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点击跳转

专家提出促进精准医学新途径

专家提出促进精准医学新途径

在近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第557次学术讨论会上,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院士陈润生指出:“精准医学应建立在整合和分析生物大数据的基础上。” 生物大数据特征是群体大样本而个体小样本的高维数据。同时,生命科学是以多样性和异质性为特征,精准医学又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的医学。因此,业内认为,分析个体小样本高维数据是生物信息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而要实现精准医学,则必须实

中国科学报 - 精准医学,陈润生,计算生物学 - 2016-05-03

OCC2018丨东方系列亮点之东方新星奖

OCC2018丨东方系列亮点之东方新星奖

媒体中心推出的第二期具有东方特色的亮点是今日东方系列亮点东方新星奖医学是一门永远处于探索中的科学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常常能够发现许多新问题寻求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需要具有独特的思维以及敢为人先的勇气 当然

东方心脏病学会议 - 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 - 2018-05-25

<font color="red">中科院</font>研发的这款重组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中科院研发的这款重组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所)获悉,由该所与合作企业联合研发、中国疫苗研发布局5条技术路线之一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本月10日已获得批准在中国国内紧急使用。

中国新闻网 - 中科院,紧急使用,重组新冠疫苗 - 2021-04-03

Stem Cell Reports:<font color="red">科学</font>家利用小分子化合物将成人星形胶质细胞转变为神经细胞

Stem Cell Reports:科学家利用小分子化合物将成人星形胶质细胞转变为神经细胞

2 月 16 日,《干细胞报道》(Stem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研究组的研究论文 Direct Generation of HumanNeuronal Cells from Adult Astrocytes by Small Molecules,报道了利用小分子化合物组合实现将成人星形胶质细胞直接转变为神经细胞的研究成果。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小分子化合物,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细胞 - 2017-03-15

李劲松教授:“人造精子”的建立与应用

李劲松教授:“人造精子”的建立与应用

8月1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生殖医学发展前沿论坛--健康发育与生殖研究”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隆重召开。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李劲松研究员带来了题为‘“人造精子”的建立与应用’的精彩报告。李劲松研究员2007结束在洛克菲勒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回国担任生化细胞所研究研究员,研究组长,先后获得“百人计划”,“杰出青年基因”支持,研究成果2011年和2012年两次入选“中国科学

生物谷 - 转化医学 - 2016-08-22

Mol Cell丨李国红组揭示组蛋白伴侣对核小体结构调控的分子机制

Mol Cell丨李国红组揭示组蛋白伴侣对核小体结构调控的分子机制

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基因组DNA被组装形成染色质存储在细胞核中。所有有关DNA的生命活动,包括基因复制、转录、损伤修复等都是在染色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 作为组蛋白伴侣的FACT(Facilitates Chromatin Transcription,促进染色质转录因子)复合物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是细胞存活的必要条件。

BioArt - 组蛋白,核小体,结构调控,分子机制 - 2018-07-20

“精准医学”尚需精准理解 | 对《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两篇文章的冷思考

“精准医学”尚需精准理解 | 对《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两篇文章的冷思考

“精准医学”这一概念自2015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重提后,远渡重洋,在中国社会各界产生了轰动效应,被广泛推崇,各地的研讨会此起彼伏,研究中心也纷纷挂牌成立,似乎成了医学未来发展的代名词然而,最近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相继发表文章对此表示质疑,并引发科学家激烈讨论,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和认识“精准医学” 。 精准医学并不能惠及大部分患者?

知识分子|叶水送 - 精准医学 - 2016-11-15

Cell Research:环装RNA编码蛋白的重要机制

Cell Research:环装RNA编码蛋白的重要机制

  3月10,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研究员王泽峰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xtensive translation of circularRNAs driven by N6-methyladenosin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大量的环形RNA可作为信使RNA来编码蛋白,这些环形信使RNA通过一种常见的RNA甲基化修饰m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RNA,蛋白,基因 - 2017-03-16

<font color="red">中科</font>大要建医学院了!

中科大要建医学院了!

业界一直盛传的“中科大要筹建医学院”一事有了新进展。近日,合肥互联网自媒体发文称:“前不久一直传闻省立医院要变成科大附属医院,今天有人朋友圈放了上面这张图,然后我电话确认了几个朋友确认应该是真实的。”而安徽省立医院独立法人单位性质不变,命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外保留“安徽省立医院”的名称,医

看医界 - 中科大,建设,医学院 - 2017-10-24

上海经费新规为啥让科研人员“感动”

上海经费新规为啥让科研人员“感动”

日前,一份文件在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微信朋友圈里流传,有科研人员评论说:“看了以后,太感动了!”这份刚在网上公布的《上海市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为何引起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上海市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修订《办法》的总体思路是: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简政放权,将多项权利下放至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尊重科研人员,更好地体现科研项目中创新性劳动的价值。 四类预算可自行调整 据介

解放日报 - 科研,经费 - 2016-01-13

<font color="red">中科院</font>等首次发现重编程障碍关键因子 | Nature子刊

中科院等首次发现重编程障碍关键因子 | Nature子刊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Miguel Esteban和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Andrew Hutchins共同在《自然-细胞生物学》发表了关于诱导多能干细胞重要表观调控机制的研究成果。

生物探索 - 多能干细胞,调控机制,自然-细胞生物学 - 2023-01-30

Cell子刊:鲍岚团队揭示m6A修饰lncRNA调控神经发育的分子机制

Cell子刊:鲍岚团队揭示m6A修饰lncRNA调控神经发育的分子机制

研究揭示了神经元发育中lncRNA的m6A动态修饰通过稳定RNA结合蛋白调控mRNA翻译的功能。该研究加深了对于非编码RNA上m6A动态修饰功能和机制的理解。

生物世界 - 神经元,长链非编码RNA,神经发育 - 2022-11-24

我国首台重离子治癌装置将投入临床

我国首台重离子治癌装置将投入临床

中、德、日三国放疗专家、物理师以及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共同参会,研讨重离子治疗肿瘤临床试验方案。甘肃重离子医院表示,重离子治癌临床试验计划今年10月开始。即将投入使用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由中科院近物所研发,是我

中国科学报 - 重离子,肿瘤 - 2016-05-03

高原脑<font color="red">科学研究</font>中心在西藏拉萨揭牌成立

高原脑科学研究中心在西藏拉萨揭牌成立

“西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高原脑科学研究中心”19日在拉萨揭牌,西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纪建洲在活动中表示,高原脑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将为高原居民心理健康的预防与维护提供科学指导,为高海拔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相关理论以及高海拔脑功能异常的调控提供有益的科学参考

中国新闻网 - 高原脑 - 2017-07-20

“中医针灸全球风采行”走进24个国家和地区

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30周年之际,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承办的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学术年会于近日在北京开幕

中国科学报 - 针灸,中医 - 2017-12-1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