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P论著 | 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差和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有哪些?

2024-05-23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发表于上海

调查慢阻肺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摘要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易使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并产生焦虑抑郁症状,但常被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忽视。了解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相关多中心研究尚少。

目的  

调查慢阻肺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2022年8—11月在安徽省7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招募,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呼吸困难等级、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营养不良风险、身体活动水平、疫苗接种和近1年急性加重情况。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慢阻肺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慢阻肺患者248例,其中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60.9%,仅8.9%的患者认为自己有很好的睡眠质量,一半以上的患者实际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效率低;29.4%的慢阻肺患者至少存在焦虑或抑郁其中一种症状,其中35例存在焦虑症状,61例存在抑郁症状,23例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两种症状。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有营养不良风险是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是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差的保护因素。近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有营养不良风险是慢阻肺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慢阻肺患者PSQI评分与焦虑症状得分(HADS-A)、抑郁症状得分(HADS-D)存在正相关关系,HADS-A评分和HADS-D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

结论  

慢阻肺患者中睡眠质量差和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营养不良风险、规律的身体活动和近1年急性加重次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家属和患者自身应提高对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的认识,对重点患者积极开展筛查和干预工作,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

慢阻肺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者中睡眠质量差的慢阻肺患者占比达到了60.9%。此外,国内近期的一项研究,同样采用PSQI对慢阻肺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49.4%。本研究结果与之相近,均提示了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较高,并且高于国内一些研究者对社区中老年人群睡眠质量的调查结果(29.1%~40.0%)。出现这一结果的生物学机制可能是:由于慢阻肺患者存在呼吸动力下降、呼吸肌张力降低、气道阻力增加、功能残气量增加、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等病理生理变化,导致其难以开始或维持睡眠,经历快速眼动睡眠时间缩短,轻度睡眠增加,频繁觉醒或睡眠碎片化,睡眠质量逐渐下降。这也解释了研究的另一结果,49.6%的慢阻肺患者无法在30 min内入睡,一半以上的患者实际睡眠时间不足且睡眠效率低。

呼吸困难、喘息、咳痰、胸闷等呼吸道症状会使慢阻肺患者身体功能降低,社交活动减少,进而易产生不良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29.4%的慢阻肺患者至少存在焦虑或抑郁其中一种症状,且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低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

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慢阻肺患者的年龄越大,睡眠质量越差,可能与睡眠模式的改变和身体衰老有关,然而衰老过程伴随着众多生理或心理的复杂变化,这可能也是少数研究没有发现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和年龄具有关联的原因。

HIRATA等研究结果显示,不运动的慢阻肺患者比运动的患者睡眠更碎片化,更难以维持,睡眠质量更差,本研究的结果与之一致,达到WHO推荐的身体活动水平的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更好,其可能的机制是:身体活动可以提高体温,使人更容易入睡;且在身体活动期间,能量消耗的增加,会使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延长,深度睡眠增加。因此,对于睡眠质量差的慢阻肺患者应实施合适的运动干预以改善睡眠质量。有研究认为慢阻肺患者可以选择普拉提、步行、肌肉耐力训练、太极和瑜伽等运动训练改善自身的睡眠质量,这些运动中肌肉耐力训练联合步行可能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最佳方案。

本研究采用MNA-SF评估了慢阻肺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现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睡眠质量更差。一项对社区老年人的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本研究结果,该调查显示良好的营养状态与较少的日间功能障碍、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主观睡眠质量显著相关。营养影响睡眠的机制是复杂的,长期营养不足可能导致炎症,而炎症与失眠密切相关;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充足摄入对睡眠也有积极作用。蛋白质摄入过少或过多同样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入睡困难,这可能与色氨酸含量变化有关,色氨酸是大脑血清素的前体,具有安眠的作用。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及时评估慢阻肺患者的营养状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可能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慢阻肺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一项队列研究显示,确诊慢阻肺的患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比非慢阻肺患者高42%,而且呼吸困难更严重的患者患抑郁的风险更大,本研究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也支持这一发现,mMRC分级高、严重程度重度以上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的慢阻肺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频繁的急性加重,常伴有呼吸困难加重、住院和药物治疗增多以及经济负担加重等,容易使慢阻肺患者产生负面情绪;而不良的情绪会增强患者的主观感受,放大对呼吸困难、喘息、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的感知,又会进一步加重焦虑抑郁症状。建议对于每年频繁急性加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焦虑抑郁筛查并实施心理干预;患者家属也应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爱护以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

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阻肺患者PSQI评分、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多项研究结果一致。在慢阻肺患者中,睡眠质量差和焦虑抑郁症状常同时存在,相互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可能有相同的影响因素;提高睡眠质量的干预措施也能改善心理健康,例如身心运动训练以及良好的营养状况均有助于改善睡眠和焦虑抑郁症状。

研究局限性

一方面,调查采用的PSQI和HADS是用来反映患者近1个月情况的筛查性量表,不能作为诊断标准;另一方面,本研究是一项横断面调查,尚不能对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作因果推断。

本文来源

李兴洋,孙婉琪,尹孟洁,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20): 2437-244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6304, encodeId=ed9c2206304a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44353e029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 <a href='/topic/show?id=0151114e799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焦虑抑郁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3702, encryptionId=344353e0291, topicNam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TopicDto(id=114779, encryptionId=0151114e7998, topicName=焦虑抑郁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y 23 22:10:52 CST 2024, time=2024-05-2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

本共识内容包括:慢阻肺的早期识别和诊断、疾病评估、稳定期慢阻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评估和中西医干预措施、随访及管理。

吸入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本研究旨在调查通过鼻导管给予氧依赖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24 小时的一氧化氮 (NO) 和氧气混合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GP指南|2024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2024年修订版于2023-11-13发布,总体来说其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诊断、评估和治疗与2023年GOLD相同,本文对更新内容进行简介和解读。

三叉神经痛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1 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为 1 例合并 COPD 的 TN 患者实施了PBC 治疗,术后麻醉苏醒期发生了急性脑梗死,经积极治疗后恢复良好,避免了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J Heart Lung Transplant:伴或不伴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室特异性重塑模式

在末期COPD患者中,严重的肺动脉高压与较少的气道阻塞、更少的肺气肿以及更少的气道炎症相关,揭示了肺动脉重塑在COPD患者中PH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JMIR Public Health Surveill:烟草依赖对母亲怀孕期间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病例对照研究

孕期母亲吸烟(MSDP)与后代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风险增加相关,且烟草依赖(TD)在这一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为了解产前烟草暴露对肺健康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线索。

Academic Radiology:放射组学在肺癌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与没有COPD的患者相比,患有COPD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降低。因此,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一站式标志物来对COPD和肺癌进行同步评估。

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调查问卷(CCQ)

本量表是针对过去24小时内感受,计算出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症状、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得分。

J Ethnopharmacol:加味补肾益气方通过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中性粒细胞趋化和IL-17信号通路减轻肺炎症和气道重塑

探讨加味补肾益气方(MBYF)对吸烟(CS)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IJCOPD:血清GABA、NE、ET-1、VEGF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价值

肺动脉高压(P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然而相关的诊断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调查COPD合并PH(COPD-PH)患者中有用的诊断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