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血管肿物、纵隔淋巴管瘤&血管瘤丨影像表现

2022-12-17 熊猫放射 熊猫放射 发表于安徽省

同一患者,轴位CECT显示右前纵隔血管瘤,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内见脂肪密度及中央点状钙化。可见占位效应而无侵犯征象。也可出现皮下血管瘤。

纵隔血管肿物

Mediastinal Vascular Masses

概述:

  • 系统性、肺动/静脉病变 

  • 在X线片上占纵隔肿块的10%

影像表现:

  • CECT或CTA上的纵隔肿块

  • 胸片:上纵隔增宽;中纵隔、气管旁、心旁肿块

  • CT:NECT上的低密度团块,对比后有强化,主血管或分支血管的确定

  • MR:可替代CT

  • 扫描建议:多平面重建,为病变定位;心脏门控系统用于评价心脏血管病变

鉴别诊断

  • 血管瘤

  • 淋巴管瘤

  • 转移性疾病

  • 心外纵隔血管肉瘤

  • 血管周细胞瘤

(左) 胸片显示左上纵隔肿块。病变于左锁骨上方外凸,表明其位于纵隔中后部。

(右) 同一患者,矢状CTA显示起源于主动脉弓的左锁骨下动脉瘤样扩张。胸部X线片发现的大约10%的纵隔肿块代表血管病变。

(左) PA胸片显示左心缘轮廓异常,局部外凸。

(右) 同一患者,轴位CECT显示左心耳动脉瘤性扩张。CECT和CTA是评价纵隔血管肿块和确定其形态、位置、大小、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以及并发症的最佳成像方式。

(左) 侧位胸片显示中后纵隔下方突出的结节状高密度影。

(右) 同一患者,轴位CECT显示右下肺静脉进入左心房时增大。在二尖瓣狭窄或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肺静脉曲张可为先天性或继发于肺静脉高压。

(左) 轴位CTA和CECT显示左头臂静脉瘤,CTA上显示低密度左前纵隔肿块,CECT显示纵隔血管肿块,其对比增强受对比团注时间的影响;

(右) 动脉瘤样异常右锁骨下动脉,PA胸片显示右上纵隔肿块。

(左) 同一患者,见一软组织团块从主动脉弓向右延伸,走行于食管后方。

(右) 同一患者,轴位CECT显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瘤样扩张并大量低密度血栓形成。曲线样高密度灶(空箭)与钙化移位相一致。注意kommerell憩室动脉瘤扩张(弯箭)。

Kommerell憩室是主动脉弓先天性发育异常,是由第四主动脉弓背残迹引起的,最早于1936年由放射科医师Kommerell报道而得名。Kommerell憩室可以发生于左位或右位主动脉弓,多为主动脉弓降段异常膨大并有一个异常起源的锁骨下动脉形成对气管和(或)食管的挤压而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

纵隔淋巴管瘤

Mediastinal Lymphangioma

(左) 53岁男性,纵隔淋巴管瘤。PA胸片显示左心缘轮廓异常。虽然大多数淋巴管瘤患者无临床症状,但也可出现胸痛、咳嗽或呼吸困难。

(右) 同一患者,侧位胸片显示与心影重叠的肿块,边界清。当发生于成人时,淋巴管瘤最常位于前纵隔的上部。

(左) 同一患者,轴位CECT显示低密度无强化的左前下纵隔肿块。淋巴管瘤一般无明显强化或钙化,局部浸润十分罕见。

(右) 同一患者,轴位T2WI和增强MR图像显示T2高信号和无强化。

纵隔血管瘤

Mediastinal Hemangioma

(左) 胸片示多发性外周血管瘤和纵隔血管瘤,纵隔血管瘤表现为纵隔肿块(空箭),可见肺门重叠征(弯箭),提示病变位于前纵隔。血栓也存在于皮下血管瘤。

(右) 同一患者,侧位胸片证实肿块位于纵隔前部,静脉石也可见于皮下血管瘤。

(左) 同一患者,轴位CECT显示右前纵隔血管瘤,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内见脂肪密度及中央点状钙化。可见占位效应而无侵犯征象。也可出现皮下血管瘤。

(右) 同一患者,矢状(左)和冠状(右) CECT显示瘤内血管。血管瘤可表现为中央性、外周性或混合性强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