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宋涂润教授《自然·通讯》:B型血肾的酶促转化可预防ABO血型不相容移植中由抗体介导的急性损伤
器官短缺,ABOi 肾移植受限。研究用 α-galactosidase 将 B 型肾转为 O 型,经实验证实可防排斥,有望改善移植现状,避免现有预处理方案缺陷。
Clin Kidney J:可溶性尿液标志物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如何?
CD163-M在ICI-AIN患者肾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Clin Kidney J:中国学者揭示免疫性肾脏疾病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因素
免疫性肾脏疾病患儿GC治疗后SONFH的三大独立危险因素:初治年龄越大、泼尼松口服累积剂量越高、甲泼尼龙静脉冲击累积剂量越大,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显著增加。
Clin Kidney J:慢性肾病通过损害肌肉质量-力量转化效率导致肌力下降
CKD通过损害肌肉质量-力量转化效率导致肌力下降,且该效应独立于年龄、性别及体力活动水平。
Clin Kidney J: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时,使用动静脉通路或中心静脉导管对长期预后的影响大吗?
本研究旨在探讨PD患者转HD时使用AVA与CVC对全因死亡率、特定原因死亡率、肾移植及返回PD的影响,为优化血管通路选择提供循证依据。
Nat Commun:四川大学张凌团队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纳米颗粒可缓解肾纤维化
研究发现仿生高密度脂蛋白(bHDL)脂质纳米颗粒通过肾损伤分子-1(KIM-1)介导的内吞对受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极好的靶向能力。
JASN: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杰/关海霞团队:全球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的疾病负担及趋势洞察
非传染性疾病成主导健康威胁,AHA 提出 CKM 综合征概念。李杰、关海霞团队基于 GBD 2021 数据剖析其全球疾病负担,揭示现状、变化轨迹及预测趋势,为防控提供依据。
论文解读 | Yuanyuan Zhang/Qingfeng Li教授团队总结外泌体介导的肾脏保护:阻止纤维化进程
该文章综述了外泌体在肾脏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特别是其在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中的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并讨论了提高外泌体治疗效果的未来策略。
Clin Kidney J:螺内酯预处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高血压的预防作用
对于频繁发生IDH的维持性HD患者,透析前单次口服50 mg螺内酯可显著降低IDH发生率及透析期间血压峰值,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