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南非突变体 点击跳转

Blood: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还原酶(VKOR)的抗凝机制的研究进展

Blood: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还原酶(VKOR)的抗凝机制的研究进展

MD模拟和细胞功能性研究可解释携带VKOR突变患者的华法林耐药性非出血表型。

MedSci原创 - 维生素K环氧化还原酶,华法林 - 2018-05-11

Neurochem Int:长期口服激动素不能治疗α-突触核蛋白诱导的帕金森病!

Neurochem Int:长期口服激动素不能治疗α-突触核蛋白诱导的帕金森病!

有研究表明,PINK1是与帕金森病遗传相关的线粒体激酶,线粒体激酶PTEN诱导的PINK1突变可能通过破坏PINK1的激酶活性,导致PD。三磷酸激动素, 是一种激活PINK1的野生型和突变体形式的小分子,其能够影响线粒体功能,激动素是三磷酸激动素前体。

MedSci原创 - 帕金森病,PINK1,激动素 - 2017-07-08

Protein & Cell:中国团队发现基因治疗新武器: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

Protein & Cell:中国团队发现基因治疗新武器: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的科学家们通力合作,成功改进了ABE基因编辑系统,相关成果于2018年7月31日发表在《protein&cell》杂志上。

生物探索 - 基因治疗,腺嘌呤,中国 - 2018-08-03

Blood:ITIM受体G6b-B与酪氨酸磷酸酶Shp1和Shp2解偶联会破坏血小板稳态

Blood:ITIM受体G6b-B与酪氨酸磷酸酶Shp1和Shp2解偶联会破坏血小板稳态

中心点:G6b-B与Shp1/Shp2解偶联会导致严重的巨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功能异常。G6b-B主要通过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2抑制CLEC-2信号。摘要:包含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模体(ITIM)的受体G6b-B是血小板稳态的关键调控因子。但其具体潜在机制尚不明确。G6b-B胞质尾端的ITIM和免疫受体酪氨酸转换模体(ITSM)的酪氨酸磷酸化为包含SH2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和Shp2提

MedSci原创 - G6b-B,SHP1,SHP2,血小板稳态 - 2018-06-13

奥密克戎可能是新冠病毒的终极形态,多种奥密克戎亚变种混合流行成为趋势

奥密克戎可能是新冠病毒的终极形态,多种奥密克戎亚变种混合流行成为趋势

最早于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检测到。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

MedSci原创 - 奥密克戎 - 2022-10-01

Cell Rep:H4亚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获进展

Cell Rep:H4亚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获进展

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团队在H4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分子机制和跨种间传播预警预测方面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H4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从结合禽源到人源受体适应的分子基础》为题,于8月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 H4,亚型,禽流感,病毒,中科院,北京,高福 - 2017-08-07

Blood:囊胚和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Blood:囊胚和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遗传学分析表明胚泡和多形性突变体与典型套细胞淋巴瘤明显不同。在临床队列中,该亚型发病率的浮动很大,大概占全部病例的10%。通常用于套细胞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如苯达莫司汀,以标

MedSci原创 - 囊胚套细胞淋巴瘤 - 2018-11-02

J Laryngol Otol:患有单边感官听力损失儿童的伴随影像和遗传发现

J Laryngol Otol:患有单边感官听力损失儿童的伴随影像和遗传发现

最近,有研究人员描述了在诊断为非综合征单边感官听力损失儿童中伴随影像和遗传发现。该研究是一个可追溯的群体研究,包括了60名从200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一个高级儿科研究院进行诊断的儿童。研究结果发现,诊断的平均年龄为4.3岁。所有参与的儿童均为非综合征性。听力损失根据严重程度分类为轻度(17名儿童)、中等程度(17名儿童)和重度(7名儿童)及永久性(19名儿童)。在43名儿童(71.66%)

MedSci原创 - 听力损失,儿童,遗传 - 2017-07-16

PLOS ONE:长寿蛋白SIRT1通过非催化活性保护神经

PLOS ONE:长寿蛋白SIRT1通过非催化活性保护神经

已有的研究显示,SIRT1,一种NAD+依赖性脱乙酰基酶,在各种体外和体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中保护神经元。

MedSci原创 - sirt1,神经保护 - 2019-04-13

PNAS:断开这两种蛋白间的连接,可有效促使肿瘤消退

PNAS:断开这两种蛋白间的连接,可有效促使肿瘤消退

癌蛋白转录因子MYC在大多数癌症中均过度表达,是一种有效的抗癌靶标。虽然在药理学上抑制MYC的努力失败了,但幸运的是,这些蛋白质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一种叫做WDR5的染色体结合辅助因子。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破坏MYC与WDR5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快速而全面的肿瘤消退”。该报告近日发布在《PNAS》上。

生物探索 - 肿瘤 - 2020-02-07

Cell Rep:浙江大学汪方炜研究组揭示细胞周期的重要调控机制

Cell Rep:浙江大学汪方炜研究组揭示细胞周期的重要调控机制

国际著名学术杂志《Cell》子刊《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汪方炜实验室题为“WAC Promotes Polo-like Kinase 1 Activation for Timely Mitotic Entry”的研究论文,揭示细胞周期的重要调控机制。汪方炜实验室的博士生戚菲菲是本文的第一作者,汪方炜教授为通讯作者。

细胞 -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分裂 - 2018-07-21

英国试验表明Novavax新冠疫苗有效性为89%,<font color="red">南非</font>试验则不足50%

英国试验表明Novavax新冠疫苗有效性为89%,南非试验则不足50%

新冠变异毒株急速扩张,现行疫苗恐失效,新冠大流行2.0来临?

MedSci原创 - 新冠疫苗,新冠疫苗试验 - 2021-01-29

Cell Death Dis:遗传性肾小管性酸中毒(dRTA)家族致病基因筛查及功能研究

Cell Death Dis:遗传性肾小管性酸中毒(dRTA)家族致病基因筛查及功能研究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是由肾脏酸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高氯代谢性酸中毒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MedSci原创 - 肾小管性酸中毒,ATP6V1B1,ATP6V0A4 - 2020-03-19

CELL REP:致癌代谢物 2-HG 通过下调 RIP3 促进肿瘤生成

CELL REP:致癌代谢物 2-HG 通过下调 RIP3 促进肿瘤生成

Inhibits Necroptosis by Stimulating DNMT1-Dependent Hypermethylation of the RIP3 Promoter”,揭示了IDH1 R132突变体产生的致癌代谢物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致癌,2-HG,RIP3,肿瘤 - 2017-06-05

Phytomedicine:Dihydrosanguinarine通过调节mut-p53 / WT-p53和Ras/Raf/Mek/Erk通路抑制胰

PANC-1细胞在K-Ras和TP53中具有突变,其分别表达突变体K-Ras和p53蛋白,并且已经认为Ras/p53中的突变与各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网络 - 2019-03-2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