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失调的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 点击跳转

Cell:结肠-<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维持稳态,原来是这种新型细胞<font color="red">的</font>功劳

Cell:结肠-微生物群维持稳态,原来是这种新型细胞功劳

肠道作为一种特殊器官,不同区域具有不同解剖和生理作用,控制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从肠腔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阻止有毒管腔物质吸收。肠屏障破坏可导致多种病理变化。

生物探索 - 微生物,肠道免疫系统,肠道稳态 - 2020-10-04

解读《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生命科学部分)

解读《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生命科学部分)

规划主要围绕基础前沿交叉、先进材料、能源、生命与健康、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信息、光电空间等8大创新领域,中科院凝练提出了60项有望实现跨越发展重大突破和80项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重点培育方向。在这60项有望实现重大突破中,“生命与健康”领域占17个。其中,针对神经、心血管、消

MedSci原创 - 十三五,生命科学 - 2016-09-28

Cell Death Dis:FUT1缺乏导致眼表免疫反应<font color="red">失调</font>和角膜混浊

Cell Death Dis:FUT1缺乏导致眼表免疫反应失调和角膜混浊

糖链通过糖基化酶催化附着于蛋白质或脂质,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参与真核细胞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岩藻糖基化糖类在多种细胞功能(如细胞运输、免疫细胞发育以及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MedSci原创 - 角膜混浊,眼表损伤,岩藻糖基转移酶,FUT - 2020-05-13

Science:腹腔疾病背后令人惊讶<font color="red">的</font>凶手?

Science:腹腔疾病背后令人惊讶凶手?

一项新研究表明,典型无害型病毒有时可能引发腹腔疾病。乳糜泻是由小麦,黑麦和大麦中发现对蛋白质面筋免疫反应异常引起

来宝网 - 腹腔疾病,病毒,疫苗 - 2017-04-14

Dent J (Basel):实验动物牙周炎模型<font color="red">的</font>新方法

Dent J (Basel):实验动物牙周炎模型新方法

牙周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趋势,被认为是导致牙齿脱落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种在实验动物上加速模拟实验性牙周炎新方法。

MedSci原创 - 实验动物,牙周炎模型 - 2023-09-28

Pharmacol Res:中医药与癌症患者肠道菌群<font color="red">的</font><font color="red">相互作用</font>:现状与未来展望

Pharmacol Res:中医药与癌症患者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回顾了肠道菌群与肿瘤发展之间关系,包括结直肠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和肺癌。进一步介绍了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其抗肿瘤功效。

MedSci原创 - 癌症,中医药,相互作用,肠道微生物群,新陈代谢 - 2024-03-26

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组研究<font color="red">的</font>里程碑!

肠道微生物组研究里程碑!

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一项研究中,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组成国际研究团队发现,肠道微生物可能会改变衰老过程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开发基于食物抗衰老疗法。众所周知,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体都与体内各种微生物共生。肠道微生物组还会随着宿主年龄增长而进化。过去20年进行研究已经确定了微生物在营养、

中国生物技术网 - 肠道微生物,衰老,肠道功能 - 2019-11-20

Aging Cell:新思路,靶向肠道菌群或为治疗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font color="red">的</font>可行方案

Aging Cell:新思路,靶向肠道菌群或为治疗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可行方案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是许多与衰老相关变化核心环节,包括免疫功能障碍和对疾病易感性增加。

“ Aging”公众号 - 衰老,肠道菌群 - 2022-12-27

Preprint:青春痘?黄褐斑?皮肤状况之谜,肠道菌群和内分泌一起回答你!

Preprint:青春痘?黄褐斑?皮肤状况之谜,肠道菌群和内分泌一起回答你!

导言:几十年来,人们已经清楚皮肤状况受到人体内分泌周期影响,巧用激素能够缓解某些症状。而最近,继脑肠轴、肠激素轴之后,肠皮轴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结合肠道菌群、内分泌和皮肤菌群三者相互制衡关系,

转化医学网 - 肠道菌群,内分泌,皮肤状况 - 2020-03-20

Immunity:细菌帮助肠道保持健康<font color="red">的</font>细胞机制

Immunity:细菌帮助肠道保持健康细胞机制

《Immunity》最新研究表明,良好细菌或微生物与肠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有助于平衡免疫反应、保护肠道免受不必要炎症反应侵袭。这项研究提示,操纵微生物限制肠道免疫应答可能对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具有潜在治疗益处。

生物通 - 细菌,免疫反应,肠道健康 - 2018-07-04

Science综述:<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与癌症

Science综述:微生物与癌症

整合以宿主为中心和以微生物为中心癌症观点可能会改善患者预后,同时提供对癌症宿主-微生物进化细微差别的理解。

MedSci原创 - 癌症,微生物 - 2021-03-30

Nature:高饱和脂肪膳食导致菌群<font color="red">失调</font>及结肠炎机制

Nature:高饱和脂肪膳食导致菌群失调及结肠炎机制

6月13日,Na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高饱和脂肪膳食导致人体菌群改变并诱发免疫性结肠炎研究重要进展。由于某些新对人类健康不利环境因素影响,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西方人群复合微生物组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本研究发现,高饱和脂肪膳食(而非多不饱和脂肪),可改变微生物聚集条件,并促进原本低丰度亚硫酸盐还原菌,沃氏嗜胆菌增殖。这一过程伴随着促炎症T辅助细胞1型(TH1)免疫反应,以及结肠

生物谷 - 免疫性结肠炎,结肠炎 - 2012-06-17

曹雪涛院士揭示天然免疫功能调控新模式

  细胞内MHCⅡ类分子与CD40、Btk相互作用   我国科学家在天然免疫学领域又获新发现。4月21日最新一期《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杂志以封面标题论文形式,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率领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团队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免疫学中重要经典

天然免疫,曹雪涛 - 2011-05-02

PNAS:刘善虑博士发表艾滋病重要研究发现

来自密苏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促进病毒进入细胞蛋白质家族也能够阻止HIV和其他病毒释放。这一研究发表在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论文通讯作者是密苏里大学医学院分子微生物与免疫学副教授刘善虑(Shan-Lu Liu)博士。主要从事病毒侵入细胞机制、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病毒复制机制以及抗病毒分子筛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生物360 - 艾滋病 - 2014-08-28

《自然》又添三本新子刊,《自然-微生物学》属于生命科学

2016年,《自然》系列期刊又增添三个新成员:《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和《自然综述-材料》(Nature Reviews《自然-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研究数量和质量在过去十年增长很快,我们很高兴能推出《自然-微生物学》,为这一重要研究提供平台。”该刊主编安德鲁·杰尔米(Andrew Je

自然出版集团 - 自然,微生物学 - 2016-01-12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