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乙肝从何而来?一份案例分享

2022-09-05 检验之声 检验杂谈

这组特殊的结果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前言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病原体,属嗜肝DNA病毒科,该科病毒包含正嗜肝DNA病毒属和禽嗜肝DNA病毒属两个属,引起人体感染的是正嗜肝DNA病毒属。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可诱发一系列肝脏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影响感染者的生活质量。

01案例经过

又是一个精神饱满的工作日,像往常一样审核结果,一组特殊的结果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如图所示,出生2天的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我们知道,HBV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即分娩前后及过程中由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感染新生儿,该传播途径在中国占很大比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40%~50%的患者均来源于母婴传播。

因此我们首先考虑,可能是患儿母亲乙肝阳性,通过分娩传染给患儿而导致此结果。立即联系临床,询问此患儿母亲的乙肝结果。临床医生回复我们,其母亲乙肝表面抗原为阴性。这与我们的思考方向相悖。该患儿的乙肝究竟从何而来?

02案例分析

患者信息:女,2天,新生儿科,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我科免疫学项目采用的是磁珠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易受溶血、脂血或黄疸等标本性状的影响。查看标本,发现标本有明显黄疸,立即与临床沟通,建议隔天重抽血后复查。

结果仍为阳性。查看标本性状,无明显黄疸及溶血、脂血;检测过程无异常,当日质控在控;为避免仪器和试剂产生的偶然因素,更换了一台同款仪器,重做标本,结果同前。

此时,我们仍对此结果持怀疑态度,第二次与临床沟通,了解到此患儿刚完成乙肝疫苗的注射,出现此种阳性结果是否与患儿接种乙肝疫苗相关呢?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接种乙肝疫苗可使部分<1周龄的婴幼儿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呈低浓度阳性[1] 。谜题解开了,结果正常发布,并提示临床该患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可能由乙肝疫苗导致。

03总结

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乙肝疫苗接种是有效控制HBV传播的必要手段,我国在2007年后开始推行《扩大国家免疫计划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接种乙肝疫苗,实行新生儿强制计划免疫,一出生就接种,即新生儿24小时内即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是1个月后,第三针是6个月后。

目前我院使用的乙肝疫苗是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 这种疫苗是由重组酵母表达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经纯化、灭活及加入佐剂吸附制成。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即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 然后转染相应的宿主细胞, 生产乙肝表面抗原蛋白。这种表面抗原不含有病毒遗传物质,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即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即一种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并非完整病毒。接种乙肝疫苗可使部分<1周龄的婴幼儿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呈低浓度阳性,而并非乙肝病毒的真正感染[1]。这种低浓度阳性情况可在疫苗接种1周后转阴。

因此,我们检验人在遇到此种结果时,应及时与临床沟通,建议临床如果需要检测新生儿的乙肝表面抗原应避开这个时期。临床医生同样应考虑到乙肝疫苗对HBsAg检测的影响,对于低浓度阳性标本应1周后跟踪检测确认。

04括展

乙肝传播途径:

(1)血液、血液制品等传播:HBV在血液中大量存在,极少量含有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进入人体即可导致感染,除输血外,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均可传播。  

(2)母婴垂直传播:主要是指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以及分娩后传播,携带有HBV的母亲可以通过血流感染胎儿。  

(3)密切接触传播:已证实涎液、汗液、阴道分泌物、精液等体液中均含有乙肝病毒,密切的生活接触,尤其是性接触传播是常见传播方式。  

(4)医源性传播:在医疗或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病毒传播,包括使用受污染或消毒不严的针管、针头、采血器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

阻断母婴传播是消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键环节。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基于系统评价证据,结合患者意愿,采用评估、制订和评价(GRADE)分级,遵循RIGHT 报告标准,制订我国首部循证HBV 母婴传播防治指南,以期为临床医师和妇幼保健相关人员提供围产期监测、干预和新生儿免疫的决策依据。

厉害!生菜或为乙肝RNAi疗法和工具带来“绿色革命”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绿色革命”—— 矮种稻(Dwarf Rice)的广泛种植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慢性感染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公告,全球估计有2.57亿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转基因小鼠和HBV感染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表达水平跟肝细胞癌(HCC)的发生或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IJLH:乙型肝炎病毒(HBG2)、乙型肝炎病毒(BCL11A)和血红蛋白(HMIP)多态性与伊拉克库尔德人镰状细胞病胎儿血红蛋白及临床表型的关系

胎儿血红蛋白(HbF)是镰状细胞病(SCD)严重程度的主要调节因子。HbF主要由2号、6号和11号染色体上的三个主要数量性状位点(QTL)调控。 三个qtl中有5个snp (HBG2, rs7482144;BCL11A, rs1427407, rs10189857;研究人员采用多重PCR和反向杂交技术对HBS1L‐MYB基因间区、rs28384513和rs9399137进行了研究,并评估了它

腾盛博药、Vir Biotechnology和VBI Vaccines宣布启动BRII-835 (VIR-2218)联合BRII-179 (VBI-2601)治疗乙型肝炎的2期临床试验

RNA靶向候选治疗药物联合HBV免疫治疗候选药物的新试验旨在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供功能性治愈

2021 USPSTF建议:青少年和成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建议声明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简称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目前,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率逐年上升,感染率呈下降趋势

Anal Biochem:纳米材料用于乙型肝炎病毒 的检测

这项工作描述了使用电化学和光学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DNA的不同方法。该检测方法由对HBV具有特异性的单链DNA探针(HEPB1S)组成,嫁接在还原型氧化石墨烯或金纳米颗粒修饰的金电极上。 差分脉冲伏安法分析表明,当与阴性对照相比时,HBV基因组DNA的添加导致当前峰值增加约1.4倍。与对数HBV-基因组DNA浓度和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直到目标为7.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