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类天疱疮1例

2018-03-06 佚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患者男,22岁。

【一般资料】

患者男,22岁。

【主诉】

因头面部出现红斑、水疱伴瘙痒9个月,于2016年4月至我院就诊。

【现病史】

患者2015年8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头面部出现红斑,部分红斑上可见紧张性厚壁水疱,疱液清亮,伴瘙痒;同时口腔黏膜出现糜烂,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2016年1月胸部、背部、双侧上臂出现类似皮损,伴明显瘙痒,就诊于外院,诊断未明,未治疗。红斑、水疱渐增多、增大,部分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瘙痒剧烈。

【既往史】

患者患有高脂血症,余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头皮、两颊、耳郭、胸部、背部及上臂散在直径3~7mm的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斑块,其间散在水疱破溃后的糜烂面和痂皮(图1A),尼氏征(-),其间散在红褐色色素沉着斑,以背部为著。口腔下颚可见多处糜烂面,直径1~2mm。

【辅助检查】

三酰甘油4.88mmol/L(正常值0.28~1.8mmol/L,以下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电解质、自身抗体系列(抗核抗体等)及天疱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Dsg1,Dsg3)检查均正常。皮损尼氏征(-)。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局部表皮坏死,真、表皮分离形成表皮下裂隙,真皮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图1B)。直接免疫荧光:基膜带IgG、C3呈带状沉积(图1C)。大疱性类天疱疮(BP)180抗体(ELISA)84kU/L(≤9kU/L)。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红斑水疱性皮疹主要发生在头面部等“脂溢性”部位,临床类似脂溢性皮炎等特点,结合组织病理和免疫学检查,可诊断为脂溢性类天疱疮。

【治疗】

给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mg/d,皮损处外用卤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2周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口服甲泼尼龙并逐渐减量。随诊2个月,病情未复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63876, encodeId=58d41e638769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17e84304d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脂溢性#</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4304, encryptionId=517e84304da, topicName=脂溢性)],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e3cd37589120, createdName=ms3830150583600765, createdTime=Thu Jul 26 21:33:00 CST 2018, time=2018-07-2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Br J Dermatol:盐酸多西霉素和泼尼松龙治疗天疱疮,哪个更划算?

背景: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的表皮内棘刺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体内存在针对Ca[sup]2+[/sup]依赖的细胞间粘连分子——钙粘蛋白的抗体,因此,在正常皮肤或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BLISTER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平行对照、随机盲法试验。该研究对盐酸多西霉素

天疱疮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一项队列研究

VTE在天疱疮患者中并不罕见,尤其是诊断天疱疮后的第一年。我们必须评估所有天疱疮患者患VTE的风险,尤其住院期间。并对满足要求的患者进行血栓预防治疗。

调节性B细胞在天疱疮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许人超、潘萌,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皮肤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目的:探讨天疱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的水平及其在天疱疮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天疱疮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 2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l9+B细胞和刺激5 h、48 h后CDl9+IL·10+B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抗dsgl和抗ds93抗体滴度。结果:天疱疮患者外周血CDl9+B细

Lancet:大疱性类天疱疮——多西环素vs泼尼松龙初始治疗策略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2017年4月,发表在《Lancet》的一项由英国和德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非劣效性、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多西环素和泼尼松龙作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初始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J Am Acad Dermatol: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天疱疮患者,复发的生物标志物有哪些?

背景:利妥昔单抗是治疗天疱疮的有效方法,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常出现复发。目的:本研究旨在识别能利妥昔单抗治疗天疱疮后天能预测复发的生物标志物。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人员回顾并分析了62例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评分水平和生物标志物数据,包括CD19+B细胞、CD4 + T细胞和桥粒芯糖蛋白1(Dsg1)抗体、桥粒芯糖蛋白3(Dsg3)抗体水平。研究人员采用了时间变异的拓展Ka

行医笔记:一文掌握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主要特征是疱壁厚、紧张不易破的水疱。组织病理为表皮下水疱。免疫病理显示基底膜带有IgG和C3线状沉积,血清中存在针对基底膜带成分的自身抗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BP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虽然BP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但易误诊,影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