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9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RAC-GDI 点击跳转

PNAS:发现乳腺癌转移的新标记物

PNAS:发现乳腺癌转移的新标记物

由IRCM 的Jean-Francois Coté博士领导的团队在乳腺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重要的发现,这项研究的结果被发布在本周的PNAS上。研究者们确定了,一种名为DOCK1的蛋白质可以作为潜在的靶标用于减少乳腺癌患者的癌转移。 Coté's博士的实验室一直对癌转移的研究非常感兴趣,而乳腺癌是一种常常发生转移的癌症。将近90%的乳腺癌患者都因为癌症扩散而死,因此,理解这一危险过程的细胞和分

生物无忧 - 肿瘤,癌症 - 2013-05-06

Gastroenterology:mTORC1/2聚集在Arp2/3复合体上促进腺泡→导管化生→早期胰腺癌转化进展

Gastroenterology:mTORC1/2聚集在Arp2/3复合体上促进腺泡→导管化生→早期胰腺癌转化进展

致癌基因Kras通过以肌动蛋白为基础的形态发生过程-腺泡-导管化生(ADM)诱导胰腺腺泡细胞的肿瘤转化,并导致胰腺导管腺癌(PDAC)。mTOR复合物1(mTORC1)和2(mTORC2)分别含有Rp

MedSci原创 - mTOR,胰腺癌,致癌基因Kras,Arp2/3复合体 - 2021-01-05

Radiology:二维超声,实现肝脏脂肪变性的无创分期!

Radiology:二维超声,实现肝脏脂肪变性的无创分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其特点是炎症和肝细胞损伤(膨胀),伴有或不伴有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

MedSci原创 - 非酒精性脂肪肝,二维超声,肝脏脂肪变性 - 2023-02-15

Pancreatology: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影响

Pancreatology: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影响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MedSci原创 - 急性胰腺炎,维生素D - 2024-04-11

JBC:科学家阐明大脑产生记忆力的分子机制

JBC:科学家阐明大脑产生记忆力的分子机制

当我们制造记忆时,大脑中的神经元就会伸出“细丝”同附近的神经元形成电化学连接;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揭示了记忆形成过程中神经元间的连接。  研究者表达,我们通过进行一系列实验发现,来自神经元的纤丝会制造树突棘(dendritic spines),而负责调节细胞迁移及吸附的

转化医学网 - 记忆力,分子机制 - 2015-04-27

PLoS One:高氧诱导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光感受器氧化应激加速rd8变性

PLoS One:高氧诱导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光感受器氧化应激加速rd8变性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眼科系的Fawzi AA团队近日在PLoS One上发表了他们的一项新的发现,在高氧诱导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中,光感受器氧化应激可以加速rd8变性。

MedSci原创 - 眼科,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光感受器,氧化应激 - 2017-07-05

PLoS One:TG2的识别或有助于开发新型抑郁症疗法

PLoS One:TG2的识别或有助于开发新型抑郁症疗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报告指出,将两种分子(一种分子在抑郁症中水平降低,一种分子在使用抗抑郁症药物后水平升高)结合起来,或可以产生出治疗抑郁症的新药。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种神经递质,其可以使大脑细胞之间互相交流以及产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BDNF是一种大脑营养因子可以补充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性。流行的抗抑郁药比如百优解,可以增加血清素的水平,其也可以

生物谷 - 谷氨酰胺转移酶2,TG2,抑郁症,BDNF - 2012-08-22

Genome Med: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沈宁团队发布多维注释多类别变异致病性预测方法

Genome Med: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沈宁团队发布多维注释多类别变异致病性预测方法

该算法是一个预测外显区域内除同义变异外其他类型变异的广泛适用模型,增强了致病性预测领域多类别变异整合预测的能力。

测序中国 - 多模态数据注,致病性预测 - 2024-01-10

J Endod:富含血小板血浆对反复发作的尖周损伤愈合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J Endod:富含血小板血浆对反复发作的尖周损伤愈合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这篇随机对照研究的目的是通过2D根尖X线影像和3D CBCT影像评估富含血小板血浆对于反复发作的根尖周损伤愈合的影响。

MedSci原创 - CBCT,PRP,尖周损伤 - 2020-07-10

Circulation 南京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季勇教授团队和南京鼓楼医院王东进教授合作揭示主动脉瘤/夹层的发病新机制

Circulation 南京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季勇教授团队和南京鼓楼医院王东进教授合作揭示主动脉瘤/夹层的发病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蛋白质Septin2的SNO修饰在调控巨噬细胞功能及主动脉瘤/夹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分子机制。

论道心血管 - 巨噬细胞,主动脉瘤,夹层 - 2024-02-17

Cell Death Dis:eIF2α信号参与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平衡

Cell Death Dis:eIF2α信号参与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平衡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流失主要是由于骨形成相关成骨细胞和骨吸收相关破骨细胞的失衡所引起的。 Salubrinal是一种合成的化合物,可选择性抑制eIF2α(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的去磷酸化。 eIF2α磷酸化可减轻内质网(ER)应激作用,进而可能会激活细胞的自噬作用。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推测eIF2α信号可以通过促进成骨细胞的自噬和抑制破骨细胞的发育来调节骨内稳态。为了验证这一推测,研究人员使用sa

MedSci原创 - eIF2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自噬,骨质疏松 - 2019-12-22

Blood:Yap1-Scribble极化决定了造血干细胞的命运

Blood:Yap1-Scribble极化决定了造血干细胞的命运

造血干细胞对应激的适应反应取决于Yap1/Taz;在HSC命运决定中,Scribble连接Cdc42和Hippo信号级联的胞质功能。

MedSci原创 - 造血干细胞,CDC42,YAP1,Scribble - 2020-06-07

PLoS One:小窝蛋白1促进肿瘤侵袭转移

PLoS One:小窝蛋白1促进肿瘤侵袭转移

胞膜小窝(caveolae)是细胞质膜内陷所形成的囊状结构.小窝蛋白(caveolin)是胞膜小窝区别于其它脂筏结构的特征性蛋白分子,维持胞膜小窝的结构和功能,包括3个家族成员小窝蛋白-1、小窝蛋白-2和小窝蛋白-3。其中,小窝蛋白-1是参与胆固醇平衡、分子运输和跨膜信号发放事件的主要结构成分,从而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增殖。 小窝蛋白1(Caveolin-1)有促进细胞迁移的作用,Caveol

生物谷 - Plos,one,小窝蛋白1,肿瘤,癌症 - 2012-07-02

Circulation:细胞因子样蛋白DKK3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Circulation:细胞因子样蛋白DKK3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这项研究提供了DKK3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证据,其中涉及了内皮迁移和修复。

MedSci原创 - DKK3,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心血管疾病,内皮细胞 - 2017-07-04

Cell Death Dis:研究发现HACE1是骨肉瘤中潜在的肿瘤抑制因子

定位于人染色体6q21的HACE1基因编码HACE1 HECT E3连接酶,HACE1 HECT E3连接酶是多种肿瘤中的肿瘤抑制因子,其部分作用是通过靶向活化形式的RAC1 GTP酶进行蛋白酶体降解。

MedSci原创 - 2019-01-1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9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