷会引发慢性炎症,影响组织修复,进而导致直肠癌的发生。

BRG1被证实能够调控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已有二代测序结果发现,具有高发性CRC的结肠炎患者中同样携带一定比例的BRG1突变,然而其在IBD以及CRC中的功能和机制尚未明确。

高维强、李力课题组利用多种转基因小鼠模型,发现BRG1缺失会促使小鼠产生自发性结肠炎,并且表现出肿瘤转化率的增加;而BRG1的过度表达又可以保护小鼠免受肠上皮损伤和随后的肿瘤发生。该研究结果表明,BRG1可能是与炎症性肠病发病相关的一种自噬检查点,可能成为疾病干预的潜在治疗靶点,从而为IBD与CRC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专家同时提醒,如果出现长时间不明原因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就要警惕罹患炎症性肠病或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患者一定要及早去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并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预防儿童胃肠炎 益生菌或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急性胃肠炎为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占急诊科患者的16%,益生菌则几乎是医生必定处方的药物。但一项在北美开展的针对急诊(ED)胃肠炎儿童的研究显示,益生菌缺乏获益。因此,需要进一步阐明益生菌在儿童急性胃肠炎门诊管理中的作用。

Crit Care:合生元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并减少脓毒症患者的肠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由此可见,预防性合生元治疗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并可能对脓毒症患者的肠炎和VAP发病率具有预防作用。

Elife:发现肠炎向肠癌转化的新机制

近日,eLife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卜鹏程课题组与杜克大学Xiling Shen课题组关于miR-34a对于炎症诱导的结肠癌发生的保护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题为miR-34a is a microRNA safeguard for Citrobacter-induced inflammatory colon1 Oncogenesis。

IBD:常见人造甜味剂三氯蔗糖会加重肠炎症状

人造甜味剂主要是指一些人工合成具有甜味但又不是糖类的化学物质,其甜度一般比蔗糖高 10 倍甚至数百倍,由于大部分人造甜味剂几乎不被人体转化,因此被称为无热量的糖。人造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包括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等。

Cell:解惑!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不明原因肠炎为何经常无效?

克罗恩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肠炎,属于消化道慢性炎症,最终可能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甚至是功能丧失。其致病因素多种多样,比如高脂高糖饮食,不规律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可以引起消化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导致肠炎。近年来,诸多工作力图阐明肠炎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并寻找治愈缓解的方法。而这些工作,往往建立在经典的以“抗体标记蛋白质”的研究方法上。当然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的运用,为这一领域 ,带

"肠炎"女性腹痛后死亡!医生的叹息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患者是一位65岁的女性,因为上腹痛三日,加重4小时来到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