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呼吸道微生物 点击跳转

2017人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组大会在沪隆重开幕

2017人体微生物组大会在沪隆重开幕

5月19日,由生物谷主办,MedSci承办的2017人体微生物组大会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以微生物与疾病为主题,邀请各领域专家,围绕皮肤(包括眼,头皮微生物组)、呼吸道、口腔、胃肠道、泌尿生殖微生物以及微生态药物研发等进行专题深入讨论,推动中国微生物组学发展,加速微生物组学向临床转化 本次大会共设置5个主题分别是人体微生物组,口腔微生物组,皮肤微生物组,泌尿生殖微生

生物谷 - 人体微生物组 - 2017-05-19

J Am Acad Dermatol:曲罗芦单抗治疗通过增加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患者的<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多样性改善皮肤<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

J Am Acad Dermatol:曲罗芦单抗治疗通过增加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患者的微生物多样性改善皮肤微生物

特应性皮炎(AD)的特点是微生物菌群失调、免疫失调和皮肤屏障受损。AD中的微生物菌群失调包括多样性的减少,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加所驱动。

MedSci原创 - 特应性皮炎,曲罗芦单抗 - 2023-03-27

多篇文章阐明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与机体健康的密切关联

多篇文章阐明肠道微生物与机体健康的密切关联

肠道微生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肠道菌群”,机体中的肠道微生物数量超过自身细胞的10倍以上,而肠道微生物在机体消化、营养代谢、自身发育、免疫及疾病的产生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全球科学家都将目光转移到研究肠道微生物上,而且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肠道微生物和多种疾病发病直接相关,比如癌症、肥胖、神经变性疾病等;本文中小编就盘点了一些重磅级文章来阐明肠道微生物和人类机体健康的密切关联,分

生物谷 - 肠道微生物,炎症,帕金森疾病,癌症,药物,糖尿病,风险 - 2017-02-24

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有助于抗癌免疫调节

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肠道微生物有助于抗癌免疫调节

肠道微生物区系在影响肿瘤发生和癌细胞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区系对癌症的显著影响推动了操纵微生物区系来预防和治疗癌症的努力。微生物操作可以作为传统癌症治疗的辅助手段。

MedSci原创 - 癌症治疗,肿瘤微环境,肠道微生物,粪菌移植 - 2021-03-20

<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疗法“春天逼近”,FDA或将批准首款药物上市

微生物疗法“春天逼近”,FDA或将批准首款药物上市

微生物组疗法领域今年取得了极大进展。8月11日,Seres Therapeutics宣布其肠道微生物组胶囊SER-109在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

医药魔方 - 微生物疗法 - 2020-09-23

Nat Rev Microbiol:宏基因组关联分析与<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组

Nat Rev Microbiol:宏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微生物

我们体内生活着不计其数的微生物,它们组成的生态系统就是微生物组。近年来人们发现这些微生物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微生物组研究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甚至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宏基因组关联分析(Meta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MWAS)是挖掘微生物组宝藏的有力工具,可以高分辨率研究微生物组与复杂疾病的关联,比如二型糖尿病、肥胖症、肝硬化

MedSci原创 - 宏基因组,关联分析,微生物组 - 2016-07-13

Cell:宿主特异性<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丛诱导免疫系统成熟

Cell:宿主特异性微生物丛诱导免疫系统成熟

6月21日,Cell杂志报道了宿主特异性微生物丛在诱导免疫系统成熟过程中作用的重要研究进展。 肠道微生物诱导宿主的免疫系统成熟,充分体现了宿主 - 微生物共生关系。研究者移植小鼠微生物丛(MMB)或人类微生物丛(HMB)到无微生物(GF)小鼠小肠中,以确定是否小肠免疫成熟取决于宿主特异性的微生物共同进化。

生物谷 - Cell,宿主,微生物,免疫 - 2012-07-03

PLoS Biol:通过选择性作用进化出肠道有益<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

PLoS Biol:通过选择性作用进化出肠道有益微生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动物,包括人类,都可以积极地选择肠道微生物来作为机体的“伙伴”,并且用机体分泌的营养物来供给肠道微生物。研究者开发了一种进化型的计算机模型,用以指示动物肠道微生物和肠道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模型可以揭示缓慢生长的有益细菌快速缺失的过程以及其需要通过宿主分泌的营养物所维持生命,不然特异的营养物质可以

生物谷 - 肠道微生物 - 2013-07-27

美国国家<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组计划启动:真正的新技术在哪里?

美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启动:真正的新技术在哪里?

2007年底美国NIH投入1.15亿美元启动了“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2012-2014年间,联邦政府对微生物组学的研究资助大增,2014财年的联邦投资是2012财年的3倍,在3年间的总投资超过9.22亿美元; 时间又来到了2016年5月13日,美国白宫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计划在财政年度2016-2017间准备投入1.21亿,其中包括来自美国NIH的2000万资助,美国国家科学基

生物通 - 微生物组,微生物组 - 2016-05-22

Nat Biotechnol:一种芯片,可快速识别体内<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

Nat Biotechnol:一种芯片,可快速识别体内微生物

它可以在几小时内通过快速读取关键遗传标记来识别体内数十种不同的微生物。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显着改善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并减少抗生素耐药性,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精确地开出只针对特定微生物药物的处方。

中国生物技术网 - 一种芯片,可快速识别体内微生物 - 2018-07-20

2016中国临床<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质谱应用专家共识发布

2016中国临床微生物质谱应用专家共识发布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用药指导、医院感染控制、抗菌药物管理等多方面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是该领域仍然面临着样本流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简称TAT)长等重大问题。例如,在微生物鉴定方面,虽然目前也有自动化鉴定仪出现,相对缩短了TAT,但均大多基于微生物生物化学反应原理,仍然不能实现快速鉴定。因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亟需新的检验技术替代现有技术,实现新的突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临床微生物,质谱应用 - 2016-08-29

PLoS ONE: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或影响机体的生理学表现

PLoS ONE:肠道微生物或影响机体的生理学表现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机体肠道中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群体的复杂性以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同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文章中研究者对一种名为TLR2的蛋白质进行了深入研究,TLR2是机体肠道中微生物群落的关键检测器,其能够调节机体血清素的水平,血清素是一种能够将信息携带到大脑

生物谷 - 肠道微生物,神经递质 - 2017-01-04

J Endod:通过二代测序解读牙髓的<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菌落

J Endod:通过二代测序解读牙髓的微生物菌落

生物膜存在于超过70%罹患牙髓疾病的牙齿。通过二代测序(NGS)技术的提高,微生物的研究已经达到对人体宿主内寄生的微生物菌落的深层剖析。在此,本文回顾了使用NGS检测根管内微生物菌落模式的研究。

MedSci原创 - 菌斑生物膜,微生物,测序 - 2018-06-13

Nat Commun: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影响肝癌外周免疫反应

Nat Commun:肠道微生物群影响肝癌外周免疫反应

来自NAFLD-HCC微生物群的细菌提取物,而不是来自对照组的细菌提取物,会引起T细胞免疫抑制表型,其特征是调节性T细胞的扩张和CD8 + T细胞的衰减。

MedSci原创 - 肝癌,微生物群 - 2021-01-08

Cell子刊:告别肥胖,让你的小肠微生物规律起来!

微生物的存在和行为有助于控制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维生素合成和免疫系统的发育。

网络 - 2022-07-0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