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6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reductase 点击跳转

Sci Rep:Pao Pereira提取物能够减弱小鼠中睾酮诱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

Sci Rep:Pao Pereira提取物能够减弱小鼠中睾酮诱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Pao提取物是一种中草药制剂,来源于亚马逊热带雨林树木Pao Pereira(夹竹桃科)的树皮,该提取物被报道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生。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Pao Pereira提取物在一个睾酮诱导的BPH小鼠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情况。研究发现,与注射睾酮溶剂的sham组相比,睾酮的注射能够诱导前列腺增大。BPH/Pao组与BPH/非那雄

MedSci原创 - 前列腺增生,睾酮,中草药 - 2020-01-07

SCI REP:多柔比星常“伤心”,非达司他可缓解

SCI REP:多柔比星常“伤心”,非达司他可缓解

多柔比星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可抑制RNA和DNA的合成,对RNA的抑制作用最强,抗瘤谱较广,对多种肿瘤均有作用,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都有杀灭作用,但是其心脏毒性较大,这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药渡头条 - 多柔比星,非达司他 - 2017-07-03

Prostate Cancer P D:长期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对积极监测的前列腺癌男性是健康和有效的

Prostate Cancer P D:长期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对积极监测的前列腺癌男性是健康和有效的

尽管5-α-还原酶抑制剂(5ARIs)对积极监测(AS)的前列腺癌(PCa)男性是有益的,但这些抑制剂长期的安全性仍旧存在争议。最近,有研究人员阐释了5ARI使用与AS男性PCa进展之间的

MedSci原创 - 前列腺癌,5-α还原酶抑制剂,疗效 - 2020-03-24

Pharmaco epidemiol Drug Saf:服用匹伐他汀者进展至糖尿病前期的风险较低

Pharmaco epidemiol Drug Saf:服用匹伐他汀者进展至糖尿病前期的风险较低

近期,韩国一项研究对2890例血糖正常或糖尿病前期并服用他汀者追踪观察了4年。

中国循环杂志 - 匹伐他汀,糖尿病,研究进展 - 2017-12-11

PLoS One:他汀类可调节CD147来下调单核细胞的分化

PLoS One:他汀类可调节CD147来下调单核细胞的分化

CD147是活化诱导的糖蛋白,可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分泌和活化,并在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上调。有趣的是,CD147的一些分子功能依赖于其糖基化状态:CD147的高度糖基化形式诱导MMPs,而低度糖基化形式抑制MMPs活化。他汀类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阻断甲羟戊酸的合成,从而抑制所有甲羟戊酸依赖的途径,包括异戊二烯化,N-糖基化和胆固醇合成。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究了他汀类药物

MedSci原创 - 2018-01-16

Sci Rep: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对前列腺癌检测的影响

Sci Rep: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对前列腺癌检测的影响

最近,有研究人员在经历了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核磁共振成像(MRI)融合活检的多参数MRI(mpMRI)患者中评估了5α-还原酶抑制剂(5-ARI)治疗对前列腺癌(PCa)和临床显著性PCa(csPCa)检测的的影响。研究人员回顾性的调查了706名患者的TRUS/MRI融合活检数据。80名(11.3%)在活检时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不少于1年的患者分层为5-ARI组。之后,研究人员对5-

MedSci原创 - 前列腺癌,检测,还原酶抑制剂 - 2019-12-16

UROLOGY:睡眠问题与下尿路症状的发展和进展有关

UROLOGY:睡眠问题与下尿路症状的发展和进展有关

虽然较轻的尿路症状和睡眠问题经常一起发展,但据研究人员所知,睡眠障碍是否与下尿路症状的发展和发展有关。通过6项运动睡眠(医学结果研究睡眠量表)的测量,研究人员研究了睡眠问题与降低(由前列腺癌事件引起的)降低的尿路症状的发展和进展。

MedSci原创 - Prostate,prostatic,hyperplasia - 2018-02-23

Chem Sci:抗肿瘤活性分子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Chem Sci:抗肿瘤活性分子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真菌是活性天然产物及药物的重要来源,其中氨基酸酯类化合物因其结构特殊、活性良好,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以紫杉醇、达托霉素、Teixobactin和Asperphenamate为代表的天然产物在结构上有特征性的分子内或分子间酯键,表明有特殊的酶催化其形成,然而其分子遗传及酶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尹文兵研究团队长期从事真菌沉默基因簇的激活及活性天然产物合成途径异源构建的研究,在新的真菌

中科院微生物所 - asperphenamate,抗肿瘤,NRPS - 2018-02-08

Cell Metab:研究揭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胆固醇代谢异常

Cell Metab:研究揭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胆固醇代谢异常

近日,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病人机体中异常胆固醇生产和代谢的分子改变,这或许可以解释病人肝脏疾病的严重性以及患者心脏健康的风险。据估计,三分之一的美国人都有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和心脏及肝脏致死风险的增加直接相关。 研究者们的发现或可以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而且可以使临床医生更深入地评估心脏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发明出新的方法来降低个体NASH发病的风险。这项

生物谷 - 非酒精性脂肪肝,胆固醇 - 2012-06-17

BMJ: 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类固醇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后患2型糖尿病概率增加

BMJ: 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类固醇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后患2型糖尿病概率增加

类固醇5α-还原酶抑制剂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一线药物,但是其不良反应还没有明确报道,本项研究旨在探讨接受类固醇5α-还原酶抑制剂(度他雄胺或非那雄胺)长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新发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情况。

MedSci原创 - Type,2,Diabetes,steroid,5α-reductase,inhibitors,cohort,STUDY - 2019-04-13

Cell Death Dis:SPR介导FoxO3a/Bim信号转导通路以非酶促方式促进肝癌发生发展

Cell Death Dis:SPR介导FoxO3a/Bim信号转导通路以非酶促方式促进肝癌发生发展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代谢重编程被认为是肿瘤的核心特征,癌细胞可以依靠代谢的变化来支持其自身的快速生长。因此,代谢重编程的特性研究也为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可能。

MedSci原创 - 肝细胞癌,墨喋呤还原酶,BH4生物合成 - 2020-04-24

Sci Rep:AhpC或可作为对抗肠道聚核梭杆菌感染的有效疫苗

Sci Rep:AhpC或可作为对抗肠道聚核梭杆菌感染的有效疫苗

具核梭杆菌(Fn)是结肠直肠癌(CRC)中重要的肿瘤相关细菌。抗氧化蛋白烷基氢过氧化物还原酶亚基C(AhpC)可以诱导各种病原体感染期间的强抗菌免疫应答。本研究旨在评估Fn-AhpC作为候选疫苗的功效。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发现Fn-AhpC重组蛋白可以被CRC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体特异性识别; 使用Fn感染小鼠模型,研究人员观察到用AhpC/明矾进行的全身预防性免疫在77.3%的

MedSci原创 - AhpC,聚核梭杆菌 - 2017-09-13

Cancer Cell:胸苷激酶(TMPK)抑制剂或可治疗肿瘤

Cancer Cell:胸苷激酶(TMPK)抑制剂或可治疗肿瘤

7月10日,Cancer Cell杂志报道,肿瘤细胞需要胸苷激酶来阻止在DNA修复时dUTP的掺入。研究者还发现一种胸苷激酶的有效抑制剂,为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打下了基础。 脱氧胸苷二磷酸(dTDP)的合成是独特的,因为这需要胸苷激酶(TMPK)的参与。包括脱氧尿苷二磷酸(dUDP)在内的所有其他二磷酸脱氧核糖核苷(dNDPs),均由核糖核酸还原酶(RNR)直接催化产生。 本研究发现TMPK和RN

本站原创 - 胸苷激酶,TMPK - 2012-07-11

Commun Biol :揭示微生物的一种自我解毒机制

Commun Biol :揭示微生物的一种自我解毒机制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鞠建华课题组通过开展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体内外生化实验表征及生物活性检测等系列研究,揭示了海洋链霉菌产蒽环类抗生素自我解毒的抗性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通讯生物学》。

中国科学报 - 自我解毒机制,微生物 - 2019-12-17

Blood:如何选择四种口服抗凝药(华法林、苊香豆醇、苯丙香豆素和氟茚二酮)?

Blood:如何选择四种口服抗凝药(华法林、苊香豆醇、苯丙香豆素和氟茚二酮)?

中心点:苊香豆醇(acenocoumarol)是最有效的口服抗凝剂,在VKOR自然突变的患者中耐药变异最小。华法林和氟茚二酮具体相等的抗凝效果,但使VKOR失活的作用机制不同。摘要:华法林、苊香豆醇、苯丙香豆素和氟茚二酮是常开的口服抗凝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些抗凝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VKOR)来降低Vit 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生物合成来发挥作用。VKOR遗传变异与所有口服

MedSci原创 - 抗凝,VKOR,维生素K - 2018-08-1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