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点击跳转

 白春礼:为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白春礼:为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

中国科学院 - 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 2020-04-21

J immunol:miRNA提高肿瘤免疫疗法效率

J immunol:miRNA提高肿瘤免疫疗法效率

过去几十年来,基于疫苗的免疫疗法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类方法的抗癌效率却由于肿瘤的免疫耐受效应而变得十分有限。树突状细胞是天然免疫与后天免疫的桥梁,它对肿瘤免疫反应的启动一级调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幸的是,在肿瘤微环境中DC往往缺乏成熟的条件,而且功能也不完全,与之相随的还有Treg细胞的增殖以及常规T细胞的抑制。这些现象最终导致了肿瘤的免疫耐受以及免疫逃逸。因此,如何重新诱导肿

生物谷 - miRNA,肿瘤免疫疗法 - 2016-07-18

浙江省政府与中国<font color="red">科学</font>院签署医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浙江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医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月8日,浙江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了医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现场,省长袁家军和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向谭蔚泓院士颁发了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及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聘书。根据协议,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将以省肿瘤医院为依托,共建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临床医学院。双方将共同开展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和重大科技创新,聚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肿

浙江省肿瘤医院 - 浙江省政府,中国科学院,框架协议 - 2019-05-12

上海巴斯德所流感疫苗<font color="red">研究</font>取得新突破

上海巴斯德所流感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4月2日,国际学术期刊Gene Therap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抗感染免疫与疫苗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论文Adenovirus-mediated Artificial MicroRNAs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流感疫苗 - 2015-04-10

Front Immunol:<font color="red">中科院</font>广州生物<font color="red">院</font>等在艾滋病疫苗<font color="red">研究</font>取得新进展

Front Immunol:中科院广州生物等在艾滋病疫苗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在艾滋病预防性疫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Immune protection of SIV challenge by PD-1 blockade during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艾滋病,疫苗,免疫治疗 - 2018-11-05

中国<font color="red">科学</font>院:生物组学数据库获国际认可

中国科学院:生物组学数据库获国际认可

记者12月20日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悉,该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BIGD)建成的生物组学数据库首次获得国际认可。BIGD团队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上发表研究论文《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从存储到整合、再到转化》,这是中国首次以数据中心的模式,整体发布中国生物组学数据资源的建设情况。论文作者之一、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研究员章张解释,“组学”是指将基因、蛋白及代谢物

中国新闻网 - 中国科学院,生物组学数据库,获国际认可 - 2016-12-21

Adv Mater:蔡林涛团队等开发“磁-声”序贯操控的CAR-T细胞机器人,用于肿瘤精准免疫治疗

Adv Mater:蔡林涛团队等开发“磁-声”序贯操控的CAR-T细胞机器人,用于肿瘤精准免疫治疗

胞药物的主动递送一直是生物医药领域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而外场驱动的生物微纳机器人有望通过自主和智能化特性穿越复杂生物屏障,为实现药物的定点递送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生物世界”公众号 - CAR-T疗法,肿瘤精准免疫治疗 - 2023-02-23

J Clin Invest:齐晓朋/陈策实合作组揭示泛素连接酶HECTD3调控病原菌感染诱导IFN- I产生机制

J Clin Invest:齐晓朋/陈策实合作组揭示泛素连接酶HECTD3调控病原菌感染诱导IFN- I产生机制

泛素化修饰在病毒感染诱导IFN-I产生和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得到较多研究,但在病原菌感染中的调控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并且IFN-I在宿主抵抗不同病原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也不明确。

BioArt - 泛素连接酶,HECTD3,调控,病原菌,感染,IFN-,I,产生机制 - 2018-06-23

PNAS:饶子和院士发现甲型肝炎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

PNAS:饶子和院士发现甲型肝炎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

1月10日在《PNA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个强有力的HAV特异性中和单克隆抗体——R10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

生物通 - 饶子和,甲型肝炎,HAV,PNAS - 2017-01-17

代谢<font color="red">科学</font>驱动人类未来

代谢科学驱动人类未来

7月25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专家学者,以“代谢科学驱动人类未来”为主题,以20多个精彩的战略报告结合4场圆桌会议讨论,充分展示了代谢科学的集聚式布局在未来生命科学中的理论创新和高端生物产业创新发展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增进了对代谢科学体系建设的深度认知。鉴于“今天的代谢科学战略布局关系到明天生命科学纵深发展,乃至我国生物技术新兴产业的发展水

中国科学报 - 生物制造,代谢 - 2016-07-26

“<font color="red">中科</font>天启”医院风险监控管理系统发布

中科天启”医院风险监控管理系统发布

4月27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的“共享·互联·筑造健康医疗大数据共同体——医疗大数据应用及开发大会”上,零氪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天泽、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所长刘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宣传办主任佘丽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党委副书记韩秉悦共同启动“中科天启” 医院风险监控管理系统。

MedSci原创 - 医院风险监控 - 2017-04-28

葛均波院士:重视人工智能医学应用

葛均波院士:重视人工智能医学应用

“人工智能不仅属于科学家或IT领域,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广阔的前景。”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极大地提高诊疗效率,对于我国医学资源稀缺的情况而言,具有战略价值。

MedSci原创 - 葛均波,院士,人工智能 - 2017-03-17

PNAS: 利用双色钙成像对单个神经元反应特性来源的<font color="red">研究</font>成果

PNAS: 利用双色钙成像对单个神经元反应特性来源的研究成果

7月1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郭爱克研究组在PNAS杂志发表一篇文章,该文章的研究工作引入了一种新的双色钙成像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对果蝇中单个蘑菇体神经元对嗅觉刺激的反应特性是如何由前级的投射神经元转换而来进行了探讨

上海生科院神经所 - 神经,精神 - 2013-07-08

天价“挖墙脚”助长浮躁之心

天价“挖墙脚”助长浮躁之心

近日,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郑兰荪的吐槽,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东北被挖走得更多,收入、科研配套差很多,这也是东北高层次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科研院所迅速发展、高校争创“双一流”,随着中国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科研院所和高校越来越重视人

中国科学报 - 人才竞争,挖墙脚 - 2017-03-12

中科院、基金委:公共资助论文可开放获取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5日分别发表政策声明,从当天起,中科院受各类公共资助科研项目所产生的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部或部分资助科研项目产生的论文,将在论文发表后12个月内实施开放获取。中科院声明规定:中国科学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以中科院所属机构名义承担的各类公共资助科研项目,自本政策发布之日起投稿并在学

生物谷 - 中科院,基金委,公共资助 - 2014-05-1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