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AMI血栓自溶后IVUS

2012-03-15 MedSci CISC

  第三届临床心血管病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CISC)于2月9日—12日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沈阳军区总医院马颖艳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一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血栓病变自溶后血管内超声(IVUS)的病例。   一般资料   66岁男患者,因“突发心前区疼痛7小时”入院。   冠心病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DM)。   心电图:V1—V5 Q波,ST段上移0.1—0.4m

  第三届临床心血管病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CISC)于2月9日—12日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沈阳军区总医院马颖艳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一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血栓病变自溶后血管内超声(IVUS)的病例。

  一般资料

  66岁男患者,因“突发心前区疼痛7小时”入院。

  冠心病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DM)。

  心电图:V1—V5 Q波,ST段上移0.1—0.4mv。

  入院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011年3月28日)。

  治疗策略选择

  1. 考虑患者从发病到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时已经8小时,如果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挽救的心肌也是有限的;
  2. 患者左主干内血栓较重,不提倡冒险行介入治疗;
  3. 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应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置入术。

  最终治疗决策

  IABP置入后返回病房;替罗非班持续滴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口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拟1—2周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9天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未观察到左主干和回旋支血栓,前降支已开通,血流好;右冠无变化。

  IVUS结果显示,此病变最小管腔面积(MLA):3.9 mm2,面积狭窄:73.2 %,考虑行PCI。

  行PCI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2012年2月6日)显示较好,心功能非常好。

  问题思考与讨论

  1. IVUS结果显示,此病变MLA<4.0 mm2,斑块负荷>70%,应行PCI。
  2. 此病例病变为AMI择期IVUS,血栓负荷较发病时明显减少,病变未经球囊扩张,更加接近AMI发病“瞬间”的斑块状态;
  3. IVUS并未发现明显的斑块破裂影像,导致血管急性闭塞的机制是:蚀损斑块?还是斑块急性破裂后又自行愈合?

  讲者自评:临床中,对于像以上患者的病例,是否可考虑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在考虑行PCI治疗?此例患者为特例,其推广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证明。

  专家评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8小时内应行急诊PCI。此例患者为个例,不能推而广之。其前降支近端病变PCI还是较为适宜。患者入院时血流不稳定,尽管到了导管室血流稳定了,是否还需考虑行血栓抽吸治疗?该专家认为,支架放的较为正确,其前降支与回旋支相比,血流缓慢,可考虑FFR综合判断,以优化治疗。总之,应在指南指导下行个体化治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讨论

    专家会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专家讨论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78岁,2011年10月31日因突发持续胸痛2小时急诊就诊。   急诊检查   查体:呼吸20次/分,血压146/72 mmHg。精神差,双肺底闻及散在湿罗音,心界扩大,二尖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高调杂音。   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直立。

AIM:荟萃分析示达比加群升高急性冠脉事件危险

 RELY(长期抗凝治疗随机评价)研究提示,在房颤患者中,达比加群酯较华法林小幅升高心肌梗死(MI)危险。近日,研究者对应用达比加群后的MI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进行了系统性评价。结果表明,达比加群在与不同对照比较的广泛的患者群体中,与 MI或ACS危险升高相关。临床医生应考虑使用达比加群后的上述严重心血管不良反应。此项荟萃分析发表于《内科医学文献》 [2012;172(5):397-40

JAMA:心肌梗死的女性比男性更可能表现为没有胸痛,并会有更高的住院死亡率

 据2月22/29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在医院中表现为没有胸痛,且在相同的年龄组中,她们还有比男性更高的住院死亡率,尽管这些差别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佛罗里达莱克兰市沃森诊所及莱克兰地区医疗中心的John G. Canto, M.D., M.S.P.H.及其同事对考虑了因MI而住院的患者年龄前

Lancet: 心肌球来源细胞治疗促进心脏再生

  在临床前模型中,心肌球来源的细胞(CDC)能够减少心肌梗死后的瘢痕、增加心肌活力并增强心脏功能。2月14日,美国研究者在《柳叶刀》(Lancet)杂志在线发表了前瞻性随机临床Ⅰ期心肌球来源的自体干细胞逆转心室功能障碍(CADUCEUS)研究的结果。   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后患者冠脉内输注自体CDC是安全的,这种治疗可被扩展至临床Ⅱ期研究。这种治疗对于心肌存活的空前促进作用与治疗性再生结果一致

JACC:多种辅助治疗能减小心肌梗死面积

 美国学者Paul Z. Gerczuk博士和Robert A. Kloner博士近日对缩小心肌梗死面积的最新辅助治疗进行了综述。该综述发表于综述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 2012, 59:969)。   继发左心室功能不全和心衰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仍为西方国家发

EHJ:支架贴壁不良影响远期转归

  瑞士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长期随访期间,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支架贴壁不良(ISA)与心肌梗死和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发生率升高相关。论文于2012年1月26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o Heart J)。   DES置入后的晚期ISA较裸金属支架(BMS)置入后更为常见,并且与血管超敏反应和支架置入后血栓形成(ST)。此项研究对伴有221处病变的194例患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