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9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后遗症+NOS 点击跳转

小小血常规,告诉你很多事儿

小小血常规,告诉你很多事儿

无论是健康体检,还是生病住院,血常规是几乎所有疾病都需要检查的常规项目。但是一张小小的化验单,却包含着很多指标。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提醒我们身体出现了状况。那么,如果血常规出现了异常,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1、感染:大部分的感染多见于流感、肺炎等,在血常规中常见异常指标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变化。 a 白细胞的变化: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

西苑医院刘风 - 血常规 - 2016-04-13

伪装者——人芽囊原虫

伪装者——人芽囊原虫

人芽囊原虫的实验室诊断主要通过病原学检查,从标本中检获虫体即可确诊。但是,人芽囊原虫形态多样且体积差异较大,而且它对氧气非常敏感,病原学检测方法极易受粪便中其他成分的干扰。

检验医学 - 人芽囊原虫 - 2021-12-26

防控重大疾病新闻发布会上,慢病防治要有这些大动作!

防控重大疾病新闻发布会上,慢病防治要有这些大动作!

还有传染病及地

中国网 - 医学人文 - 2019-08-08

“肛门游侠”-蛲虫

“肛门游侠”-蛲虫

检验人应加强对寄生虫形态学的掌握,认真对待每份送检标本,积极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求,避免漏检。

“检验医学”公众号 - 蛲虫 - 2022-09-14

Science子刊:长效胶囊,可以在胃中逐日释放药物14天!

Science子刊:长效胶囊,可以在胃中逐日释放药物14天!

每日服药太麻烦?科学家们再一次发挥聪明才智,研发出一种特殊的小型胶囊。它负责包裹治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进入胃部。神奇的是,胶囊可以在胃中停留数日,按时释放出药物。这无疑大大简化了长期用药的流程,有望解决不按时或者忘记服药等用药不遵从性。动物试验证实,胶囊可以在胃部停留长达14天,且不影响食物的消化。11月16日,Science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一篇

生物探索 - 长效胶囊 - 2016-11-18

2019医学类两院院士推荐提名--侯金林教授

2019医学类两院院士推荐提名--侯金林教授

广东省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名医工程首批成员、珠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华传染病杂志副总编辑,中华传染病学杂志等8家杂志编委。在传染病学和肝病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尤其擅长对各种复杂疑难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

网络 - 2019-02-16

国家卫健委定调!2022年起将在这6个领域发力!

国家卫健委定调!2022年起将在这6个领域发力!

《“十四五”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规划》出炉~

国家卫健委官网 - “十四五”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规划 - 2022-02-02

Nature:中法发现控凶险疟疾关键分子PfRNase II

Nature:中法发现控凶险疟疾关键分子PfRNase II

该项研究主要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与疫苗研究所张青锋博士等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Artur Scherf教授等合作完成。张青锋博士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

医学论坛网 - 疟疾,关键分子 - 2014-07-04

血常规检查三大项解读: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常规检查三大项解读: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作为「三大常规」之一的血常规,在各级医院都有开展的检验项目,在对炎症和感染的诊断,类型鉴别和疗效监测上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检验之声 -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 - 2023-03-08

BMJ:慎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增加部分病因特异性死亡风险

BMJ:慎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增加部分病因特异性死亡风险

研究认为,服用PPIs与部分病因特异性死亡率(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和上消化道癌导致的死亡)风险略微增加相关

MedSci原创 - PPI,病因特异性死亡率,H2阻滞剂 - 2019-05-31

Nano Lett:铁蛋白纳米酶清除活性氧治疗实验性恶性脑疟研究获进展

Nano Lett:铁蛋白纳米酶清除活性氧治疗实验性恶性脑疟研究获进展

Nano Letters 杂志在线发表了铁蛋白纳米酶通过靶向脑内皮细胞和调控纳米酶发挥清除活性氧功能,实现治疗恶性脑型疟疾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首次利用铁蛋白对脑内皮细胞靶向和胞内亚定位特性,实现了对铁基纳米酶在脑部发挥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调控。结合铁蛋白对肝部巨噬细胞的极化调控特性,实现了对恶性脑型疟疾模型的有效治疗。这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团队继发现铁蛋白和纳米酶的新特性,并将其用于肿

中国生物技术网 - 铁蛋白,纳米酶,活性氧,治疗,实验性,恶性脑疟 - 2019-11-07

硬件、人才、科技攻关,上海这样建设公共卫生应急防控能力

硬件、人才、科技攻关,上海这样建设公共卫生应急防控能力

4月8日10:00,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宗明副市长和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负责人及有关专家,介绍《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澎湃新闻 - 公共卫生,上海,硬件 - 2020-04-08

Science:为获取疫苗探路,17名志愿者让血吸虫钻入体内

Science:为获取疫苗探路,17名志愿者让血吸虫钻入体内

在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数百万人患有血吸虫病,每年的致死人数则达上千人。目前,能与该疾病对抗的只有一种很老且效果不佳的药物——吡喹酮。荷兰的一个实验室从2017年开始,试图通过血吸虫人体感染实验来获得疫苗。

澎湃新闻 - 疫苗,血吸虫 - 2018-02-24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达32家 开展143个临床研究队列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达32家 开展143个临床研究队列

我国已在11个疾病领域组建了3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各中心共布局开展了143个临床研究队列,覆盖人群706.05万人次,涉及60余个病种。

新华社 - 临床医学研究,队列研究 - 2017-04-2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