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阅读
【Cancer Letters】导致CAR-T细胞扩增和持续性缺陷的机制及应对策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者总结了CAR-T细胞在不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中的扩增和持续性特征,并分析了导致CAR-T细胞扩增和持续性缺陷的机制。
【Cancer Lett】CAR-T治疗CML急淋变的中国多中心研究
《Cancer Letters》发表了一项中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CAR-T治疗CML急淋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HLA全相合和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0-50岁重度再障的中国回顾性研究
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常用免疫抑制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技术进步提升疗效。国内学者基于 CBMTRG 数据,回顾性分析 40-50 岁患者接受不同供者移植结局,为该年龄段移植供者选择提供新见解。
中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异基因对比自体移植治疗T-LBL孰优孰劣?
中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对比ASCT与allo-HSCT治疗成人T-LBL的效果,发现allo-HSCT在1.5-3年PFS率更优,两组NRM无显著差异,结果待前瞻性试验验证。
【Cancer Lett】综述: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的评估和保存
《Cancer Letters》近日发表综述,评估了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常用治疗方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潜在性腺毒性,并提出在这一人群中保留生育力的当前选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接受异基因移植的治疗相关AML中建立预后列线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展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154例接受allo-HSCT的t-AML患者,以确定相关临床特征并制定预后列线图,近日Pre-proof于《Cancer Letters》。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负担:1990-2021年趋势及2050年预测
学者开展研究,更新了1990年至2021年中国33个省级行政单位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负担,并预测了2050年的疾病负担,可为中国MM的管理工作提供信息。
异基因移植后监测、治疗和预防白血病复发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更新
介绍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监测、治疗和预防的共识更新,包括复发定义、监测技术、治疗策略及预防措施等。
Cancer Letters:突破难关:弥漫性内在桥脑胶质瘤(DIPG)现有与新兴治疗策略综述
该文探讨了DIPG的遗传机制,并回顾了临床试验、临床前研究和新兴的治疗靶点。
Cancer Letters:潜在基因治疗“药物”—环状RNA可通过编码肽抑制神经母细胞瘤
此项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有潜力应用于NB基因治疗的分子circ-SHPRH,其有望对NB的治疗带来新策略、延长NB患儿生存时间、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Cancer Lett】成人B-ALL中NGS检测MRD比多参数流式更精准
该研究表明,在预测成人B细胞ALL患者的CIR和生存率方面,NGS检测MRD比MPFC检测更准确,可用于预后评估和治疗决策。
【Cancer Lett】CAR-T诱发T细胞肿瘤的机制
文章剖析CAR-T诱发T细胞肿瘤的潜在机制,提出两种假说,认为其优势超潜在风险,虽罕见但需探索机制确保安全,还应监测副作用。
【Cancer Lett】CD30在EBV+DLBCL中高表达的调控机制及其影响预后的分子机制
江苏省人民医院学者开展一项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探索CD30在EBV+DLBCL中高表达的调控机制及其影响预后的分子机制,近期发表于《Cancer Letters》,通讯作者为徐卫教授和梁金花教授。
Cancer:他莫昔芬±来曲唑辅助治疗对远处转移的乳腺癌的疗效对比
内分泌治疗抵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远处复发(DR)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旨在对比乳房国际组织(BIG)1-98试验中接受不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远处复发后存活率的差异。
Cancer Lett:TMPRSS2:ERG基因融合表达能够调控骨标记和增强前列腺癌骨转移成骨细胞表型
前列腺癌具有很强的转移到骨组织的倾向性,并且促进成骨细胞病变。TMPRSS2:ERG是前列腺癌中最常见的基因重排,但是是否该基因重排参与前列腺癌骨转移仍旧未知。最近,有研究人员探索了一个转移模型来探究上述问题,并且发现,TMPRSS2:ERG融合基因的异位表达能够增强前列腺癌细胞系诱导成骨细胞病变的能力,具体是铜鼓刺激骨组织形成和抑制溶骨响应。与这些结果的体内结果一致,研究人员阐释了TMPRSS2
Cancer Lett: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揭示肝癌重要抑癌基因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生物技术研究部朴海龙团队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谭广团队合作,解释了肝癌细胞中去泛素化酶USP10的生物分子功能及分子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癌症快讯》杂志。
Cancer Lett:新型自噬抑制剂千金藤碱能够增强非小细胞肺癌中dacomitinib的抗癌作用。
抑制自噬是临床试验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较有前景的策略。然而,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自噬抑制剂只有氯喹,并且氯喹对自噬的抑制作用较为有限。因此,开发出用于NSCLC治疗的可选择的抑制作用更好的自噬抑制剂是十分必要的。
Cancer Lett:卡巴他赛聚合物纳米粒子可以用来治疗多烯紫杉醇抗性和骨转运前列腺癌
转移性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mCRPC)有效的治疗到目前为止仍旧是一个挑战。卡巴他赛(CBZ)是被批准用于多烯紫杉醇治疗失败的药物,但是生存期的改善仅仅只有大约2个月,并且病人要承受显著的负作用。最近,有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个关于卡巴他赛的基于聚合物传递系统的开发和研究,目的是提高卡巴他赛的安全性和对DTX抗性mCRPC治疗的有效性。CBZ结合到一种羧甲基纤维素聚合物上(Cellax-CBZ),并且可以
Cancer Lett:昆明动物所等发现冬凌草甲素衍生物可有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最为恶性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由于缺乏特异的治疗靶点和靶向治疗方法,成为乳腺癌的研究难点和热点。目前TNBC的常用化疗药物虽然见效快,但病人痛苦且容易复发,从药用植物中筛选或进一步合成抗肿瘤药物则可能可以弥补这些缺点和不足。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属唇形科香茶菜属碎
Cancer Lett:厦门大学陈清西课题组揭示视黄酸受体α促进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
近期,厦门大学陈清西教授课题组在肿瘤研究领域重要期刊《Cancer Letters》杂志在线发表了 “Oncogenic 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 promotes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growth through simultaneously regulating p21 transcription and GSK3β/β-catenin 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