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尔茨海默病Pakinso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系统评价

2023-02-24 brainnew神内神外 brainnew神内神外 发表于安徽省

Parkin 是一种泛素,由于线粒体自噬是细胞中一种程序化途径,因此去泛素化酶[泛素特异性肽酶(USP)] 可以作为线粒体自噬的检查点。

线粒体自噬可有效减轻AD的认知能力下降,但是当线粒体压力超过抗炎防御系统时,线粒体会释放更多的氧化物质,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Parkin介导的自噬是神经细胞的自噬主要途径,自噬途径的恢复可以预防认知能力下降,甚至预防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Parkin蛋白在细胞中有维持线粒体稳态的作用,丢失会导致神经炎症和认知功能退化,有研究表明Parkin在逆转认知缺陷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病(AD) 方面具有主导作用。

AD的两种主要病理蛋白淀粉样蛋白β (Aβ) 和人Tau(hTau)通过多种途径干扰线粒体动力学。然而,考虑到Aβ/hTau 和Parkin之间的特定相互作用,需要特别关注这种线粒体自噬途径和AD的关系。来自伊朗德黑兰医科大学的学者发表综述描述了线粒体自噬途径与AD的关系,以及概述了增强Parkin 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神经保护药物。

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和AD的关系

PINK1(PTEN诱导激酶 1)是Parkin 通路的关键蛋白,由PTEN(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线粒体损伤后,线粒体膜去极化导致胞质Parkin 以及PINK1 易位到膜上。PINK1似乎在 Parkin上游的自噬途径中具有相互作用,如对蛋白Beclin-1(参与自噬的蛋白)诱导。通过泛素化细胞内的Aβ,Parkin诱导Beclin-1依赖性途径并去除含有线粒体碎片的囊泡,同时Aβ的泛素化也阻止了细胞外斑块的形成。

最近的一项体外研究指出,淀粉样前体蛋白(APP) 和 Tau对线粒体自噬有协同作用。Tau的过表达增加了Parkin水平,防止Parkin易位,Tau蛋白破坏线粒体自噬的可能机制如图所示。

图1Tau破坏线粒体自噬的可能机制

2早老素(PS)在帕金森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

APP裂解酶γ-分泌酶的活性位点主要由早老素1、2组成。这两种蛋白质可以独立于PTEN调节PINK1 表达,PS1对PINK 的影响也取决于γ-分泌酶活性。研究表明,APP胞内结构域 (AICD)是 γ-分泌酶中PS1切割的产物,与FOXO3一起增加PINK1启动子反式激活、mRNA表达和蛋白质表达。一般研究认为PINK1是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的上游蛋白;而有研究证明Parkin(和PARK2)可以调节线粒体自噬上游的PINK1 水平,从而在线粒体自噬过程中形成一个相互增强的循环。

图2Parkin 通过早老素 (PS)增强 PINK1的模式图

3增强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对抗AD策略

NAD 依赖性脱乙酰酶Sirtuin-1(SIRT1)通过多种机制在减轻炎症(体内加速衰老的慢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PINK1/Parkin途径的线粒体自噬。

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是缓解认知衰退的有希望的因素,最近的研究评估了神经保护化合物和运动对Parkin介导线粒体自噬的影响。研究发现运动可以通过增加NAD +水平提高SIRT1 的功能,从而增强PINK1/Parkin 线粒体自噬。此外一些化合物也有保护作用。

白藜芦醇在AD 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源于上调Parkin诱导线粒体自噬的能力;β-细辛香酮增加了PINK1、Parkin和Beclin-1的表达,也可调节线粒体自噬能力;褪黑素被证明通过增强APP/PS1 小鼠的线粒体自噬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美金刚是一种治疗AD的药物,但研究表明美金刚有助于在缺乏Parkin基因的神经元和健康对照组中恢复线粒体自噬功能,是一种独立于Parkin介导的途径。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多遵循3-苯基乙烯或其生物等排体的模式,但它们的化学结构特性数据仍然缺乏。

4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关键作用点

Parkin 是一种泛素,由于线粒体自噬是细胞中一种程序化途径,因此去泛素化酶[泛素特异性肽酶(USP)] 可以作为线粒体自噬的检查点。研究发现USP30、35在调节Parkin 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中有重要作用,线粒体融合蛋白2 (MFN2)来自一类负责线粒体内容交换的蛋白质,与Parkin易位信号的释放有关,这种易位是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启动的标志物。

对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研究为改善AD或其他神经退行性变中认知能力下降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这方面的实验数据相当缺乏。此外,帕金森增强剂化合物的用药剂量需要仔细探讨,否则较高浓度会产生相反的结果。总之,Parkin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对于AD的预防有重要作用,对于Parkin蛋白与AD相互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入和更早地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16381, encodeId=ba242116381ca, content=理蛋白淀粉样蛋白β (Aβ) 和人Tau(hTau)通过多种途径干扰线粒体动力学。然而,考虑到,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918d2509581, createdName=124b7bccm06(暂无昵称), createdTime=Sat Feb 25 07:34:37 CST 2023, time=2023-02-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3-02-25 124b7bccm06(暂无昵称)

    理蛋白淀粉样蛋白β (Aβ) 和人Tau(hTau)通过多种途径干扰线粒体动力学。然而,考虑到

    0

相关资讯

Nature Aging:PDE5抑制剂再现传奇,或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俗称“老年痴呆”,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增长,老年化社会加剧,

对Aβ学说的质疑的可能诠释: 微血管学说

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OSAD)痴呆症状不会是一个单因素的结果,而是“土壤”和“种子”联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诸多的老化病程逐渐侵蚀了正常脑结构,削减了脑功能,使得大脑易于变性病理进程。

血管性痴呆(1):定义

血管性痴呆凡与血管性因素有关的痴呆,统称为血管性痴呆,即由于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病变的原因,因缺血性脑组织缺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导致的认知丧失较个人以前有显著性下降,足以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能力。

AMPK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是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主要协调代谢和能量的需要。

罕见的脑炎症可能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线索

CAA-ri 是由抗体错误地靶向大脑中称为 β-淀粉样蛋白的蛋白质引起的,这种蛋白质自然产生以刺激细胞生长,但如果在合成过程中未正确折叠,也会对神经细胞产生毒性。

遗传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

AD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它是由遗传因素决定,受环境因素作用的多基因复杂性的异质性疾病,其遗传度为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