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药代微生物 点击跳转

J Clin Periodontol:种植体周围病变与黏膜下<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失调的关系

J Clin Periodontol:种植体周围病变与黏膜下微生物失调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程度的种植体周围炎(PI)病变的粘膜下微生物组。

MedSci原创 - 种植体周围病变,黏膜下微生物 - 2018-12-27

Nature Biotechnology: 利用血液代谢组预测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组的多样性

Nature Biotechnology: 利用血液代谢组预测肠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

肠道微生物组发挥着多种多样的功能,比如营养代谢、参与免疫调控等。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与许多疾病都存在一定关联,且疾病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组的α-多样性往往会发生变化(α多样性指某个群落或生境内部的种的多样性,主要指群落内的物种多样性),比如炎症性肠病患者的α-多样性显着下降最近的研究报道发现粪便代谢组可以解释肠道微生物组68%的差异,这意味着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产物密切相关。虽然粪便代谢组更为直

BioArt - 血液代谢,预测,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 2019-09-03

Science:免疫疗法+<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疗法加强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Science:免疫疗法+微生物疗法加强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生态也是影响癌症免疫

转化医学网 - 癌细胞,免疫疗法,微生物疗法 - 2020-08-18

J Periodontal Res:HIV感染可改变患者龈下菌斑<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的组成

J Periodontal Res:HIV感染可改变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的组成

J Periodontal Res:HIV感染可改变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的组成本研究旨在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比伴慢性牙周炎的HIV阴性个体与HIV阳性个体其龈下菌斑微生物的种类。测量每位研究对象的牙周袋深度,临床附着水平,龈上菌斑微生物以及探针出血情况。收集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样品(50%

MedSci原创 - HIV感染,细菌群落分析,慢性牙周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2015-06-12

Nature:贫民窟是<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组和抗生素耐药热点区域

Nature:贫民窟是微生物组和抗生素耐药热点区域

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经常与医院和其他健康治疗机构相关联,但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鸡舍和污水处理厂也是抗生素耐药性的热点场所。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5月1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terconnected microbiomes and resistomes in low-income human habitats”。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秘鲁和厄瓜多尔的研究

生物谷 - 微生物组,抗生素 - 2016-05-15

Oncotarget:<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研究新突破,用益生菌或抗生素预防乳腺癌!

Oncotarget:微生物研究新突破,用益生菌或抗生素预防乳腺癌!

在一项最新发表的研究中,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健康女性与乳腺癌女性乳腺组织中细菌组成的差异。相关内容于10月5日在线发表在Oncotarget,该项研究由Doris Duke慈善基金会、肿瘤外科基金会、克利夫兰Taussig癌症研究所、Earlier.org等共同资助完成。

转化医学网 - 微生物,益生菌,抗生素,转化医学 - 2017-10-09

CELL HOST MICROBE: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副产物可以预防沙门氏菌

CELL HOST MICROBE:肠道微生物副产物可以预防沙门氏菌

最近,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比较具有不同定殖抗性水平的高复杂性共生群落来鉴定微生物群介导的针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的定殖抗性机制。

MedSci原创 - 肠道微生物,沙门氏菌 - 2018-07-29

Nature:<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落的平衡性决定自身免疫疾病是否发生

Nature:微生物群落的平衡性决定自身免疫疾病是否发生

银屑病,特定的真菌可以激活和一定免疫疾病有关系的免疫细胞的功能,而另外一些微生物,尤其是存在于人类皮肤上的细菌,可以起到抗炎症的作用。(Credit: © quayside / Fotolia) Copyright ©版权归生物谷所有,若未得到Bioon授权,请勿转载。当对机体有益的微生物正常工作的时候,和自身免疫疾病如银屑病等相关免疫细胞便会主动起到抗炎症的功效,近日,

生物谷 - 免疫 - 2012-04-14

Nat Commun:基于<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的标志物预测艰难梭菌感染

Nat Commun:基于微生物群的标志物预测艰难梭菌感染

最近,研究人员在一项前瞻性的90天队列研究中,分析了抗生素治疗前后和腹泻发病时CDI风险增加的住院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

MedSci原创 - 肠道菌群,腹泻,艰难梭菌感染(CDI) - 2021-04-18

2016(第二届)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组与临床应用研讨会

2016(第二届)肠道微生物组与临床应用研讨会

肠道菌群种类繁多,数量是人细胞的10倍,包含的宏基因组更是达到100多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组与人体的多种疾病相关联,深刻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和临床研究,包括体重、糖尿病、免疫系统、肠道疾病、代谢疾病新一测序技术和宏基因组研究以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极

MedSci原创 - 肠道微生物,临床 - 2016-03-14

科学家发现不依靠线粒体供能的<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与细菌交换DNA

科学家发现不依靠线粒体供能的微生物:与细菌交换DNA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生物学家证实在一类奇特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内缺乏通常意义上产生能量的细胞“发电站”——线粒体。

新浪科技 - 微生物,线粒体,交换DNA - 2016-05-23

Cell:结肠-<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维持稳态,原来是这种新型细胞的功劳

Cell:结肠-微生物群维持稳态,原来是这种新型细胞的功劳

肠道作为一种特殊的器官,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解剖和生理作用,控制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从肠腔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阻止有毒管腔物质的吸收。肠屏障的破坏可导致多种病理变化。

生物探索 - 微生物,肠道免疫系统,肠道稳态 - 2020-10-04

Nat Rev Endocrinol:肠道微生物改变是T1DM发病关键因素

发表在Diabetes上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差异(而非细菌多样性)是导致早期1型糖尿病(T1DM)发病的关键因素。来自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研究人员从BABYDIET研究298名儿童的粪便样本中收集了早期肠道微生物,每3个月收集一次,持续3年。采用16s rRNA基因深度测序对微生物进行分析,并对22名后期发生胰岛细胞自身免疫现象(T1DM潜伏期指标)的儿童和匹配的对照者进

丁香园 - 肠道微生物 - 2014-04-17

儿童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转运与检测建议(病毒篇)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呼吸道感染协作组和《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儿科、临床检验等领域的专家撰写了《儿童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转运与检测建议》,以期为儿科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9):657-662. - 儿童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 - 2018-09-2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