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CME 点击跳转

Cancer Res:蓝柯等发现卡波氏肉瘤病毒致瘤的新机制

Cancer Res:蓝柯等发现卡波氏肉瘤病毒致瘤的新机制

2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蓝柯研究组的研究论文Latency Associated Nuclear Antigen of Kaposi’s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 Promotes Angiogenesis through Targeting Notch Signaling Effector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研究 - 2014-02-21

Lancet Oncol: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近期在The Lancet Oncology(影响因子为 25.117)发表了埃克替尼Ⅲ期ICOGEN研究结果。文章第一作者为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通讯作者为孙燕院士。【原文下载】 在第一篇文章中,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评价埃

生物通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盐酸埃克替尼 - 2013-09-11

Gastroenterology :利巴韦林剂量降低可以安全有效治疗慢性丙肝病毒感染患者博赛泼维相关的贫血

应用博赛泼维(Boceprevir)、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贫血;贫血可以通过减少利巴韦林剂量和/或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健康科学中心的Fred Poordad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评价了2种不同贫血治疗方法在持续病毒应答率(SVR)的影响和安全性。研究发现对于接受干扰素、博赛泼维和利巴韦林治疗的慢性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降低利巴韦林

医学论坛网 - 利巴韦林,慢性丙肝病毒感染,博赛泼维,贫血 - 2013-12-02

Elife:某些干细胞为何更易产生癌症

体内细胞在一段之后会遭受磨损而死亡。在诸如小肠之类的很多器官中,成体干细胞通过产生新的细胞来替换旧的细胞而在维持器官功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组织干细胞的性质能够有助科学家们理解我们的器官是如何精确形成的,以及为何一些器官经常会有癌症产生而其他的器官则很少会这样。 像哺乳动物的小肠一样,果蝇的中肠是绝大多数消化发生的地方。科学家们已注意到哺乳动物小肠和果蝇中肠中

手牵手博客站 - 癌症,干细胞 - 2013-09-16

NEJM:PKA催化亚基活化或可预测Cushing’s综合征发生

非ACTH依赖性Cushing's综合征的病因多为肾上腺腺瘤或增生。然而,肾上腺肿瘤分泌皮质醇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为此,来自于德国维尔兹堡大学的Fassnacht博士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探讨肾上腺肿瘤分泌皮质醇的分子机制。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2月26日的NEJM杂志上。 该研究中,在10例分泌皮质醇的肾上腺腺瘤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中进行外显子测序,在另外

丁香园 - 肾上腺肿瘤,内分泌 - 2014-03-26

Nat Biotechnol:新方法增加禽流感病毒研究安全性

日前,来自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可增加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研究的安全性的新方法。这将进一步加强“功能获得性”流感病毒研究的生物安全性,降低实验人员在接触病毒过程中发生病毒感染的风险。【原文下载】 虽然禽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鸟类的方式发生传播感染,但是目前这些禽流感病毒还不能有效地在人际间传播。科学家最近通过对雪貂的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某些禽

bio360 - 禽流感,研究安全性 - 2013-08-29

Nature Cell Biology:休眠的毛囊干细胞抑制皮肤鳞癌的发生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伊莱和伊迪特-布罗德再生医学与干细胞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某些成体干细胞在它们的休眠阶段能够抑制它们启动皮肤癌产生的机制。这一发现可能被用来开发出更好的癌症预防策略。相关研究结果于2013年12月1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上。【原文下载】 毛囊干细胞是能够产生毛囊的组织特异性成体干细胞,也是皮肤鳞状细胞癌(cut

环球医学资讯 - 皮肤鳞癌,毛囊干细胞 - 2014-01-02

JAMA:非体外循环CABG可降术后急性肾损伤风险

加拿大一项研究表明,与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n-pump CABG)相比,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ff-pump CABG)可降低术后急性肾损伤风险,但无证据显示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患者1年时保留肾功能更佳。在这种情况下,轻至中度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减少干预措施不改变患者长期肾功能状态。论文于6月2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该研究名为“CORONARY”研究,共纳入4752例首

医学论坛网 - 非体外循环CABG,急性肾损伤风险 - 2014-06-04

Cell:科学家发现恢复再生的“青春之泉”

从昆虫、两栖动物到鱼和哺乳动物,在整个生物进化谱中幼年的组织修复总是比成年更强有力。然而从查尔斯·达尔文时代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仍对这一现象感到困惑。现在,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在只在胚胎中非常活跃,而在成体中丧失活性的进化保守基因 Lin28a ,在成体小鼠体内重新激活时会促进损伤后的组织修复。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细胞》(Cell)杂志上。研究人员表示,这听

生物360 - LIN28,细胞新陈代谢 - 2013-11-08

JAMA Psychiatry:脑外伤幸存者仍有较高早死风险

“车王”舒马赫的伤情让许多人担忧。英国和瑞典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提醒人们,脑外伤(TBI)幸存者的长期健康状况同样值得关注,这一人群因自杀或再度受伤而早死的风险是常人的 3 倍。【原文下载】 这一研究由英国牛津大学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研究人员共同完成,报告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卷》(JAMA Psychiatry)上。研究中提到的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撞击造

生物360 - 脑外伤,早死风险,舒马赫 - 2014-01-16

Nat Gene:我国学者破译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密码

继完成日本血吸虫基因组计划后,我国科学家经过3年努力,又解析出一种重要寄生虫病原体——细粒棘球绦虫的基因组和转录组,相关研究论文9月8日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该基因组和功能基因数据已在国际公共数据库公布,供全球科学家免费使用。【原文下载】 由细粒棘球绦虫所引起的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目前,全球至少有5000万人感染这种寄生虫病。3年前,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健康报 - 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密码 - 2013-09-12

JCEM:雌激素治疗增加骨骼钙摄取和尿磷排泄

雌激素治疗与较低的血钙和血磷浓度有关,并且已知雌激素治疗可以增加骨矿密度(BMD)。其他矿物质代谢的生物指标可以帮助理解这些作用的生物学基础。为了探讨雌激素治疗对绝经后女性钙、磷和其他调节激素的影响,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Nisha Bansal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雌激素治疗可增加骨骼钙摄取和尿磷排泄,且与较高的腰椎BMD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

丁香园 - 雌激素,骨骼,钙摄取,尿磷排泄 - 2013-10-23

Nat Biotechnol:研究开发出对抗癌症新组合疗法

加拿大癌症协会称,癌症是加拿大头号疾病,30%的死亡病例均为癌症所致。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有效药物,但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新的抗癌疗法非常困难。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则另辟蹊径,将目前既存的实验性疗法加以组合来加速对抗癌症恶魔。发表在近期《自然—生物技术》上的科研证据表明,特定组合疗法对杀死癌细胞具有实效。【原文下载】 渥太华大学特聘教授、东安大略儿童医院(CHEO)研究所资深

《自然—生物技术》 - SMAC拟态疗法,癌症 - 2014-02-20

Ann Emerg Med :无创正压通气用于院外急救效果良好

严重呼吸困难是急救医疗服务中的常见病症,可由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或严重哮喘急性发作引起。这些患者往往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声门上插入导气管实施正压通气。但在院外急救医疗中,由于众多因素限制(如环境、气道反射、救护人员技能等)实施起来较为困难。而且,院外急救的标准治疗,因全球地域不同所采取的方法也各异,如吸氧、输注利尿剂等,但都缺乏证据支持。【原文下载】 治疗严重呼吸困难的无创

dxy - 无创正压通气,院外急救 - 2014-01-03

PNAS :新研究推翻癌症“雪崩效应”理论

癌症“雪崩效应”理论是指,细胞中染色体数的改变,引发如雪崩一般的大量突变,最终将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现在,来自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推翻了“雪崩效应”理论,他们指出,这一错误的理论会将科学家带进迷宫之中。【原文下载】DNA 突变会使细胞分裂脱离控制,从而引起癌症。在一些常见肿瘤的细胞中,往往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的异常。例如在大肠癌中,癌细胞可以拥有一百多个染色体,而正常

生物探索 - 癌症,雪崩效应 - 2013-12-1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