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干扰素受体 点击跳转

Hepatology:钟劲课题组发现LGP2在丙肝病毒诱导的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

Hepatology:钟劲课题组发现LGP2在丙肝病毒诱导的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

RIG-I样受体属于病原模式识别受体家族,包括RIG-I、MDA5以及LGP2。它可以识别外来的RNA,激活下游干扰素信号通路。RIG-I和MDA5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LGP2,丙肝,固有免疫 - 2017-04-24

曹雪涛院士、陈涛涌教授《Science》子刊发表免疫学研究成果

曹雪涛院士、陈涛涌教授《Science》子刊发表免疫学研究成果

导读:来自第二军医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在病毒感染后,酪氨酸激酶Src可促进激酶TBK1的磷酸化,以帮助I型干扰素的产生。

生物通 王英 - 曹雪涛,陈涛涌,免疫,抗病毒 - 2017-01-09

PNAS:重大突破!科学家阐明HIV如何成功感染机体

PNAS:重大突破!科学家阐明HIV如何成功感染机体

一旦进行性接触,AIDS病毒就会克服多种屏障寻找正确的靶向细胞并且建立新型感染,病毒往往会横穿生殖道粘膜,强行通过紧密组装的上皮细胞最终实现入侵机体的目的,但在病毒感染机体时它们往往需要克服机体的免疫警钟—1型干扰素

生物谷 - HIV,感染机体 - 2017-01-13

Cell :机制不明,肠道菌群...哈佛耶鲁科学家《Cell》揭开其抗病毒机制的面纱

Cell :机制不明,肠道菌群...哈佛耶鲁科学家《Cell》揭开其抗病毒机制的面纱

众所周知,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具有包括从心理健康到生理健康的一系列深远影响,而且已经得到了充分证实。然而,肠道菌群在天然抵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这一机制至今还未查明。

生物探索 - 干扰素,肠道菌群,抗病毒机制 - 2020-11-21

Cell. Host microbe: 病毒感染竟然促进伤口愈合

Cell. Host microbe: 病毒感染竟然促进伤口愈合

      I型干扰素是宿主抗病毒免疫过程中主要的效应分子,根据这一特性,I

生物谷 - 病毒感染,伤口愈合 - 2015-01-20

Plos pathogen:科学家发现机体抗流感病毒的重要蛋白

Plos pathogen:科学家发现机体抗流感病毒的重要蛋白

近日,来自美国乔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新发现了一种参与宿主对抗流感病毒感染的重要蛋白,这对于了解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如何有效对抗感染黏膜部位的病毒——特别是呼吸道病毒具有一定意义。   这种重要信号蛋白分子叫做tumor progression locus2,简称Tpl2,它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调控因子角色,它能

生物谷 - 流感病毒,免疫,Tpl2,蛋白 - 2015-11-12

2019年欧洲神经病学学会EAN:Ozanimod显着减少复发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容量损失

2019年欧洲神经病学学会EAN:Ozanimod显着减少复发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容量损失

第5届欧洲神经病学学会(EAN)上的最新报告,与干扰素β-1a相比,Ozanimod在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中更好地减少了全脑容量、皮质灰质体积和丘脑体积的损失。

MedSci原创 - 2019年欧洲神经病学学会,ozanimod,多发性硬化症,脑容量损失 - 2019-07-07

Plos pathogens:HIV病毒究竟如何逃脱免疫系统“追杀”?

Plos pathogens:HIV病毒究竟如何逃脱免疫系统“追杀”?

近日,加拿大一个研究小组在HIV病毒逃避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他们揭示了HIV病毒是如何利用免疫系统自身"工具"逃避了机体免疫应答并成功入侵宿主的第一道免疫防线。这一突破性发现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上。   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HIV如何在感染初始阶段成功躲避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这一阶段也叫做急性感染阶段。急性感染阶段是决定病毒感染复

生物谷 - HIV病毒,免疫系统 - 2015-07-21

Transl Res:CD11b激动剂--狼疮性肾炎治疗新方法

Transl Res:CD11b激动剂--狼疮性肾炎治疗新方法

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一种并发症,在此,我们对CD11b及其在SLE和LN中的相关性作一综述,并建议CD11b的变构激活是治疗SLE和LN的潜在新策略。

MedSci原创 - 狼疮性肾炎,CD11b激动剂 - 2022-03-24

Nature:炎症和精神疾病之间存在惊人新联系

Nature:炎症和精神疾病之间存在惊人新联系

一般来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通常有一个范围广泛的神经精神症状,包括焦虑、抑郁、头痛、癫痫发作、甚至精神病。但是他们的病因长期以来还不清楚,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这种疾病的症状。自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这个谜团,并指出了一种潜在的新药物,用于保护大脑免受狼疮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精神效应。相关文章于6月1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上。

生物探索 - 炎症,精神疾病 - 2017-06-16

NEJM:黑色素瘤患者PD-1免疫疗法耐药性的机制被揭示

NEJM:黑色素瘤患者PD-1免疫疗法耐药性的机制被揭示

黑色瘤患者接受抗程序性死亡1(PD-1)治疗时的客观反应率约为75%,耐受性良好,效果可持续数年,但是首次用药后仍会出现延迟复发,尽管此时仍在使用抗PD-1治疗。而这种免疫逃避机制尚未可知。研究人员分析了4名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基线及复发病损区域的活组织检查样本。这4名患者初次接受抗PD-1治疗(pembrolizumab)后肿瘤消退,但是日后肿瘤复发数月至数年。测定获得性耐药肿瘤细胞的全基因组序列

MedSci原创 - 黑色素瘤,PD-1,基因突变 - 2016-07-15

【Nature子刊】为何会胖上加胖?那要问问你体内脂肪细胞的免疫反应

【Nature子刊】为何会胖上加胖?那要问问你体内脂肪细胞的免疫反应

当人自身的脂肪细胞引发复杂的炎症连锁反应,进而破坏新陈代谢并削弱免疫反应,此时此刻肥胖症便悄悄恶化了,人们也会感染较高风险的疾病(包括COVID-19)。

转化医学网 - 免疫反应,脂肪细胞 - 2020-06-05

(2011 AASLD) 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指南更新

Hepatology. 2011 Oct;54(4):1433-44. - 感染 - 2011-09-26

NEJM:JAK抑制剂ruxolitinib治疗遗传性USP18缺乏症

泛素特异性肽酶18(USP18)缺乏是一种严重的Ⅰ型干扰素病。USP18通过阻断Janus相关激酶1(JAK1)访问I型干扰素受体来下调I型干扰素信号传导。USP18的缺失会导致干扰素介导的炎症,这在围产期是致命的。我们报道了一例患儿,该患儿患有脑积水、坏死蜂窝织炎、全身炎症和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出USP18上一个重要剪接位点的纯合子突变。

MedSci - ruxolitinib,遗传性USP18缺乏症,罕见病 - 2020-02-20

Nat Immunol:芳香烃受体负向调节抗病毒免疫反应

芳香烃受体(AHR,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是一类能够感受外界环境中的异质物(xenobiotic)刺激,并介导毒性反应的胞内转录调控因子。

不详 - NA,at,tI,Im,MM,mu,un,NO,ol,l:,:芳,芳香,香烃,烃受,受体,体负,负向,向调,调节,节抗,抗病,病毒,毒免,免疫,疫反 - 2016-05-2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