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期鼻炎分子机制研究(三)

2021-01-29 AlexYang MedSci原创

【1】Exp Mol Pathol:SFRP5/WNT5A在过敏性鼻炎中的调控作用

【1】Exp Mol Pathol:SFRP5/WNT5A在过敏性鼻炎中的调控作用

过敏性鼻炎(AR)与2型炎症密切相关。SFRP5结合WNT5A主要抑制慢性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然而,SFRP5/WNT5A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3(rhIL-13)诱导的炎症的影响尚未研究。

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是否分泌的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可以通过阻断Wnt家族5A(WNT5A)信号通路的激活来调节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粘蛋白分泌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研究人员在AR的小鼠模型中研究显示,SFRP5低表达,WNT5A高表达,嗜酸性粒细胞和杯状细胞的数量增加,同时IL-13、集落刺激因子2(CSF2)、趋化因子配体11(CCL11)、Mucin 4和Mucin 5AC水平升高。更多的是,慢病毒-SFRP5过表达可上调SFRP5的表达,但下调WNT5A的水平,并通过降低rhIL-13处理的人鼻腔上皮细胞(HNEpCs)中p-JNK1/2(Thr183/Tyr185)和p-c-Jun(Ser73)蛋白的表达来抑制JNK通路的激活。明显的是,SFRP5过表达能够通过降低CSF2、CCL11、Mucin 4以及Mucin 5AC的水平,明显减少了rhIL-13诱导的炎症蛋白和黏蛋白的生成。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发现证实了SFRP5/WNT5A在rhIL-13介导的HNEpCs炎症反应中存在调节作用。

【2】Scand J Immunol:过敏性鼻炎患者嗜碱性细胞中Toll样受体9的表达上调

据报道,Toll样受体(TLR)9的表达可能与Th2型过敏性炎症有关,包括过敏性鼻炎(AR)。然而,对AR嗜碱性细胞中TLR9的表达情况知之甚少。

最近,有研究人员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了TLR9的表达,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了TLR9 mRNA在KU812中的表达。结果显示,AR患者血液颗粒细胞中TLR9+CCR3+细胞的比例增加了46%,但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TLR9+CCR3+细胞的比例没有增加。Dermatophagoide过敏原提取物(DAE)和Platanus花粉过敏原提取物(PPAE)能够分别上调TLR9在CCR3+粒细胞中的表达各76%和84%。DAE和PPAE也提高了AR患者粒细胞和PBMCs中TLR9+ CD123+ HLA-DR-细胞和TLR9+ CCR3+ CD123+ HLA-DR-细胞的比例。为了调查过敏原对嗜碱性细胞的作用,研究人员使用了KU812细胞,并观察到所有的KU812细胞都表达了TLR9,且单个KU812细胞中TLR9的表达强度可由CpG提高。另外,IL-37、IL-31、IL-33、青蒿野生过敏原提取物(ASWAE)、DAE、OVA和Der p 1能够诱导增加KU812细胞中TLR9 mRNA的表达和IL-6的产生。另外,在卵清蛋白(OVA)致敏小鼠的血液中,表达TLR9的嗜碱性细胞比例增加。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嗜碱粒细胞中TLR9表达的增加和IL-6的产生表明了嗜碱粒细胞对AR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TLR9来实现的。

【3】Asian Pac J Allergy Immunol:TLR4 rs1927911多态性与屋尘螨致敏在过敏性鼻炎中的相互作用及其预后情况

屋尘螨(HDM)过敏在过敏性鼻炎(AR)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4(TLR4)是先天性免疫系统暴露于环境因素后的关键启动因子。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HDM致敏和TLR4 rs1927911多态性对儿童AR及其预后的独立和相互影响。

研究包括了2929名儿童(平均年龄7.8岁),且是一项为期4年的2年间隔的前瞻性研究。所有参与者均采用ISAAC问卷,并进行皮刺试验。并对1024名儿童的TLR4(rs1927911)多态性进行了TaqMan基因分型。研究结果表明,HDM致敏通过与TLR4(rs1927911)的基因型相互作用,增加了当前AR(aOR,2.50;95%CI,1.41-4.41;P(相互作用)=0.005)、随访时当前哮喘(aOR,4.63;95%CI,2.41-8.88;P(相互作用)<0.001)和过敏性历程(aOR,2.57;95%CI,1.06-6.22;P(相互作用)=0.002)的风险。HDM致敏增加了TLR4 rs1927911 CC基因型儿童的持续(aOR,4.17;95%CI,1.77-9.83)和新诊断AR的风险(aOR,2.48;95%CI,1.10-5.61),对吸入性过敏原的新致敏(aOR,10.67;95%CI,5.83-19.54)以及支气管高反应性的新发展(aOR,5.29;95%CI,2.29-12.21)。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HDM致敏通过与TLR4 rs1957911多态性相互作用影响AR及其预后。因此,需根据遗传易感性与HDM致敏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儿童AR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4】J Immunol Res:IL-27对过敏性鼻炎中II型先天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研究

据报道,白细胞介素-27(IL-27)在过敏性鼻炎(AR)中可抑制2型T辅助细胞(Th2)反应。然而,其对AR中II型先天性淋巴细胞(ILC2)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

最近,有研究人员在19名AR患者组和19名对照组中,分别通过氚化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RT-PCR分析了IL-27对ILC2分化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IL-27受体(IL-27R)的调节,并用AR小鼠证实了IL-27在体内的作用。结果表明,AR患者血清IL-27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IL-27通过与IL-27R的相互作用,减少了ILC2的增殖和Ⅱ型细胞因子的分泌。IL-27还能抑制AR小鼠的全身和鼻腔ILC2反应。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IL-27抑制AR中ILC2的增殖和功能,意味着IL-27可作为AR的新治疗靶点。

【5】Mol Immunol:DZNep能够减轻过敏性气道炎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zeste同源体2(EZH2)增强剂在各种生理功能和癌症发病机制中发挥着作用。然而,其对过敏性疾病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EZH2在过敏性气道炎症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研究人员在卵清蛋白(OVA)诱导的过敏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中腹腔注射了 3-Deazaneplanocin A (DZNep)(一种EZH2的间接抑制剂)。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了EZH2在过敏性气道组织中的表达,还使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和过碘酸-希夫(PAS)染色检测了小鼠鼻腔和肺部的炎症细胞浸润和小叶细胞增生。另外,还使用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评估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包括IL-4、IFN-γ、IL-6和IL-10。结果表明,DZNep处理抑制了EZH2的表达(P<0.05)。DZNep可显著抑制炎症细胞浸润(P< 0.0001)和小叶细胞增生(P< 0.001)。此外,它还能抑制BALF中IL-4(P< 0.0001)和IL-6(P< 0.01)的分泌。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DZNep能够减轻过敏性气道炎症,可能作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新治疗方案。

【6】Mol Med Rep:circARRDC3促进白细胞介素-13诱导的鼻腔上皮细胞炎症细胞因子和粘液的产生

过敏性鼻炎(AR)是一种常见的鼻黏膜炎症。它是哮喘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且AR控制不佳可导致哮喘症状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

据报道,循环RNA(circRNA)参与了AR的发病机制。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circRNA arrestin domain-containing 3(circARRDC3)在AR进展中的功能作用。结果表明,circARRDC3敲除可抑制IL-13诱导的鼻上皮细胞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及粘蛋白5AC(MUC5AC)的水平。此外,circARRDC3沉默促进了IL-13诱导的NECs的活力,抑制了细胞凋亡。 circARRDC3能够靶向microRNA(miR)-375,并负调控其表达。miR-375的抑制能够逆转circARRDC3敲除对GM-CSF、eotaxin和MUC5AC表达水平、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此外,miR-375通过直接相互作用抑制了krueppel-like factor 4(KLF4)的表达,miR-375过表达抑制了GM-CSF、eotaxin和MUC5AC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而KLF4过表达后,这种抑制作用被消除。另外,AR患者鼻粘膜中circARRDC3、miR-375和KLF4均失调。miR-375表达与circARRDC3和KLF4表达呈负相关,circARRDC3表达与KLF4表达呈正相关。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circARRDC3通过调控miR-375/KLF4轴促进AR的发展。这些发现为AR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56213, encodeId=5fdf20562137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16b611e9b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机制研究#</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1179, encryptionId=616b611e9bc, topicName=机制研究)],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55ce62, createdName=hbwxf, createdTime=Sun Jun 13 15:25:16 CST 2021, time=2021-06-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39379, encodeId=fe1810393e967, content=机制研究离临床仍然有距离,不过与临床结合思考,仍然有帮助的,不能仅仅是纯临床思维,转化思维同样重要,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肿肿, createdTime=Fri Jan 29 16:25:16 CST 2021, time=2021-01-29,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56213, encodeId=5fdf20562137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16b611e9b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机制研究#</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1179, encryptionId=616b611e9bc, topicName=机制研究)],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55ce62, createdName=hbwxf, createdTime=Sun Jun 13 15:25:16 CST 2021, time=2021-06-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39379, encodeId=fe1810393e967, content=机制研究离临床仍然有距离,不过与临床结合思考,仍然有帮助的,不能仅仅是纯临床思维,转化思维同样重要,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肿肿, createdTime=Fri Jan 29 16:25:16 CST 2021, time=2021-01-29,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1-01-29 肿肿

    机制研究离临床仍然有距离,不过与临床结合思考,仍然有帮助的,不能仅仅是纯临床思维,转化思维同样重要

    0

相关资讯

盘点:近期前列腺癌分子机制研究

【1】Oncogene:HAI-2抑制TMPRSS2能够减少前列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盘点:近期前列腺癌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二)

【1】Cell Death & Disease:MiRNA-671-5p通过靶向NFIA/CRYAB途径促进前列腺癌的发展和转移

Sci Adv :邓红雨团队揭示疱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

疱疹病毒是一个古老的病毒家族,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多种策略,抑制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以成功地感染细胞并建立持续的潜伏感染。

盘点:前列腺癌机制研究盘点(一)

【1】EBioMedicine:细胞外分泌的烟酰胺磷酸肌转移酶(eNAMPT)在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作用

盘点:鼻炎分子机制盘点

【1】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过敏性鼻炎中抑制白介素35的表达和其诱导的调控T细胞能够促进II型先天性淋巴样细胞反应

Nano Letters封面 :北大王世强组揭示控制心脏收缩功能的重要分子机制,为认识和治疗心脏疾病提供了新理论、新思路

2020年9月9日,著名的纳米科学期刊 Nano Letters 以封面故事发表了北京大学王世强教授实验室与斯坦福大学崔便晓教授实验室合作的研究论文。为认识和治疗心脏疾病提供了新理论、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