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TLR4/NF-κB信号通路 点击跳转

上海生科院(健康院)科研人员发现一类新的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的磷脂氧化产物

上海生科院(健康院)科研人员发现一类新的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的磷脂氧化产物

2 月 15 日,国际学术期刊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健康院)尹慧勇组的研究论文:“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Series of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tive Phospholipid Oxidation Products Containing Cyc

上海生科院 - 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中科院 - 2017-02-20

癌症和慢性病治疗新策略

癌症和慢性病治疗新策略

雷帕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与FK506的结构相似,可阻断T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由G1期至S期的进程,从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起初雷帕霉素被研究作为低毒性的抗真菌药物,1977年发现雷帕霉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1989年开始把雷帕霉素作为治疗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的新药进行试用,目前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从临床应用来看,雷帕霉素有很好的抗排斥作用,且与环孢霉素A和FK506等免疫抑制剂有

科学网 - 癌症,慢性病治疗 - 2015-07-10

J Gastroenterology: 乳酸菌应激蛋白GroEL可预防结肠炎症的发生

J Gastroenterology: 乳酸菌应激蛋白GroEL可预防结肠炎症的发生

炎性肠疾病(IBD)无论是在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都通常表现出慢性结肠炎症的现象,免疫细胞与数十亿的细菌相互作用一起造成肠道炎症的发生。

MedSci原创 - 炎症性肠病,益生菌 - 2021-04-04

Nature:细菌效应物NleB的毒性机制

Nature:细菌效应物NleB的毒性机制

以前的研究工作从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识别出一组效应物,它们能抑制宿主“核因子-B” (NF-B) 信号作用,而它们当中只有一个,即NleB,是活体中细菌毒性所需的。它直接以死亡受体信号复合物为作用目标,结合到包括TNF受体、FAS、RIPK1、TRADD 和FADD在内的多种含DD的蛋白的“死亡域”(DD) 上。DD被发现起一个N-a

Nature中文网 - 免疫,细菌,NleB - 2013-09-16

Cardiovasc Res 中国药科大学徐明教授团队揭示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免疫早衰驱动糖尿病性血管衰老的新机制

Cardiovasc Res 中国药科大学徐明教授团队揭示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免疫早衰驱动糖尿病性血管衰老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2型糖尿病背景下,Toll样受体4 (TLR4)-核因子-kappa B-NLRP3轴介导的免疫早衰先于并驱动血管老化及损伤。

论道心血管 - NLRP3炎性小体,糖尿病性血管衰老 - 2024-04-29

Diabetologia:间质基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改善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ologia:间质基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改善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对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外泌体是细胞来源的纳米囊泡,在细胞间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

MedSci原创 - 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病变 - 2020-03-18

microRNA-216a在血管衰老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的新机制

microRNA-216a在血管衰老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的新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阐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可干预和治疗的新靶点一直是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中国循环杂志 - microRNA-216a,血管衰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机制 - 2019-05-31

MBio:发现调控HIV潜伏的重要宿主蛋白

MBio:发现调控HIV潜伏的重要宿主蛋白

5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mBio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建华研究组的研究论文SUN2 modulates HIV-1 infection and latency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lamin A/C to maintain the repressive chromatin。该研究揭示了宿主蛋白SUN2与核纤层蛋白lamin A/C相互作用通过维持抑制性染

上海巴斯德所 - SUN2,HIV,lamin,A/C - 2018-05-05

Cell Death Differ:时玉舫研究组揭示亚精胺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机制

Cell Death Differ:时玉舫研究组揭示亚精胺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机制

近期,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死亡与分化》(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题为Spermidine Alleviate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through Inducing Inhibitory Macrophages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亚精胺,自身免疫病,巨噬细胞 - 2017-04-26

Nat Med:武大中南医院李红良教授发现靶向<font color="red">TLR4</font>降解可改善NAFLD!

Nat Med:武大中南医院李红良教授发现靶向TLR4降解可改善NAFLD!

总之,这些发现可能会导致开发出有前景的策略来治疗NASH,通过靶向MVB调节因子,从而妥善安排疾病关键因子进入溶酶体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通路

MedSci原创 - TLR4,TMBIM1,NASH,NAFLD - 2017-05-09

特应性皮炎(湿疹)最新治疗进展

特应性皮炎(湿疹)最新治疗进展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有其他特应性表现,可同时对儿童及成人造成影响。多项研究表明,AD患者的疾病负担较重, 对公共卫生有重要影响。

海龙话皮 - AD,特应性皮炎 - 2024-05-07

论文解读|Shengping Hou/Na Li教授团队新研究揭示了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治疗中FTO酶的关键作用

论文解读|Shengping Hou/Na Li教授团队新研究揭示了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治疗中FTO酶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FTO酶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关键作用。

Genes and Diseases - 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FTO酶 - 2024-03-02

Immunity:我国科学家为自身免疫疾病防治提供新靶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临床上缺少根治性疗法。这类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人员希望能够通过分子机制研究,为研发防治药物提供新靶标新方向。新一期《免疫》杂志刊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研究团队的论文,报道了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Ash1l能够通过表观调控机制显著抑制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从而阻止炎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

科技日报 - 自身免疫疾病,新靶点 - 2013-09-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摘要范例(2)

更多自然科学基金摘要可以在此查询:http://www.medsci.cn/sci/nsfc_ab_list.do 30772829 针刺镇痛和针刺免疫调节作用的共同机制研究 申请书摘要我们的上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针刺镇痛和针刺免疫调节作用的共同中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镇痛机制与免疫调节机制之间在中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丘脑神经肽CRH、TRH及SS是其作用的重要调节点之一。

MedSci原创 - 基金,NSFC - 2013-03-31

WJG:抗病毒治疗对肝脏肿瘤形成和肝癌再发的影响

治疗用抗病毒药物如作为核苷(酸)类似物(Nucs)或干扰素(IFN)-α可以迅速抑制HBV复制,从而减少纤维化的进展和HCC的发生。虽然局部或全身的化疗可以治疗肿瘤,但手术切除或肝移植仍是治疗HCC的最有效方法。术后HCC复发是常见的现象。预防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和复发需要接受综合性治疗,这一观点已得到广泛的认识。 因此,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综述了HBV诱导肝癌的机制,讨论

丁香园 - HBV,肝癌,抗病毒治疗 - 2014-02-1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