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R:传统的虚弱指数不能预测IB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2023-08-10 xuyihan MedSci原创 发表于加利福尼亚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有证据表明,对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正常的肠道细菌会不当触发一种免疫反应。

在过去的 20 年中,IBD 患者的手术风险逐渐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早期诊断的完善、更好的风险分层和监测、以及治疗方法的改进有关。然而,大约 25% 的克罗恩病 (CD) 患者和 10% 的溃疡性结肠炎 (UC) 患者需要在诊断后 10 年内进行腹部大手术。IBD 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并不少见,包括高龄、营养不良、急诊手术和使用皮质类固醇等。虚弱既是一种生物学和功能综合征,也是一种基于累积健康缺陷的风险分层指数,与接受药物治疗的IBD患者计划外住院、住院患者死亡率和严重感染的负担和成本增加有关。虚弱还与术后死亡和发病率风险增加有关,包括主要和次要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再入院时间增加。在外科研究中,已使用5因素修正衰弱指数 (5-mFI) 测量和验证患者的虚弱状态,其中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糖尿病和非独立功能状态。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基于风险指数的虚弱评估是否可以独立地预测IB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本研究旨在评估IBD患者的虚弱(使用5因素修正虚弱指数)与术后结局之间的关联。

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的患者均患有IBD,并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接受了腹部大手术。根据经过验证的5因素改良虚弱指数,将患者分为虚弱(改良虚弱指数≥2)、亚虚弱(修正虚弱指数=1)或正常(修正虚弱指数=0)三个组。使用多变量逻辑回归评估虚弱与术后30天严重并发症风险、住院时间延长和再入院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显示在3172名接受腹部大手术的IBD患者中,116例(3.7%)被归类为虚弱,477例为亚虚弱状态(15%)。在调整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吸烟、BMI、手术类型、皮质类固醇使用以及生物和免疫调节剂使用后,虚弱与严重术后并发症(OR,1.24;95% CI,0.81–1.90)、死亡率(OR,1.38 [0.44–3.6])或30日再入院(OR,1.35 [0.77–2.30])的风险增加无关。非择期手术、显著体重减轻、使用皮质类固醇和需要回肠造口术与严重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本项研究证实在接受腹部大手术的IBD患者中,用传统的健康缺陷指数测量的虚弱并不能预测不良的术后结局。

在线使用:调整后5因子虚弱指数(mFI-5评分)

原始出处:

Rozich, Jacob J. et al. On behalf of the NSQIP-IBD Collaborative. Conventional Frailty Index Does Not Predict Risk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IBD: 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 66(8):p 1085-1094, August 2023. DOI: 10.1097/DCR.000000000000252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最新IBD生物制剂临床规范化使用流程发布,八大临床实操要点一文掌握!

本文以《维得利珠单抗治疗IBD患者临床规范化使用流程》(以下简称VDZ SOP)为例,整理了其中的重要内容,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关键信息吧!

IBD:调节性T细胞的转录行为可以预测IBD患者对维多珠单抗治疗的反应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溃疡牲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总称。

ECCO 2023:约1/3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存在皮肤病变,包括银屑病、湿疹和结节性红斑

研究显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患者会出现与其病情有关的皮肤病变,如银屑病、湿疹和结节性红斑。

Gut:预防IBD的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是炎症性肠病的一个相关因素。目前认为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可能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都会增加炎症性肠病患病风险,某些食物还会加剧炎症性肠病的病情。

Best of ECCO 2023:一文了解维得利珠单抗治疗IBD最新进展

本文截取ECCO会议中关于维得利珠单抗(VDZ)治疗IBD最新进展供大家学习前沿进展。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抗生素、激素疗法、口服避孕药和长期非甾体药物与IBD的关系——前瞻性城乡Q1流行病学研究(PURE)的结果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发病机制可能源于易受影响的宿主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从而引起肠道免疫系统的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