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6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LBBB 点击跳转

来,老司机带你揭开重重阻滞的秘密

来,老司机带你揭开重重阻滞的秘密

心脏传导系统任何部位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正常激动的传导,传导阻滞便是其中重要一项,传导阻滞可发生于窦房结、房室结及左右束支各个水平,分别叫做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常常一种阻滞已搞得晕头转向,下面我们分享一例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例,一起探索下重重阻滞背后的奥秘!病例介绍患者74岁老年女性,因“间断头晕、乏力1月,发作性意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 阻滞,秘密 - 2017-07-27

JACC研究称,CRT治疗右束支阻滞心衰无效

JACC研究称,CRT治疗右束支阻滞心衰无效

目前,大多数关于心衰患者CRT治疗的研究都集中在最常见的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这项新的研究集中于两种不太常见的心脏传导异常性疾病: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和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延迟(NICD)

中国循环杂志 - 心衰 - 2019-06-20

Eur Heart J: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受者传导障碍的临床影响

Eur Heart J: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受者传导障碍的临床影响

TAVR术后的NOP-LBBB和PPI与1年随访时的全因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升高相关。术后1年内,围手术期NOP-LBBB还增加了心源性死亡和PPI的风险。

MedSci原创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传导阻滞,起搏器,死亡率 - 2020-01-07

【盘点】JACC1月第3期研究一览

【盘点】JACC1月第3期研究一览

1. 心梗后的炎性反应对大脑和心脏的功能有明显影响DOI: 10.1016/j.jacc.2017.11.024急性心梗后的局部炎性组织反应对最后的预后结果起到重要作用,全身作用引起的神经性炎症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前兆。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非侵入性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评估心梗对心脏和大脑炎性反应的影响。本研究在对小鼠进行冠脉结扎或者假手术处理后,对所有小鼠(n=49)进行了全身线粒体转

MedSci原创 - JACC - 2018-01-29

心脏生理性起搏预防和缓解心力衰竭指南十大关键要点丨2023年HRS/APHRS/LAHRS

心脏生理性起搏预防和缓解心力衰竭指南十大关键要点丨2023年HRS/APHRS/LAHRS

本文就指南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并展示指南的十大关键要点。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 心力衰竭,心脏生理性起搏预防 - 2023-06-21

JACC:TAVR后新发持续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律失常负担

JACC:TAVR后新发持续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律失常负担

这些数据支持,在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患者群体中使用心脏监测设备进行密切随访,并尽早治疗。

MedSci原创 - 房颤,缓慢性心律失常,左束支阻滞,起搏器植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2018-08-07

HRS2018|华伟教授带您看:心脏起搏领域最新临床研究

HRS2018|华伟教授带您看:心脏起搏领域最新临床研究

当地时间5月9日-12日,第39届美国心律学会科学年会(HRS2018)在美国东部城市波士顿隆重召开,会上公布的Late-Breaking Clinical Trials一直是会议讨论的热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团队对首期公布的4项心脏起搏领域相关最新临床研究结果作一介绍。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 HRS,心脏起搏,临床研究 - 2018-05-20

JAMA Intern Med:降压和降脂治疗对传导系统疾病的影响(ALLHAT)

JAMA Intern Med:降压和降脂治疗对传导系统疾病的影响(ALLHAT)

背景:心脏传导异常会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了解加速或延迟传导系统疾病的因素可能有助于确定预防和治疗策略。抗纤维化、抗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治疗高脂血症可能会降低传导系统疾病的风险。目的:确定药物治疗随机性和临床危险因素对传导系统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分析的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脏病发作试验(ALLHAT)调查获得的数据来自623个北美中心。涉及的21004名参与者年龄≥55岁,有高血

MedSci原创 - 传到系统,降脂,降压 - 2016-08-05

Heart:心衰患者射血分数、QRS间期的种族差异性研究

Heart:心衰患者射血分数、QRS间期的种族差异性研究

根据发表在Heart的数据显示,HF白人患者和亚洲患者在射血分数(EF)与QRS持续时间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亚洲HF患者与白人患者相比,QRS间期延长和EF下降之间的关系更陡峭,不过死亡或HF住院风险没有差异。Crystel M. Gijsberts博士和同事20073名白人HF患者和1084名亚洲HF患者进行了研究,比较QRS持续时间与EF之间的关系差异。荷兰心脏研究所的Gijsberts写道,

MedSci原创 - 种族,心衰,射血分数,QRS - 2016-07-22

Circulation: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新指南建议

Circulation: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新指南建议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和心律学会(HRS)9月10日在《循环》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报告,新版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指南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应用进行了多处更新。 指南起草小组主席、乔治华盛顿大学电生理学系主任Cynthia M. Tracy博士指出,上版指南于2008年发布,新版指南“评估和阐明了目前最佳实践,并将继续反映技术的进步”。 新指南最显著的变化是

网络 - 新版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指南,心脏再同步治疗 - 2012-09-17

JAMA:心脏再同步装置植入心衰病人的特征

据8月14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在一个罹患心衰并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的人数众多的医疗保险投保人中,那些具有左束支传导阻滞及较长QRS间期特征的病人有着最低的死亡风险及最低的全因、心血管性及心衰所致的再次入院风险。【原文下载】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临床试验显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在被挑选的罹患心脏衰竭及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改善其症状并降低死亡率与再次入

EurekAlert!中文 - 心脏再同步装置,心衰 - 2013-08-23

ACC 2014:CRT-D可降充血性心衰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

201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 2014)MADIT-CRT研究表明,在QRS波增宽且无症状或有轻微症状(NYHA 分级 I/II)的收缩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置入与CHF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降低具有相关性。 此项研究共纳入1820例CHF高危患者,并以3:2的比率随机分入CRT-D组或ICD组。利用最新优化技术对CRT房室延搁实施最佳化,以

医学论坛网 - CRT-D,充血性心衰 - 2014-04-10

CRT治疗心衰,新证据引发新思考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峻   自上世纪90年代,一系列临床试验即已证实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状况[生活质量、运动耐力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预后。RAFT试验的公布,为CRT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指南建议   本世纪初,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相关指南积极推荐对心衰

CRT,心衰 - 2011-01-10

李新立: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的框架和更新要点

2014版中国心力衰竭(心衰)指南涵盖四大主题:心衰的诊断和检查、慢性心衰治疗、急性心衰治疗、心衰的综合治疗和随访管理;正文分三大部分:临床评估、治疗及随访管理和整体治疗。其中,治疗包括慢性心衰、舒张性心衰、急性心衰、难治终末期心衰、心衰合并临床情况及右心衰的治疗;临床评估包括临床状况评估和治疗评估。临床评估涉及心脏病性质及程度判断、心衰程度判断、液体潴留及其严重程度判断、其他生理功能评价,E

国际循环 - 心力衰竭,中国,治疗指南 - 2014-04-03

南方会:霍勇教授详解ACC 2014四大关键词

11日上午,第16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南方会)举行了开幕式。在简短的开幕式后,本次会议的重头戏——心血管病临床国际论坛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刚刚结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通过回顾4项研究,总结了ACC2014的四大关键词:失望、希望、争议、共识。霍教授的总结无疑令广大医师对ACC2014学术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失望霍教授

MedSci原创 - 南方会,ACC,霍勇 - 2014-04-12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