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帕金森病日: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

2023-04-14 神经科学论坛 网络 发表于上海

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

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旨为了纪念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同时呼吁社会更多关注帕金森病。
2023年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
2023帕金森病日的主题
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且随年龄增加帕金森病患病率会逐步增高。目前我国约有300万帕金森病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一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约为1.7%,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3%。而且,帕金森患者正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总人数的10%。预计到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490万(全球约870万),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而且每年新发病例近十万人,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哪些人易患帕金森病?

目前关于帕金森的发病机制和确切原因还不清楚,目前认为帕金森病是多因素的,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

关于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描述。《内经》称震颤为“掉”和“振掉”。《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即震颤的样子。强直在《内经》中归属“痉”的范畴,有因风或因湿的区别,《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本病的认识也日渐深刻。

目前研究认为以下几类属于帕金森病高风险人群:

1. 有帕金森病家族史,携带某些基因会导致帕金森病发病的高风险,患病概率远高于无家族史人;

2.长期肥胖及患有糖尿病人群;

2. 有过脑部外伤史、一氧化碳中毒史的人群;

3. 长期暴露在有毒工业气体或接触锰、铁、铅、铜等重金属人群;

4. 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农药、电蚊香等化学物质及印刷工、金属行业,油漆等职业人群。

如何早期识别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残率和慢性病程等特点,目前正逐渐成为人口与健康领域中被广泛高度关注的重要科学和社会问题,因此,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预防研究成为热点和焦点。

帕金森病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运动和非运动两大组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

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常有抖、僵、慢、慌四大主征。最主要就是震颤、动作变缓慢、僵硬、失去平衡、行走困难等。多单侧起病,逐渐进展至对侧,即使疾病进展至临床晚期,症状及体征仍然具有不对称性。

非运动症状

嗅觉减退或睡眠障碍:嗅觉缺失经常出现在运动症状之前;中晚期患者常有肢体麻木、疼痛感。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常见症状,包括便秘、心血管调节障碍、脂溢性皮炎、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性功能减退、排尿障碍或体位性低血压(即由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通常检测卧立位血压改变)。便秘具有反复性、波动性和难治性等特点。

情绪障碍:帕金森目前除了病情本身的困扰,许多帕金森病人还深受抑郁折磨,严重的甚至有自杀的倾向。帕金森病导致抑郁的一些原因,如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的丧失,形象的损害。

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快动眼睡眠障碍(rapid eyes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及一些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得了帕金森病怎么办?

帕金森病目前西医尚无有效防治办法,中医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和体质分别给予养肾健脾、润肝祛风等草药或针灸治疗已被国际指南推荐为一线补充和替代治疗方法。临床上可以使患者获得一定疗效,对减轻患者症状、减少药物使用及副作用,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益处。

对已知的环境致病因素要及时在职业和环境接触中加强防护,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有害因素的暴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对帕金森病具有一定预防和保护性作用,例如体育锻炼、咖啡因等。太极、瑜伽、探戈等活动也被研究证实可以延缓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进展。改善心态,规律服药,运动,有助于改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多饮水,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便秘。

帕金森病的症状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手术、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等,其中药物治疗为首选。但目前治疗手段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仅立足当前,还需要长期管理,达到长期获益。

1. 药物治疗:帕金森病可以服用增加脑内多巴胺药物可使得运动症状减轻。在疾病早期,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但须注意药物长期治疗的各种并发症和副作用。

2.心理疏导:很多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等非运动症状常会诱发运动症状加重,家属一定要积极疏导,给予理解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不要因为患者动作迟缓就大声呵斥,而是要多鼓励。

3.营养支持:帕金森患者需要足够的营养,每天吃300~500克的谷类食物,多吃蔬菜瓜果,适量摄入豆制品和奶制品。限制肉类摄入,尤其是肥肉,以免影响左旋多巴药物的吸收。

4.充足饮水:水是最佳的饮品。摄入充足的水分对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减轻便秘、口眼干涩的症状。

若家中老人出现类似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患者经过积极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