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Med:与降脂和抗高血压联合治疗相关的遗传变异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

2024-05-21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这项研究表明,通过遗传预测的降脂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对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临床结局具有独立和累加的预防效果。


背景

降脂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通常被联合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CVD)。降脂药物,特别是他汀类药物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枯草菌蛋白酶9型(PCSK9)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抗高血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BBs)和钙通道阻滞剂(CCBs),通过降低收缩压(SBP)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联合使用这两类药物对CVD的具体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存在争议。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联合用药对心血管健康及其他相关临床结局的影响,我们旨在探索通过遗传预测的降脂和抗高血压药物,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使用,与CVD及其他临床和安全性结局的关联。

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英国生物银行中的423,821名参与者的数据,根据降脂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靶点的中位数基因评分将其分为四组:通过他汀类药物或PCSK9抑制剂靶点介导的LDL-C较低者,通过BBs或CCBs靶点介导的SBP较低者,遗传上同时具有较低LDL-C和SBP者,以及参考组(遗传上同时具有较高LDL-C和SBP者)。我们使用因子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在每组中分别探索与CVD及其他临床结局(包括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心力衰竭糖尿病、慢性肾病和痴呆)的关联。

在因子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通过遗传评分代理药物的效应可以减少混杂偏倚,提供更为可靠的因果关系证据。具体而言,我们分别估计了每个药物靶点与各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对风险(RR),并计算了组合药物的累加效应。此外,我们还分析了各组间的交互作用,以确定不同药物组合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

我们的分析显示,通过遗传预测的降脂和抗高血压药物与CVD及其他临床结局之间存在独立和累加效应。例如,与参考组相比,PCSK9组的CVD风险降低了4%(优势比[OR],0.96;95%置信区间[CI],0.94-0.99),BBs组的风险降低了3%(OR,0.97;95%CI,0.94-0.99),而联合使用两者与风险降低6%累加相关(OR,0.94;95%CI,0.92-0.97;交互作用P值=0.87)。类似地,对于其他临床结局(如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心力衰竭、糖尿病、慢性肾病和痴呆),我们也观察到了这种独立和累加效应,且所有结局的交互作用P值均>0.05,表明不同药物组合间的效应相加且无显著交互作用。

此外,我们的结果还显示,从基因角度看,联合使用降脂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对降低CVD及相关临床结局的风险具有显著的效果。这一发现支持了当前临床实践中联合用药策略,并为未来的临床试验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证据。

Fig. 2

结论

通过遗传预测的降脂和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对CVD及其他临床和安全性结局具有独立和累加效应。这些发现对CVD的临床实践、后续试验以及多药片(polypills)的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在CVD预防和治疗中联合使用降脂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并强调了这种策略在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改善患者整体健康方面的潜力。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讨这种联合用药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以进一步优化CVD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Li Y, Liu H, Shen C, Li J, Liu F, Huang K, Gu D, Li Y, Lu X. Association of genetic variants related to combined lipid-lowering and antihypertensive therapies wit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 × 2 factorial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 BMC Med. 2024 May 20;22(1):201. doi: 10.1186/s12916-024-03407-x. PMID: 38764043.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00, fileName=BMC Med:与降脂和抗高血压联合治疗相关的遗传变异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4d62826e71d3,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BMC Med:与降脂和抗高血压联合治疗相关的遗传变异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7333,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这项研究表明,通过遗传预测的降脂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对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临床结局具有独立和累加的预防效果。,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520/1716194146628_5579292.png, authorId=0, author=刘少飞,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40520/1716208873617_1976717.png" /></p> <p><br />背景</p> <p><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1f1998200ae">降脂药物</a>和抗<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9%AB%98%E8%A1%80%E5%8E%8B">高血压</a>药物通常被联合用于预防和治疗心<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1%80%E7%AE%A1">血管</a>疾病(CVD)。降脂药物,特别是<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644725344b1">他汀类药</a>物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枯草菌蛋白酶9型(PCSK9)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低密度<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5a3b8441438">脂蛋白</a><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8%83%86%E5%9B%BA%E9%86%87">胆固醇</a>(LDL-C),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抗高血压药物,如&beta;受体阻滞剂(BBs)和<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f5639639502">钙通道阻滞剂</a>(CCBs),通过降低收缩压(SBP)减少<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5%BF%83%E8%A1%80%E7%AE%A1%E4%BA%8B%E4%BB%B6">心血管事件</a>的发生。然而,联合使用这两类药物对CVD的具体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存在争议。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联合用药对心血管健康及其他相关临床结局的影响,我们旨在探索通过遗传预测的降脂和抗高血压药物,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使用,与CVD及其他临床和安全性结局的关联。</p> <p>方法</p> <p>本研究使用了英国生物银行中的423,821名参与者的数据,根据降脂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靶点的中位数基因评分将其分为四组:通过他汀类药物或PCSK9抑制剂靶点介导的LDL-C较低者,通过BBs或CCBs靶点介导的SBP较低者,遗传上同时具有较低LDL-C和SBP者,以及参考组(遗传上同时具有较高LDL-C和SBP者)。我们使用因子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在每组中分别探索与CVD及其他临床结局(包括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072c5088466">心力衰竭</a>、<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4f77e665253">糖尿病</a>、慢性肾病和痴呆)的关联。</p> <p>在因子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通过遗传评分代理药物的效应可以减少混杂偏倚,提供更为可靠的因果关系证据。具体而言,我们分别估计了每个药物靶点与各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对风险(RR),并计算了组合药物的累加效应。此外,我们还分析了各组间的交互作用,以确定不同药物组合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p> <p>结果</p> <p>我们的分析显示,通过遗传预测的降脂和抗高血压药物与CVD及其他临床结局之间存在独立和累加效应。例如,与参考组相比,PCSK9组的CVD风险降低了4%(优势比[OR],0.96;95%置信区间[CI],0.94-0.99),BBs组的风险降低了3%(OR,0.97;95%CI,0.94-0.99),而联合使用两者与风险降低6%累加相关(OR,0.94;95%CI,0.92-0.97;交互作用P值=0.87)。类似地,对于其他临床结局(如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心力衰竭、糖尿病、慢性肾病和痴呆),我们也观察到了这种独立和累加效应,且所有结局的交互作用P值均&gt;0.05,表明不同药物组合间的效应相加且无显著交互作用。</p> <p>此外,我们的结果还显示,从基因角度看,联合使用降脂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对降低CVD及相关临床结局的风险具有显著的效果。这一发现支持了当前临床实践中联合用药策略,并为未来的临床试验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证据。</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images/20240511/76ebcd44b8974c9e99348d83f13fab49-3RTbvoVbnp6N.jpg" alt="Fig.&nbsp;2" /></p> <p>结论</p> <p>通过遗传预测的降脂和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对CVD及其他临床和安全性结局具有独立和累加效应。这些发现对CVD的临床实践、后续试验以及多药片(polypills)的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在CVD预防和治疗中联合使用降脂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并强调了这种策略在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改善患者整体健康方面的潜力。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讨这种联合用药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以进一步优化CVD的<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7%AE%A1%E7%90%86">管理</a>策略。</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参考文献:</span></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Li Y, Liu H, Shen C, Li J, Liu F, Huang K, Gu D, Li Y, Lu X. Association of genetic variants related to combined lipid-lowering and antihypertensive therapies wit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thinsp;&times;&thinsp;2 factorial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 BMC Med. 2024 May 20;22(1):201. doi: 10.1186/s12916-024-03407-x. PMID: 38764043.</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2529, tagName=心血管疾病), TagDto(tagId=6892, tagName=抗高血压药物)],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2, categoryName=心血管,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680, appHits=10, showAppHits=0, pcHits=43, showPcHits=670, likes=0, shares=1,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Tue May 21 09:54:00 CST 2024, publishedTimeString=2024-05-21,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29998, editor=心血管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1bd41976717, createdName=SophylioJerry, createdTime=Mon May 20 20:44:22 CST 2024,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Tue May 21 09:58:39 CST 2024,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00, fileName=BMC Med:与降脂和抗高血压联合治疗相关的遗传变异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 guideDownload=1)
BMC Med:与降脂和抗高血压联合治疗相关的遗传变异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5795, encodeId=6e682205e958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7f2518304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血管疾病#</a> <a href='/topic/show?id=a383558515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抗高血压药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830, encryptionId=07f25183043, topicName=心血管疾病), TopicDto(id=55851, encryptionId=a383558515b, topicName=抗高血压药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21 09:58:39 CST 2024, time=2024-05-2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Nature Medicine:革新心血管疾病预测:QR4算法提升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准确性

文章介绍了一个名为QR4的新算法,它在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领域中的应用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对男性和女性的风险预测上各有侧重,提供了更为细致和全面的评估。

Eur Heart J:糖尿病患者的收入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关系

较高的收入变异性、收入下降和持续的低收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该研究的结果强调需要更好地理解收入动态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机制。

Eur J Prev Cardiol: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终生预测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在已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使用容易获得的临床预测指标,可以通过心血管疾病T2D模型估计T2D的10年和终生风险。

JAHA:创伤性脑损伤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

与未受伤的成年人相比,中度至重度TBI患者自我报告的高血压和卒中发生率增加,但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发生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生存偏倚所致。

JACC:超5万人数据,运动达到推荐量,这种常见疾病的风险降低23%!背后原因竟与大脑有关

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可以部分通过减少大脑中与压力相关的信号传导,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CGP指南解读 | 《2023 AHA/ACC/ACCP/ASPC/NLA/PCNA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管理指南》要点解读

本文对该指南的管理策略进行要点解读,旨在为国内相关指南的制订与更新提供依据,不断规范与完善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专科诊疗照护,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指导,改善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

平时熬的夜竟能用周末补上!南京医科大学最新:周末补觉,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降70%!但要注意这2点

Sleep Health:对于工作日睡眠时间<6小时,周末补觉时长>2小时与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70%有关;但如果工作日睡够了,也没必要周末硬补觉,反而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JAHA:胸痛后自我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过早死亡

在美国,在严重胸痛发作后4小时内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每YOLS费用低于4美元,每年有可能挽救1.3万人的生命。服用阿司匹林减少AMI后死亡的益处超过出血死亡风险的10倍。

Nat Med:中国学者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心脏磁共振成像筛查和诊断心血管疾病

本研究开发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心脏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提出了自动化的CMR解读和诊断方法,为CVD筛查和诊断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降低女性糖尿病患者的CVD风险,强化降压可带来额外获益!| 研究速递

近期有研究显示,患有2型糖尿病 (T2D)的女性早期被诊断高血压,其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更高,并且可能受益于强化降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