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细胞外囊泡相关指标,可辅助诊断短暂缺血发作

2021-08-23 Freeman MedSci原创

与症状不太可能由脑缺血引起的患者相比,被判定为非常可能由脑缺血引起的短暂症状的患者的EV-表面抗原谱似乎有所不同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传统定义:由血管引起的突发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24小时。

有短暂症状和梗死证据的患者可被归类为有短暂神经系统症状的脑梗死。无论定义如何,TIA的诊断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缺乏一个黄金标准。诊断过程主要基于临床病史,而且血管神经科医生之间的评分可靠性很差。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精确诊断评分(Precise Diagnostic Score,PREDISC)是一个结构良好的评分工具,由标准化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元素组成,可以更客观地辨别有TIA可疑症状的患者,并且具有良好的评分者间的一致性。为了改善诊断过程,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是一个先决条件。TIA的诊断性生物标志物已被研究,但没有一个潜在的候选物达到足够的准确性用于TIA诊断。


细胞外囊泡(EVs)是新的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候选物。EVs是分泌的纳米大小的颗粒,在细胞间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参与到与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众多生物机制中,如免疫反应、炎症和凝血过程。较高的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来源的EVs水平与中风的诊断和预后有关,然而,关于TIAs患者的数据很少。目前,没有一项研究探讨EVs作为TIA潜在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性能。


藉此,MD, Neurocenter of Southern Switzerland的Jacopo Burrello等人,探究了可疑TIA症状的患者的EVs表面抗原谱(surface-antigen profile)。考虑到缺乏诊断TIA的可靠金标准,他们使用PREDISC评分对患者进行了准确的选择。并采用了一种综合方法(基于临床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和EV表面标志物)来识别TIA,以开发和验证基于特定EV表面抗原谱的短暂性缺血事件诊断的预测模型。


他们分析了40名有疑似TIA症状的受试者和20名来自训练队列(training cohort)的健康对照组。一个由28名受试者组成的独立队列作为外部验证(external validation)。根据发生真正缺血事件的可能性对患者进行分层,使用Precise Diagnostic Score评分,定义为:不太可能(0-1分),可能-可能(2-3分),或非常可能(4-8分);即unlikely (score 0-1), possible-probable (score 2-3), or very likely (score 4-8)。

通过纳米颗粒追踪分析对血清囊泡进行量化,并通过多重流式细胞仪对EV表面抗原谱进行表征。

他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非常可能或可能(very likely or possible-probable TIA)的TIA患者的EV浓度增加(P<0.05)。

纳米颗粒浓度与精确诊断评分直接相关(R=0.712;P<0.001)。在EV免疫捕获后,CD8、CD2、CD62P、黑色素瘤相关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D42a、CD44、CD326、CD142、CD31和CD14被确定为组间判别因素。

ROC曲线分析证实,这些标志物中的每一个单独使用,以及从它们的线性组合中得到的复合标志物具有可靠的诊断性能(曲线下面积为0.851)。

最后,在训练和外部验证队列中,结合所选标记物的表达水平的随机森林模型对极有可能发生TIA的患者的区分准确率分别达到96%和78.9%。

这个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发现了:与症状不太可能由脑缺血引起的患者相比,被判定为非常可能由脑缺血引起的短暂症状的患者的EV-表面抗原谱似乎有所不同。这个提出的基于EV-表面抗原特异性特征的算法,可能有助于TIA的识别。


Burrello J, Bianco G, Burrello A, et al. Extracellular Vesicle Surface Markers as a Diagnostic Tool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Stroke.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4, 2021. doi:10.1161/STROKEAHA.120.03317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93592, encodeId=2f3a14935920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6dfe7869d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细胞外囊泡#</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7869, encryptionId=36dfe7869dd, topicName=细胞外囊泡)],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e979073459, createdName=bnjfx@129.com, createdTime=Wed Aug 25 21:02:38 CST 2021, time=2021-08-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99858, encodeId=ecbe15998580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e324039e3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囊泡#</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0397, encryptionId=be324039e31, topicName=囊泡)],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86bc18759177, createdName=charl1234573, createdTime=Wed Aug 25 21:02:38 CST 2021, time=2021-08-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93592, encodeId=2f3a14935920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6dfe7869d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细胞外囊泡#</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7869, encryptionId=36dfe7869dd, topicName=细胞外囊泡)],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e979073459, createdName=bnjfx@129.com, createdTime=Wed Aug 25 21:02:38 CST 2021, time=2021-08-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99858, encodeId=ecbe15998580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e324039e3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囊泡#</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0397, encryptionId=be324039e31, topicName=囊泡)],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86bc18759177, createdName=charl1234573, createdTime=Wed Aug 25 21:02:38 CST 2021, time=2021-08-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Stroke:坚持地中海饮食,可减缓血管硬化进展

与低脂饮食相比,长期食用富含特级初榨橄榄油的地中海饮食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减少有关,

Stroke:早产儿,成年后,更容易有脑中风么?

早产与成年后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有关。

Stroke:急性脑卒中后,胰岛B细胞功能如何影响预后?

在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β细胞功能障碍与短期不良临床结局明显相关,与胰岛素抵抗无关。

TNSRE:在美国采用新型卒中后感觉运动康复装置的影响因素

据估计,仅仅美国就有780万成年中风患者,每年新增795000例中风。三分之二的中风幸存者在中风后仍有一些慢性损伤。中风后身体损伤降低了中风幸存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包括自理、卫生、就业和娱乐,从而降低了

Stroke:脑卒中,残余炎症因子本身,可高效预测再发脑卒中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中,仅有RIR可以预测复发卒中,尤其是那些有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以及不良功能结局。

Stroke:深静脉血栓, 发病率和病例死亡率如何?

CVT的发病率与2000年后基于人口的研究报告中登记的发病率相当

拓展阅读

【协和医学杂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本文从CPSP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CPSP的诊断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卒中计划早期诊断评分表(ASPECTS评分)

卒中计划早期诊断评分表(ASPECTS评分)

SVN: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风风险的十年跟踪调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持续10年的缺血性中风的风险仍增高,同时由于出血性中风的风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谨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European Radiology:聚焦CT血管造影选择性显示卒中相关动脉的技术可行性

现阶段,深度学习彻底改变了图像后处理,并可用于许多医学图像执行任务。

神经科一周速递:热点解读进展大盘点!

一周热点分享 ,紧跟神经科学前沿,让每一次诊疗都更精准,点击立即查看!

Stroke:卒中与癫痫风险—— 一项基于丹麦全国登记的研究

脑卒中后癫痫的绝对和相对风险估计值均低于之前的研究。

脑卒中一级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暂未更新 · 2024-01-10

成人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南昌大学护理学院 · 2024-01-10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管理的证据总结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