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麻省理工 点击跳转

能解决痤疮黑眼圈、也能帮助皮肤移植,南大学生发现活菌妙用

能解决痤疮黑眼圈、也能帮助皮肤移植,南大学生发现活菌妙用

提起细菌,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把它与疾病相联系,认为这是一种“坏东西”。然而,日前由南京大学的同学们研发出的基于菌群的皮肤护理品,就打破了人们对于细菌的传统印象。既能解决痤疮、黑眼圈等日常护肤问题,也能解决慢性创面愈合、皮肤移植贴合等医用领域的世界难题,这种基于菌群的皮肤护理品真的有这么神奇吗?程宇豪是南京大学药物开发研究所成员、南京大学化学学士、药学博士,也是该项目研发团队的成员之一,他告诉记者,

紫金山新闻 - 黑眼圈,皮肤移植,南大 - 2018-11-25

2015 Nature、Science你不容错过“五大论文”

2015 Nature、Science你不容错过“五大论文”

转眼又到了年中,各位或许都在忙于应付各种考试,准备研讨会,参加会议,撰写论文,完成试验等等各种事务。而遗憾的是,却从未留出足够的时间来享受(或甚至找到)一两篇真正好的研究文章。近日,BioTechnique网站为我们列出了今年值得关注的一些好的文章,来看看其中有没有你错过的吧……Multiplex single-cell profiling of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b

生物通 - 索引,CRISPR/Cas9,显微技术 - 2015-06-29

不自闭就精神分裂吧

不自闭就精神分裂吧

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通常人们很难将两者关联起来,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就像硬币的两面,存在重要的关联。近期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比对了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中的基因表达,发现了其中的相似之处,这为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联添加了更有利的证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24日的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杂志上。对此来自加州大学旧

生物通 - Shank3,自闭症,精神分裂症 - 2016-06-14

Nature:空前的罕见病诊断工具问世

Nature:空前的罕见病诊断工具问世

8月18日,哈佛-麻省理工Broad研究所的科学家在Nature公布了60706名不同种族个体的外显子序列。

生物谷 - 罕见病,诊断 - 2016-08-27

2017年全球毕业生就业榜出炉,30所中国大学上榜!(附TOP150)

2017年全球毕业生就业榜出炉,30所中国大学上榜!(附TOP150)

在各大排名机构相继发布了世界大学榜单之后,THE和QS分别在上周和本周发布了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前者公布了全球150强,后者公布了全球300强。中国共有30所大学进入QS榜单,清华大学位列第三。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大学吧。 QS发布全球300强,清华位列第三 11月23日,QS发布了“2017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 ”(QS Graduate Employ

生物探索 - 全球毕业生就业榜 - 2016-11-24

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的生物医药青年才俊榜单揭晓

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的生物医药青年才俊榜单揭晓

由于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的许多从业者在进入公司之前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30岁以下的领导者往往比其他行业更不常见。近日,美国福布斯公布了30名30岁以下的健康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榜单,他们领导的公司涉及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包括肿瘤免疫疗法,CRISPR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青年科学家正在塑造医学的未来。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药明康德 - 生物医药 - 2017-11-16

Nature、NEJM证明:最大人类基因变异数据库——ExAC,让医学少走弯路

Nature、NEJM证明:最大人类基因变异数据库——ExAC,让医学少走弯路

8月17日,Nature封面介绍了至今为止世上最大人类基因变异数据库,该基因库凸显出若干误导罕见疾病的基因突变,以及可能对疾病扮演意想不到角色的其他突变。据报道,2年前由多达100人的研究团队建立了外显子组(exome)超过1000万变异的数据库。研究作者们编制的该数据库,利用来自20多个疾病研究的DNA数据进行分析。ExAC在2014年在网上公布,被查询了超过500万次。外显子组仅是人类基因组的

MedSci原创 - ExAC数据库,基因突变,基因诊断,外显子 - 2016-08-19

国内公司辉大基因完成逾亿元A轮融资,助力临床落地

国内公司辉大基因完成逾亿元A轮融资,助力临床落地

12月2日,记者从国内基因治疗新锐辉大(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辉大基因”)官网获悉,辉大基因宣布完成逾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辰德资本领投,新投资方药明康德、惠每资本、雅惠资本以及原有投资方夏尔巴投资四家机构跟投。本轮融资所得将主要用于辉大基因的核心临床管线的推进,组建研发与临床前研究团队以及开展GMP级生产车间的建设。辉大基因曾于2018年11月完成了夏尔巴投资的3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

澎湃新闻 - 辉大基因,A轮融资,临床 - 2019-12-02

eLife:黑科技助力神经疾病治疗

eLife:黑科技助力神经疾病治疗

来自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磁热刺激的技术,通过利用磁性纳米粒子刺激装备了温度敏感性离子通道的神经元,从而激活特定一组神经元。研究人员借此可以控制小鼠的身体运动,包括跑步、旋转和失去运动能力。

生物探索 - 黑科技,神经疾病,抑郁症,帕金森 - 2017-08-22

Nature Metabolism:揭开癌细胞依赖脂肪摄入之谜,减少脂肪摄入可缓解肿瘤生长

Nature Metabolism:揭开癌细胞依赖脂肪摄入之谜,减少脂肪摄入可缓解肿瘤生长

这项研究揭示了癌细胞需要摄入脂质的原因,同时也发现了癌细胞的脆弱之处,减少脂肪摄入量可能会减缓甚至阻止癌症的生长,这一发现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世界 - 癌细胞,脂肪摄入 - 2022-06-29

Cell:人类肿瘤图谱网络计划分享追踪癌症的策略

Cell:人类肿瘤图谱网络计划分享追踪癌症的策略

人类肿瘤图谱网络(Human Tumor Atlas Network,HTAN)计划于2018年9月启动,属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的癌症登月计划的一部分。

生物通 - 癌症诊断,肿瘤图谱,癌症追踪 - 2020-04-26

“三亲婴儿”缔造者张进遭美国FDA警告:停止宣传相关技术

“三亲婴儿”缔造者张进遭美国FDA警告:停止宣传相关技术

曾经缔造全球第一例“三亲婴儿”的美国华裔医生张进,最近收到了来自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的警告信。警告信提醒他,在尚未获得资质前,宣传线粒体移植法的疗效是违法的。而且,目前看来,张进暂时没有希望开展相关临床试验。

澎湃新闻 - 三亲婴儿,线粒体,FDA - 2017-08-18

Cell:光遗传学鉴定强制性进食神经基础

Cell:光遗传学鉴定强制性进食神经基础

吃到美食(尤其是甜食)根本停不下来,相信每一个吃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人类来说,进食已经不仅是生存需要更是一种享受,甚至是一种“瘾”。 现在,强迫性进食和糖瘾已经成为了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但对此进行干涉又可能会影响正常的进食行为。本期Cell杂志上发表的两项研究,通过光遗传学技术将正常的进食行为与寻求奖赏的进食分开,鉴定了强制性进食的神经基础,为治疗这种疾病提供了新的靶标。

生物通 - 光遗传学,强迫性进食,甜食,吃东西 - 2015-02-04

Nature:大规模解析21种癌症基因组

现在,由麻省理工-哈佛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针对 21 种癌症类型开展了大规模分析,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揭示癌症突变的世界远比以前认为的要大得多

转化医学 - 基因组,Nature,癌症 - 2014-01-27

全球16%的新癌症由炎症引起

  关于炎症与癌症之间的痴缠纠结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几年前一篇Nature文章就道出了炎症与癌症易感性的关系,研究人员通过一种特殊的小鼠种系,利用遗传技术定位与炎症、血管发生、细胞复制和肿瘤易感的基因联系起来。近期发布在《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发现炎症造成了全球大约16%的新癌症病例。   但是这两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联呢?大多数癌症在形成前并没有出现慢性炎症,

《柳叶刀》 - 癌变,诱导,炎症 - 2013-01-2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