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那么多肌松药都不好使,可能是这个原因

2024-05-25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当遭遇肌松剂“无效”时,如果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问题,可以尝试继续加大肌松剂的使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肌松剂的用量增加,势必会延长其代谢时间。术

做过腹外科麻醉的同仁都会遇到一个情况:无论怎么给肌松药,台上的大夫还是嫌肌肉紧。有些时候,外科大夫还会趁机打击报复:故意说一些“水平不行”、“找你们主任来”等难听的话。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麻醉医生是很尴尬的:手术正在进行,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是和他们犟嘴的时候。都会想着,先解决问题再说。

在自认为已经加了很多肌松药后,加大吸入的量或者给一些镇静镇痛药,之后只能等期待的效果出现。

有的时候,甚至会拿起注射器,假装给一些药。实则,有可能是生理盐水、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推。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这个外科大夫的“台品”不怎么样或者技术不怎么样。所谓“台品”,就是手术台上的人品。有些大夫,平时看上去文质彬彬或者一副教授该有的情商。然而,一旦上了手术台,就好像被什么附了体,完全就变了一个人。遇到手术难点,发飙、扔钳子是常有的事。

还有的外科医生,成长实在太慢。同龄人都已经能行云流水地做手术了,可他却还在那里纠结刀口缝得好不好。结果,一针三洞,把麻醉医生和护士、甚至助手都逼疯。“一针三洞”指的是,原本一针下去、出针、系线等动作就应该一气呵成。

然而,这位大哥总嫌下针的位置不完美,结果,几个洞下来才能完成这一针。待他把针从皮里拔出来后,所有人才能松一口气。这意味着,终于可以进行下一针了。但是,如果碰到一个火力猛的年轻助手,“咔嚓”一下,再把线给拉断了,所有人的心瞬间落入谷底。而这时,麻醉医生只能默默地再推几毫升牛奶、继续煎熬。

话说回来,肌肉总是不松,次数多了,不免让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了:到底是外科医生的问题,还是真的不松?

在一次外科嫌肌肉松的时候,我带着撕破脸皮的心态、毅然穿上手术衣,真就上手术台测试肌肉紧张度去了。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肌肉真的很硬,外科医生没有说谎。

脱下手术衣,一边说着客气话、一边思考其中的原因:按理说,非去极化肌松药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只要肌松药可以到达神经肌肉接头处,就应该和受体结合而起效啊?药品没有失效;病人体格又不是特别异常;血液循环很好、不存在药物无法运送到全身各处的问题。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在我们排查了影响肌松药效果的常规因素后,一个叫做乙酰胆碱的受体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有的同仁说,这个受体我们很熟悉啊。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而非去极化肌松药起作用,就是竞争性抑制乙酰胆碱受体的去极化作用。难道,这里有什么问题么?

是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乙酰胆碱受体的数量以及质量并不是恒定的。也就是说,当位于神经节突触后膜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数量远超过预计的数量或者其亚单位更活跃时,常规使用的肌松药剂量不足以产生预期的肌肉松弛作用。此时,从专业角度称之为乙酰胆碱受体上调。

因此,当遭遇肌松剂“无效”时,如果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问题,可以尝试继续加大肌松剂的使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肌松剂的用量增加,势必会延长其代谢时间。术中做好肌松监测或者术后延迟拔管,可有效预防大量肌松剂的延迟阻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6630, encodeId=5e1b22066300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cc2809320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肌松药#</a> <a href='/topic/show?id=3222234e3b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乙酰胆碱受体#</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3473, encryptionId=3222234e3be, topicName=乙酰胆碱受体), TopicDto(id=80932, encryptionId=dcc28093201, topicName=肌松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May 26 00:54:57 CST 2024, time=2024-05-2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全麻术中知晓:一位医学生恐怖的自身亲历

前言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复杂,眼泪还在眼眶中打转。其实,我的确不想再去回想三小时手术中那段可怕的经历。但是我知道,作为一位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患者,作为医学院所培养的一名学生,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我的这段术中知晓的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我希望通过我的这封长信,达到以下目的: 1.请院领导、主刀医生以及麻醉师意识到术中知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2.请麻醉科医师讨论我院现行的麻醉用药方案的合理性

肌松药在ICU的应用实践指南

2002年ACCM及SCCM又对此进行了重新评估。小编收集了一些资料,分别就NMBAs的生理学基础,药学、病理学基础、适应证、不良反应监测及经济学等方面做一阐述。

全身麻醉过程中,为什么要用肌松药?

肌松药,是一种可以产生肌肉松弛的药物。使用这种药物之后,凡是骨骼肌都会被作用。例如,控制四肢的肌肉,眼球转动的肌肉、张嘴吞咽的肌肉,甚至负责呼吸的肌肉都属于骨骼肌范畴。

一个麻醉医生的自白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篇《口技》美文,文章以文言文描述了口技的精彩——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麻醉者,何技? 麻醉医生就是用用麻药,病人睡着了不痛了,麻醉就成功了——真的如此简单吗?君不见,常用麻醉药就那三四种,可是不同的麻醉医生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