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突变型肺癌 点击跳转

绘真约大咖 | 杜振华教授:子宫内膜癌为何要做分子分型和基因检测?如何指导个体化治疗?

绘真约大咖 | 杜振华教授:子宫内膜癌为何要做分子分型和基因检测?如何指导个体化治疗?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和分子遗传特征的理解,基于分子遗传特征的个体化精准治疗,革新了子宫内膜癌的诊疗模式。

苏州绘真医学 - 子宫内膜癌,基因检测,分子分型 - 2024-05-18

【盘点】2018年8月23日Blood研究精选

【盘点】2018年8月23日Blood研究精选

2018年8月23日Blood研究精选

MedSci原创 - Blood - 2018-08-24

2022 ASCO 指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

2022 ASCO 指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

制定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患者的治疗建议包括,应提供双联化疗,或根据纳入的化疗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的研究

ascopubs - 转移性结直肠癌 - 2022-11-26

NSCLC术后治疗策略的选择及NSCLC的全程管理

NSCLC术后治疗策略的选择及NSCLC的全程管理

近年来,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进展颇多,随着AURA、FLAURA、 ADJUVANT、EVAN等重磅研究结果的公布,对于EGFR敏感突变NSCLC,从晚期治疗到术后辅助靶向治疗,EGFR-TKI起到了重大作用,使得EGFR突变人群有了显着的生存获益。

肿瘤资讯 - NSCLC,术后治疗,全程管理 - 2019-08-07

【2018WCLC】逆转耐药,EGFR TKIs耐药后联用阿帕替尼的临床价值再探索

【2018WCLC】逆转耐药,EGFR TKIs耐药后联用阿帕替尼的临床价值再探索

EGFR-TKI类药物的出现显着改善了NSCLC突变阳性患者的预后,但缓解时间有限,平均持续10个月左右。EGFR-TKIs的治疗耐药问题是突变阳性患者治疗的难题。

肿瘤资讯 - 逆转耐药,EGFR,TKIs,耐药,阿帕替尼,临床价值 - 2018-09-30

Bloo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癌基因<font color="red">突变</font>分析的临床应用

Bloo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癌基因突变分析的临床应用

中心点:癌基因突变可影响用来那度胺治疗的CLL患者的治疗反应和存活期。对癌基因突变进行评估,或许可用于对CLL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摘要:来那度胺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良好效果,但其用于携带癌基因突变的CLL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否发生改变尚不明确。

MedSci原创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癌基因,突变,来那度胺 - 2018-01-25

Blood:血小板板状伪足的形成不参与稳定血栓的形成

Blood:血小板板状伪足的形成不参与稳定血栓的形成

中心点:Cyfip1在肌动蛋白丝的分支和板状伪足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形成止血栓或血栓时并不需要形成板状伪足摘要:在血小板扩散过程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发生快速重排,形成丝状伪足和板状伪足。板状伪足在血栓形成和稳定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在其他细胞中,通过Arp2/3复合物增强肌动蛋白核形成来驱动板状伪足的形成的WAVE调控复合物,被Rac1与WAVE复合物亚基Cyfip1的相互作用激活。S

MedSci原创 - 血小板,丝状伪足,板状伪足,血栓形成 - 2019-10-15

Blood:稳定血栓的形成不需要血小板片状伪足的参与

Blood:稳定血栓的形成不需要血小板片状伪足的参与

在血小板扩散过程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快速重排,形成丝状伪足和片形伪足。片形伪足在血栓形成和稳定性的作用充满争议。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家族verprolin-同源蛋白(WAVE)调节复合物,已被证实在其他细胞中可通过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Arp2/3)复合体增强肌动蛋白成核驱动片状伪足形成,可被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Rac1)与WAVE复合物亚单位胞质脆性X智力迟钝1-相

MedSci原创 - 血栓,血小板,片状伪足 - 2019-12-22

Cell Rep:看看肿瘤细胞是如何被饿死的!

Cell Rep:看看肿瘤细胞是如何被饿死的!

癌细胞能通过改变细胞外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从而重新组其新陈代谢机制。近期发表在Cell Rep中的一篇文章,其将表达普通激活癌基因的同种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将同种基因细胞中的氨基酸营养耗尽。目的是研究肿瘤细胞营养供给与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

MedSci原创 - 肿瘤,铁死亡,营养耗竭,生长因子 - 2017-03-17

北京协和医学院AFM:双特异性类外泌体脂质纳米颗粒递送双siRNA用于胰腺癌的协同治疗

北京协和医学院AFM:双特异性类外泌体脂质纳米颗粒递送双siRNA用于胰腺癌的协同治疗

研究员报道了可携带高载荷量siKras和siTP53的双特异性类外泌体脂质纳米颗粒(EM-LNPs),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屏障以实现细胞质富集,并实现PDAC肿瘤的协同治疗。

BioMed科技 - 胰腺癌,双特异性类外泌体脂质纳米颗粒,双siRNA - 2024-03-12

【盘点】2018年10月4日Blood研究精选

【盘点】2018年10月4日Blood研究精选

2018年10月4日Blood研究精选

MedSci原创 - Blood - 2018-10-10

Nature:解开结肠癌获得性抵抗EGFR阻断治疗之谜

Nature:解开结肠癌获得性抵抗EGFR阻断治疗之谜

比如,在ABL、EGFR、BRAF和MEK等蛋白的编码基因突变时,才会出现针对其相应抑制剂的治疗抵抗。 关于对EGFR

生物谷 - 肿瘤,癌症 - 2012-06-18

绘真约大咖 | 赵青春教授:NSCLC分子检测可评估复发风险,在各个临床分期均可指导治疗方案!

绘真约大咖 | 赵青春教授:NSCLC分子检测可评估复发风险,在各个临床分期均可指导治疗方案!

基于分子标志物筛选靶向治疗和/或免疫治疗的潜在获益人群显得尤为重要;准确、快速、全面地对NSCLC患者进行分子检测是其后续临床精准治疗的关键。

苏州绘真医学 - NSCLC,肺癌,分子检测 - 2024-04-13

晚期肺腺癌综合治疗1例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诊断过程         患者男性,45岁,因“间断右胸痛2月”于2007年12月来我院。   入院查体:神清,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未及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胸部CT(图1)见右肺多发肿块、结节影,大小不等,密度不均,边缘不整,纵隔内见多组淋巴结肿大;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全身骨显像、腹部CT均无

晚期肺腺癌 - 2011-07-13

ELCC 201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队列中PD-L1和PD-意大利 Livorno市Toscano肿瘤研究中心肿瘤内科的Armida D’Incec1的表达研究

意大利 Livorno市Toscano肿瘤研究中心肿瘤内科的Armida D’Incecco博士等在第四届欧洲肺癌大会上报道,一项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选择患者队列研究显示,PD-L1表达和EGFR突变以及PD-1表达与KRAS突变之间存在相关性。

dxy - 非小细胞肺癌 - 2014-04-1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