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医生心里话:我常问自己,我能做什么?

2019-03-01 宗俊琳 熊文爽 宋晶 医师报

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昨天是第12届国际罕见病日。本届国际罕见病日的主题是“连接健康和社会关怀”。医师报记者兵分几路,围绕这个主题,联系采访了数位专家,就他们所接触的罕见病患者、治疗状况、生存状况及社会关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笔间留下了一个个充满真情、勇气、坚强与爱的罕见病故事。


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昨天是第12届国际罕见病日。本届国际罕见病日的主题是“连接健康和社会关怀”。医师报记者兵分几路,围绕这个主题,联系采访了数位专家,就他们所接触的罕见病患者、治疗状况、生存状况及社会关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笔间留下了一个个充满真情、勇气、坚强与爱的罕见病故事。

中日医院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研究中心负责人顾卫红

医生可以成为生命科学时代的连接者

我第一次接触罕见病,那还是在1997年。那年,我考上了王国相教授的研究生,开始学习神经遗传病专业。还记得当年和王老师一起下乡去调查家系,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罕见病患者,感觉他们就是患者,仅此而已。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与越来越多的罕见病患者进行越来越深入的交流,我好像融入了另一个世界。每当看着病友们聚会的照片,我的内心总是回响着另一种声音——疾病限制了他们的身体,但他们的生命如此饱满,那些灿烂的笑容背后,大多是欲言又止、强忍泪水的灵魂,他们的心灵和你我一样渴望自由。

有一件事情,给我印象尤为深刻。

2009年,一名年轻人来到我的门诊咨询病情。他的态度很谦恭,欲言又止。他家在南方的小镇,是家里的独子,很孝顺。在北京的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他的问题是,女朋友家里有遗传性共济失调家族史,父亲已经卧床了。

这个年轻人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不忍心与女朋友分手,另一方面,他无法向自己的父母开口提及此事。

他问我该怎么办?我如实告诉他当前的医学认知——通过家族史判断,他女朋友的家族应该有遗传性共济失调,而且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首先,要通过检测患者来明确致病基因。患者的每一个后代都有50%的概率遗传致病突变。

经过一番周折,他取到了女朋友父亲的血样,送到我们的实验室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SCA3,即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三型。很不幸,他的女朋友遗传了父亲的致病突变。

几个月后,他又来到我的门诊。他坦诚地告诉我,顾大夫,我已经和女朋友登记结婚了,父母还不知道。我想,生米做成熟饭,他们也不好反对了。但我请求您,如果有一天,我妻子怀孕了,请您帮我们做产前检测。一个健康的孩子,可以让我的父母度过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如果哪一天,我的妻子真的发病了,也许,那时,我的父母已经不在这个人世了,这样,他们也不必为我担心了。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写下了顾大夫新浪博客的第一篇博文,《感动》。

在病友群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勇气、毅力和人间真情,陪伴着我,一路边走边写,如今已近800篇,其中90%与罕见病相关,记录着我这些年行医的经验、体会,与患者的交流和他们的故事。

源于感性,从此我就走上了一条“罕见”之路。尽管遇到过很多困难、挫折与挑战,有如修行之旅,但这份与患者的共情和感动一直延续至今,让我的人生更加充实,生命更加饱满,内心更加从容淡定。

我常常想,一个医生能做什么?源于感性,归于理性。首先,我要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我还要追踪最新的科研进展,推动科技进步尽早落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建立了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专病门诊,采集患者的临床表型,建立资料库,数据库和DNA库。第二步,结合临床表型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解读,遗传咨询。同时,开展多学科会诊,综合干预,患者管理

罕见病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术语,它包含很多社会学概念,需要更多的人、更多行业、更多角色参与进来,共同协作,共同努力。

我和一些专业志愿者共同发起建立了CHPO,即中文人类表型标准用语联盟。我们与HPO建立联系,获得授权,将HPO翻译成中文,推动罕见病表型的标准化。另外,我还参与中文版GeneReviews的筹备和建设。最近,我们在修订OMIM疾病中文名录。这些工作都是罕见病/遗传病医疗领域的基础建设,至关重要。这些年,我越来越意识到,秩序,才是最大的公益,而建立秩序的最关键之处就是连接。在今天这个生物科技与大数据相结合的时代,医学早已成为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医生不仅可以诊断治疗疾病,同时,可以成为生命科学时代的连接者。

我希望,更多的医生能够参与连接工作,建立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让科技进步尽早落地,解决实际问题。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主任吴士文

他卖了房子为给孩子看病

但DMD病症未来可期

“大夫,我已经把房子都卖了,这次打算最后一次出来给孩子看病了。”他担着他的全部家产,两个大袋子。只要听说有医院能治这个病,无论是传闻,还是网上广告,他们就过去。看着患者家长我心里特别难过,我说:“你把房子卖了,回农村住哪啊?”他说:“不行,我为了这个孩子,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得试试。”对治疗的过度渴望和盲目,让好多患者不仅没得到有效的救治,还经常被江湖术士给蒙骗去了钱财。我劝他赶快回家,把房子赎回来,接受目前最科学的治疗与照料,定期复诊就可以,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钱。告诉他,如果你这样在外面盲目的看病,把钱都花没了,反而失去了更多正规治疗的机会。

正是因为经常遇到上述的场景,在对DMD开始研究之初,我就一直在想,我们能不能在全国内去做有效的推动?让中国更多的医生认识杜氏营养肌不良综合征,并去研究这个疾病。

吴士文与患者交流

我给一位DMD小朋友拍了几张照片,翻给孩子看,孩子说:“吴伯伯我喜欢这张,因为照片里的我笑了。”在孩子的世界,开心是最美丽的。是的,我也希望他们能够永远都快乐的生活下去。孩子的话是单纯的,但是对我触动非常大。研究罕见病很苦,但是总要有一些人去做,去为这些饱受疾病折磨的孩子带来希望。于是,我很明确自己要如何去做。

第一件事,我们从患者角度,到公益性的患者组织中去帮助他们,做疾病的科普,做标准化治疗与照料的推广,鼓励他们配合治疗。

第二件事,我们开设联合门诊。帮助解答患者的咨询,帮助患者提前网上预约挂号。,为患者制订最好的就诊流程,为患者提供多学科联合会诊。

第三件事,我们在2012年建起DMD的注册登记网。建立起建立国内DMD临床及随访数据体系,这对我们罕见病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

第四件事,积极组织、推动国内外DMD学术交流与研究。我们每2年与DMD患者组织联合举办“DMD国际医患交流大会”,推动DMD的国际交流,促进国内MDM的研究。

经过我们努力,2018年底PTC124治疗无义突变DMD全球临床试验已在中国启动,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期望和信心。

罕见病各种体系的建立,不是医生能独立完成的。还需要政府、民间组织、医生与基础研究人员、患者以及全社会的参与和推动才会更有效果。最近,大量的DMD基因药物在研发,许多DMD基因治疗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甚至批准上市,我们也一直坚信着,不久的将来患有DMD的孩子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未来可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罕见病淋巴管肌瘤病LAM专病门诊主任 刘杰

社会多一份关注 罕见病患者多一份生路

“医生,我就想知道,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一日,我在门诊遇到一位患者,她面色憔悴,眼睛透露出无奈和点点期盼。短短的一句话仿佛道尽了她多年的绝望和挣扎。我一边安抚着她的情绪,一边仔细询问她的病情。

康复患者给刘杰医师送锦旗

原来,10多年前,这位阿姨开始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平时上楼梯或者走的稍微快一些就会感觉疲累。刚开始她以为是自己太过劳累,找医生开了些药便没重视。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才仅仅只是噩梦的开始。

随着病情的加重,阿姨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时感窒息,甚至发展到需要吸氧维生,完全丧失了正常人的生活能力。这可吓坏了家人。阿姨被紧急送到当地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诊断其为肺气肿。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阿姨的病情并未好转。家人只能陪着阿姨另寻“生路”。但谁也没想到,本以为简单的“肺气肿”,一治就是十多年。

十多年来,阿姨及其家人辗转于多家医院,包括多个省市的三甲大医院,病情诊断从肺气肿到肺结核,再到肺纤维化,反反复复,钱花了,罪也受了,但病情却一直未见起色。

“到底得了什么病?”这个问题成了困扰阿姨及其家人的一块心病。

2013年,正当徐阿姨一筹莫展之际,家人通过媒体得知我院的呼吸科是全国呼吸专业排头兵。于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慕名来到我院就诊。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经过详细的检查,我发现困扰阿姨多年的呼吸困难、气促的疾病一直被误诊了。实际上,她患的是一种呼吸罕见病,名为肺淋巴管肌瘤病(LAM)。此类疾病几乎所有的病例均发生于女性,尤其以育龄期女性为主,平均发病年龄20~40岁,主要累及肺脏,典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囊性改变,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而阿姨的症状和影像学与之完全吻合。

确诊病情后,我为阿姨制定了治疗方案,给予靶向药物进行治疗,阿姨的气促症状逐步改善。如今,阿姨已经回归正常生活,平时跳跳广场舞,偶尔跟老闺蜜出去旅旅游,用她自己的话说,“刘大夫妙手回春,我已经重获新生”。

四川省医学会罕见病协作组组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商慧芳教授

让患者“有药可医”  让医生“有技可施”

多年前,一位女患者被家人用担架抬进医院。就诊时,她只有22岁,但在此之前,她已经完全卧床、不能行走4-5年了。刚开始时,她只是觉得自己下肢无力,导致走路姿势异常。随着病情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四肢僵硬,运动徐缓,面无表情。

因长期卧床,她看起来瘦骨嶙峋,眼神呆滞。本来青春盎然的年龄却只能禁锢在3尺余的床上,失去了人生太多的色彩。

因家庭经济困难,家人只能带着她去基层医院问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了多种治疗,但病情一直未能好转。患者也在一次次的失败治疗中逐渐麻木,失去希望。看着女儿面色苍白的小脸,家人决定放手一搏。带上全部身家,并向亲朋好友借款,负债累累地来到华西。

华西,是这位患者及家人最后的希望。

来到医院后,经过详细检查,最终确认患者患“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疾病,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罕见病。这类患者往往于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未得到正确治疗疾病会进行性加重,由于肢体和躯干的肌张力障碍症状造成严重的畸形和生活不能自理,一般20岁之前就严重残疾。

作为罕见病患者,本身是不幸的,但作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却是不幸中的万幸!在众多无药可医的罕见病中,这类罕见病具有极强的可逆性——只需使用小剂量的左旋多巴,就能使患者恢复正常,享有同龄人一样的正常生活。

经过给予小剂量左旋多巴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生活从此不用别人照顾,也能结婚生子,绽放出本身应有的光彩。

他们是幸运的,但不可忽视的是,还有更多的罕见病患者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绝望中挣扎,在身心的双重折磨下艰难度日。

“渐冻症”全称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ALS),欧美患病率约为3-7/10万人。这类患者一般中年发病,中位生存期仅有3-5年。从担心害怕到惊恐绝望,一点点地接受疾病的凌迟,精神上的折磨远大于生理上的疾病。由于身心的双重痛苦,生存质量的严重受损。

希望国家、政府、医患、媒体能多方联手,提高罕见病知晓率,加强罕见病科研力度,推进更多医护人员及公众的疾病认知,让患者“有药可医”,让医生“有技可施”。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 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中心负责人 谭煌英

不要怕!神经内分泌肿瘤不是癌症

一年前,患者张先生来到我的门诊,伤心不已,以前常年精力无限、乐观开朗的他,因为一次体检,一下子坠入了深渊。原来,腹部B超检查发现肝上长了好多肿块。奇怪的是,医生询问病情,张先生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感觉平时没什么不舒服,就是上腹偶尔隐隐作痛,但并无肝炎病史。

之后,张先生进一步做了腹部核磁共振检查。不料,核磁片子一出,医生们吃惊不已——除了肝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瘤子,胰尾也发现了肿块。于是,张先生被告知,“目前怀疑胰腺占位伴多发肝转移,下一步需要进行肝脏穿刺活检,进行病理确诊。”

就这样,张先生回到家,和妻子女儿抱头痛哭,这胰腺肿瘤还有肝转移,不就是胰腺癌吗?这可是癌中之王啊!张先生擦擦眼泪,绝望中开始动笔写最后的生活计划和遗书。

接诊医生回到家,也重重疑惑,越想越奇怪——胰腺癌伴肝转移病例见过不少,肿瘤标志物正常全身状态这个好的却没见过!7天之后,病理结果出来了,是“(肝)神经内分泌肿瘤G1,考虑是转移性的”。张先生被医生们推荐到中日医院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中心,也就是我这里。

门诊中,我就安慰张先生——不要怕!神经内分泌肿瘤不是癌症,好好治疗,预后很不错的。广义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N)包括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和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NEC),它们虽然也是恶性肿瘤,但并不属于普通癌症。其中,NET和癌症相比有四个区别:病情发展慢(长得慢、转移慢);生存期长得多;早期发现有治愈可能;诊治手段不同。

在我们科学指导和信心鼓舞下,张先生和家人慢慢走出了突如其来的阴影,渐渐转忧为喜。这类看似有些“惊悚”的经历,在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并不少见。然而,却也并非每位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都有这样柳暗花明的结局。在我的门诊中,因为治疗过度,切除全等情况并不鲜见。而神经内分泌瘤当中的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全胃切除。还有一些患者过度焦虑,心理负担也未被关注和关怀。

我回想近十年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和科研之路,依然坚信当年自己没有选错病种。十年前,一年接诊不过50名患者,十年后,一年接诊的新患者超过了400名,我目睹了中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展和诊疗水平的进步。中日医院最新数据显示,近7年(2012-2018),中日医院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数现已达1574例。依靠多学科协作、强调规范化诊疗、注重中西医结合,如今,中日医院已成为全国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最集中的诊疗中心之一。

保定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二科主任李志红

早发现21-羟化酶缺乏症等于救治几代人

患者29岁,脸色焦黑,身高1米6。患者是因为婚后一直不育,多方查找不到原因,来到我的门诊看内分泌不育症,患者对我说:“我已经走了好几家医院,谁也弄不清我的病因。”有人告诉他去内分泌科试试,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了。

查看他的肾上腺CT片时,初步诊断可能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后确诊为21-羟化酶缺乏症。再经过仔细问病史,他在7岁左右的时候,就出现了性早熟。当时身高远超同龄孩子达到160cm,之后再也没长高,现在还是160cm,虽然有阴毛、腋毛和正常大小的阴茎,但睾丸很小只有2~3毫升,他的父母毫不知情,也在适婚年龄结婚了。因婚后不孕在其他医院被诊断为无精症,其实真正病因是肾上腺出了问题,外周性性早熟导致骨骺早闭合,睾丸未能发育。

这位患者经过治疗后,虽然不能再长个了,但21-羟化酶缺乏症的相关症状都得到缓解,肤色也不那么黑了,异常激素水平也改善了,但遗憾的是患者至今未能获得生育能力。

回过头来说,如果在7岁前他的父母能够发现他的异常发育,比如长胡须、长阴毛、变声、过早蹿个等男性第二性征及其它青春期表现,及时就医,较早确诊21-羟化酶缺乏症,就能正常生长发育,成年后会有正常的性生活和孩子……

这类疾病容易被忽视的原因,除了父母对性早熟的认识不够,还有严重的21-羟化酶缺乏症孩子在确诊前就因为严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上腺危象)出生后几个月内夭亡。

有一例21-羟化酶缺乏症的患者是个18天的婴儿……

这个病例要从我每年的继续教育课程讲起,我在课堂上讲到罕见病部分,讲罕见病诊断思路。一位学生是妇幼医院的医生,她听了我对罕见病的介绍之后记在了心里。在她接生的婴儿里,有一个婴儿皮肤很黑,孩子因为脱水总是恶心呕吐。她还发现男婴的双侧睾丸、阴囊和阴茎都比较大,颜色偏黑。她把患者推荐到我这,我经过诊断确诊是21-羟化酶缺乏症中最凶险的失盐型。

欣喜的是这个小宝宝因为发现早,经过及时的治疗,已经转危为安了。

编后语

关注罕见病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突出表现之一

采访中,几乎所有罕见病专家都表示,从健康层面而言,要保障罕见病患者的健康,首先要大力宣传罕见病的相关知识,普及罕见病诊疗,培养一支真正具备罕见病诊疗能力的医疗队伍,这是保障罕见病患者健康的重要抓手;其次,要加强罕见病相关科研,鼓励科研人员关注罕见病,只有科研才能推动医学进步;再次,罕见病诊疗平台建设尤为重要,一定要在全国建立和普及罕见病诊治平台,将罕见病目录袖珍手册推广至基层医生,让他们对此也有一定了解,发现罕见病患者及时进行转诊,让罕见病患者病有所医。

从社会关怀而言,也可分为三个层面出发:第一,国家层面要关怀罕见病患者。近年来,从国家版第一批罕见病名录到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国家给予了大量的政策倾斜,让罕见病患者“病有所依”。第二,社会层面要关怀罕见病患者,包括媒体、病友组织等,对于罕见病患者而言,社会多一份关注,也许就多一条生路。第三,呼吁社会建立更多罕见病关爱基金会,形成良性循环机制,给予罕见病患者更多生的希望。

对罕见病患者的关注,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对弱势群体的重视、关爱和照顾,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突出表现之一。希望全社会能够多方联手,共同为罕见病患者搭建一片“蓝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67437, encodeId=10a5146e4375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f32e9539e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罕见#</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9539, encryptionId=ef32e9539e8, topicName=罕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29f36868190, createdName=syscxl, createdTime=Sun Mar 03 14:16:00 CST 2019, time=2019-03-03,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9-03-03 syscxl

相关资讯

罕见病日|三个罕见病患儿:长大要当兵,要养妈,生活不绝望

“长大了,我要当兵!”9岁的草根扬起肉乎乎的圆脑袋,“要保卫祖国,养我妈妈!”他的眼睛笑成了弯弯的弧线。同样爱笑的果果,每次期末考试都是年级第一,但从未进入校园上过一堂课。Velo,在法语中代表“自行车”,当初给儿子起名时,身为从事自行车工作10余年之久的爸爸,并没有想到儿子会用到另一种“自行车”——轮椅。三个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孩子,却因同一种罕见病,改变着彼此的家庭。他们的生活并不只是

罕见病日|从戈谢病治疗20年看罕见病救助,困难究竟在哪?

比起常见病、慢性病,另有一些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连自己得的是什么病都不知道。误诊率高,确诊难,诊断时间长,即使确诊可能也无药可用,即使“幸运”的有药可用,也会面临高额的治疗费用,很多人不得不因此放弃治疗,坚持下来的家庭很多因病快速致贫、返贫——这就是“罕见病人”普遍面临的困境。罕见病是人类疾病史上唯一以发病率/患病率/患病人数为界定标准的综合病种,但事实上,罕见病并不罕见。按官方数据,中国罕

国家4大举措构建罕见病保障网 因你珍稀所以珍惜

白化病、肌萎缩侧索硬化、成骨不全症、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法布雷病、血友病、戈谢病……很多人从来没听说过这些疾病名,甚至很多医务工作者也对其知之甚少。事实上,这些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确实不高,而正因为稀有、少见,它们也被称为“罕见病”。这类疾病不仅容易早期致残、年轻死亡,而且由于临床上经验少,容易导致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等问题,被称为“医学的孤儿”。

2.28:国际罕见病日:因你珍稀,所以珍惜

让我们多了解一点罕见病,理解并帮助他们,给予他们生的勇气。

PNAS:深度学习助力罕见戈谢病机制研究

溶酶体酶葡糖脑苷脂酶-1(GCase)催化主要糖脂葡糖神经酰胺的裂解,成为葡萄糖和神经酰胺。缺乏完整功能的GCase导致其脂质底物在溶酶体中积累,引起戈谢病。

罕见病日|有种罕见病“青睐”青壮年,13%有自杀倾向

当一种罕见病以中青年为“主要目标”,患病后可感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疲劳和平衡障碍,其生存现状会是如何?2018年5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牵头对全国49家医院、56位权威专家和1362名患者进行调研,患者分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港澳台除外)。根据患者基本特征、疾病特征、诊疗情况、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五大方面,多维度揭示中国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存现状。在2月28日国际罕见病日到来之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