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JMJD6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点击跳转

【论着】| KDM4A通过引入BMP9促进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迁移和死亡

【论着】| KDM4A通过引入BMP9促进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迁移和死亡

本研究探索表观遗传修饰的组蛋白KDM4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探究KDM4A与BMP9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并明确其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中国癌症杂志 - 乳腺癌,组蛋白去甲基化,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A;,骨形态发生蛋白9 - 2024-04-01

Leukemia:LSD1有望称为治愈MDS相关白血病的靶点!

Leukemia:LSD1有望称为治愈MDS相关白血病的靶点!

NCD38能对异常情况下被LSD1沉默的造血调节因子的超强启动子抑制,从而延迟白血病进程,发挥抗白血病的作用,抑制MDS相关白血病的不良预后。

MedSci原创 - 表观遗传,LSD1,MDS相关白血病 - 2018-01-15

Cancer Cell:多组学分析助力寻找恶性脑胶质瘤的代谢“破绽”

Cancer Cell:多组学分析助力寻找恶性脑胶质瘤的代谢“破绽”

弥漫性先天性脑桥神经胶质瘤(DIPG)是一种高度侵袭性儿童脑干肿瘤,其中80%以上患者存在组蛋白H3K27位点杂合性点突变(H3K27M),并会导致总的H3K27me3水平的降低。

BioArt - 代谢,恶性脑胶质瘤,多组学分析 - 2020-08-14

表观基因<font color="red">组</font>---“中国人群精准医学研究计划”内核

表观基因---“中国人群精准医学研究计划”内核

该计划是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牵头、多个院所参加的。这支交叉学科团队将在4年内完成4000个志愿者的DNA样本和多种表现型数据的采集,并对其中2000人进行深入的精准医学研究。除了全基因序列分析,还将建立基因健康档案和针对一些重要慢性病的遗传信号开展疾病风险和药物反应的预警和干预研究,“中国人

中国科学报 - 精准医学,表观基因组 - 2016-01-24

Science Advances:王贵华团队揭示PD-L1<font color="red">甲基化</font>抑制PD-1/PD-L1抑制剂效果

Science Advances:王贵华团队揭示PD-L1甲基化抑制PD-1/PD-L1抑制剂效果

大多数癌症类型的患者对靶向PD-1/PD-L1相互作用的治疗没有反应或只是暂时反应,多项临床试验已经提出将PD-L1阳性作为预测抗PD-1或抗PD-L1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

“生物世界”公众号 - 癌细胞,PD-L1甲基化 - 2023-05-31

EMM:南京医科大学刘庆淮/陈雪发现乳酸化驱动的FTO靶向CDK2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异常

EMM:南京医科大学刘庆淮/陈雪发现乳酸化驱动的FTO靶向CDK2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异常

该研究表明FTO在DR中对EC功能和视网膜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并作为DR患者的治疗靶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iNature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FTO,DR - 2024-03-11

Hepatology:袁正宏教授发现宿主限制乙肝病毒复制及cccDNA表观调控的机制

Hepatology:袁正宏教授发现宿主限制乙肝病毒复制及cccDNA表观调控的机制

日前,肝病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育部/卫计委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袁正宏课题联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科研人员题为“PRMT5 Restricts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 乙肝,cccDNA,表观调控 - 2017-03-10

Cell:曹雪涛<font color="red">组</font>报道抗病毒免疫新机制【附专家点评】

Cell:曹雪涛报道抗病毒免疫新机制【附专家点评】

I型干扰素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药之一,然而其总体有效率较低,治疗效果亟待提高。因此,全面深入认识干扰素抗病毒效应的具体机制以寻找有效防治病毒感染的免疫措施具有重要意义。7月27日,曹雪涛院士研究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ethyltransferase SETD2-Mediated Methylation of STAT1 Is Critical for Interfero

BioArt - 抗病毒免疫新机制,I型干扰素,细胞因子 - 2017-07-28

昆明理工大学谭韬、季维智在Cell Research发表研究文章

昆明理工大学谭韬、季维智在Cell Research发表研究文章

2月24日, 国际知名期刊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影响因子14.8)以 昆明理工大学 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为第一及通讯作者单位在线发表了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谭韬和季维智课题、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研究所高飞课题

中国高校之窗 - 转座酶,DNA甲基化,生殖受精 - 2017-03-03

何川团队合作在Cell,Science及Nature发表32篇文章,在表观遗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附文章列表,值得收藏)

何川团队合作在Cell,Science及Nature发表32篇文章,在表观遗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附文章列表,值得收藏)

iNature发现(芝加哥大学)何川团队在Nature ,Science 及Cell 发表32篇研究成果及综述(从2008年到2023年为止),在表观遗传学(尤其是m6A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 iNature”公众号 - 表观遗传学,何川 - 2023-01-30

cell stem cell:染色质重塑调控着胶质母细胞瘤的耐药性

cell stem cell:染色质重塑调控着胶质母细胞瘤的耐药性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为常见的侵袭性脑肿瘤之一,也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目前,使用常规方法治疗GBM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许多研究显示,胶质瘤干细胞(GSC)及其所处的免疫微环境的抑制状态是胶质母细胞瘤难以治疗的根源。因此,了解调控GSC增殖及耐药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找到新的途径。 近期,《cell stem cell》杂志上的相关研究表明当受到靶向激酶抑制剂作用时,

Medical Research - 胶质瘤,可逆性表观遗传转变 - 2017-01-05

JCI:上海交通大学郑志/许迅/同济大学陈海冰发现改善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新策略

JCI:上海交通大学郑志/许迅/同济大学陈海冰发现改善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新策略

该研究发现了一种m6 A甲基化,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蛋白(FTO),在糖尿病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是一个重要的表转录调控因子。

医药加学习班 - 糖尿病 - 2023-10-11

【盘点】肾癌研究进展

【盘点】肾癌研究进展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泌尿系统中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也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肾腺癌,占肾恶性肿瘤的80%~90%。据调查,肾细胞癌在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膀胱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 、小儿恶性肿瘤的20%左右。男女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据统计,男女之比为2:1。肾细胞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有资料显示,肾细胞癌的高发年龄在40~55岁。此外,肾细胞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国

MedSci原创 - 肾癌 - 2019-06-21

Dev Cell:厦门大学刘文/欧阳高亮团队揭示<font color="red">JMJD</font>8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功能和分子机制

Dev Cell:厦门大学刘文/欧阳高亮团队揭示JMJD8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功能和分子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含有JmjC结构域的蛋白家族成员JMJD8定位于内质网,通过干扰STING-TBK1的相互作用抑制下游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激活,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功能和分子机制。

“生物世界”公众号 - 乳腺癌,JMJD8 - 2023-04-18

EASL 2013:慢性乙型肝炎最新进展

第48届欧洲肝脏研究协会年会(EASL 2013 )于2013年4月24日至2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RAI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年会内容涉及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及肝移植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研究相关进展HBV治疗新靶点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宿主后在肝内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 无论是核苷(酸)类似物或是干

中国医学论坛报 - EASL,乙肝,CHB,病毒性肝炎 - 2013-05-2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