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

2023-09-20 网络 网络 发表于上海

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又称“青春痘”,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概述

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又称“青春痘”,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及前胸、后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或结节,常伴有毛孔粗大和皮脂溢出。
寻常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青少年发病率高达93%,已成为全球第八大慢性疾病,易出现炎症后红斑和色素沉着。据统计,31.8%寻常痤疮可继发敏感性皮肤,3%~7%可遗留瘢痕,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和身心健康。

临床表现

寻常痤疮多发生于15~30岁青年男女,皮损好发于面颊、额部及下颏,其次是胸、背部,多呈对称性分布,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或结节,鼻部一般不受累,常伴有毛孔粗大和皮脂溢出。本病一般自觉症状轻微,炎症明显时可有疼痛。病程呈慢性、易反复,常继发敏感性皮肤,愈后遗留炎症性红斑、色素沉着和瘢痕。

分级/分度

寻常痤疮分级/分度是痤疮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依据皮损性质可将寻常痤疮分为4级、3度,即:
I级(轻度):仅有粉刺;
II级(中度):有炎性丘疹;
III级(中度):出现脓疱;
IV级(重度):有囊肿、结节。

诊断标准

根据青年男女发病,皮损主要发生在面颊、额部、下颏,也可累及前胸和后背,表现为粉刺、丘疹、 脓疱、囊肿及结节,通常鼻部不受累特点可以确诊。
依据皮损性质进行分级及分度。

病因

目前认为寻常痤疮发病主要与雄激素诱导皮 脂腺肥大过度分泌皮脂、毛囊导管口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增殖及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此外,肥胖、高糖、高脂或乳制品饮食、不正确皮肤护理、彩妆、日晒、不良情绪、熬夜等均是寻常痤疮的诱发因素。

发病机制

雄激素是皮脂腺增生和皮脂大量分泌的启动因素,雄激素诱导毛囊口过度角化变窄,过量的皮脂及脱落的角质细胞淤积在毛囊口内,形成白头粉刺;皮脂被氧化,混合皮肤表面的污垢,则形成黑头粉刺。
皮脂大量聚集,为毛囊皮脂腺的微生物如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等提供了丰富营养,促进微生物繁殖,细菌产生的酶将甘油三酯分解成大量游离脂肪酸,进一步刺激真皮浅层 毛囊产生炎症,形成丘疹、脓疱。
不断加重的炎症诱发毛囊壁破裂,脂质、微生物等进入真皮深层, 引起毛囊及毛囊周围炎,形成深在的囊肿、结节。

疾病治疗

寻常痤疮治疗的目标是消除皮损,防止复发,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预防敏感性皮肤、炎症后红斑、 色素沉着和永久性瘢痕形成。根据患者病情严重 程度、年龄和性别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具体包括:
(一)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是寻常痤疮的基础治疗用药,I、II级寻常痤疮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III、IV级寻常 痤疮在系统治疗的同时辅以外用药物治疗。
1.维A酸类药物
2. 抗氧化剂(过氧化苯甲酰)
3. 抗菌药物等
(二)系统用药
1. 抗菌药物
2. 维A酸类
3. 抗雄激素
4. 糖皮质激素
(三)物理与化学治疗
主要包括红蓝光、光动力、激光、强脉冲光、化学剥脱治疗等,可作为寻常痤疮辅助或替代治疗以及后遗症治疗的选择。

若您已确诊痤疮或存在痤疮相关症状,请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护肤管理

痤疮治疗全程均可配合使用具有特定功能的功效性护肤品。

痤疮患者皮肤常伴有皮脂溢出,需选用控油保湿清洁剂洁面,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皮屑和微生物的混合物。但要避免过度清洁,每天洁面次数小于3次,忌挤压和搔抓。清洁后,需要根据患者皮肤类型选择相应护肤品配合使用:油性皮肤宜选择控油保湿类护肤品;混合性皮肤应分区护理,T区选择控油保湿类、两颊选择舒缓保湿类护肤品。 过度清洁或使用维 A 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等药物以及物理、化学治疗后护理不当易损伤皮肤屏障导致敏感性皮肤,宜配合使用舒缓、修复类功效性护肤品。

此外,应谨慎使用和选择粉底、隔离、防晒剂及彩妆,避免化妆品性痤疮发生。

继发敏感性皮肤管理

避免诱因、加强皮肤屏障的修复可有效防治敏感性皮肤继发,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和光疗。

后遗症管理

后遗红斑:可使用具有祛红、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功效性护肤品,强脉冲光、脉冲染料激光、非剥脱点阵激光及长脉冲激光,对后遗红斑均有较好的效果。

后遗色素沉着:可外用氢醌、左旋维生素 C 等改善色素类药物,以及含熊果苷、滇山茶等提取 物等成分的祛斑美白类功效性护肤品,还可选择果酸、强脉冲光及Q开关激光。操作后严格防晒,选择 SPA>30、PA+++的防晒剂,每3个小时外涂 1 次。

生活方式管理

避免诱因,如限制高糖、油腻饮 食及奶制品,适当控制体重、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等,均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痤疮。
此外,痤疮患者需加强防晒,避免长时间日晒。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75790, encodeId=12ea21e57908a, content=受益良多,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v1.0.0/img/user_icon.png, createdBy=b4aa8440342, createdName=ms6000000013039699, createdTime=Tue Dec 19 13:14:46 CST 2023, time=2023-12-19, status=1, ipAttribution=河北省)]
    2023-12-19 ms6000000013039699 来自河北省

    受益良多,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毛囊皮脂腺微生态与痤疮

看懂了毛囊皮脂腺微生态,才算真正懂痤疮。

痤疮的临床特点及分级

痤疮存在5种皮损: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通常呈现连续性过程。

痤疮与皮肤屏障

这些知识要掌握。。。

寻常痤疮的物理治疗

近年来,随着寻常痤疮的物理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增加,物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逐渐被验证。

痤疮的抗雄激素治疗进展

目前多认为痤疮的发病机制与雄激素导致皮脂分泌旺盛并刺激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管腔堵塞、丙酸痤疮杆菌感染、遗传背景等多种因素有关,雄激素尤其是双氢睾酮为痤疮发病的始动因素。

痤疮丙酸杆菌在寻常痤疮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皮肤丙酸杆菌属是存在于人体皮肤及其他角化性上皮的正常伴生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