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替罗非班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急性缺血性卒中血栓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

2023-05-12 Naomi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抢救BT试验的这一特殊分析中,替罗非班是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血管内血栓清除术的辅助药物,用于治疗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大血管闭塞患者。这些发现需要在未来的试验中得到证实。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ICAD)是大血管闭塞性(L VO)卒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亚洲、黑人和西班牙裔人群中。与ICAD相关的LVO在血栓切除后再通失败的风险很高,通常需要额外的血管成形术和/或永久支架,主要担心的是血栓切除和抢救治疗可能加重内皮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和随后的再闭塞。近日,一项发表在Neurology上的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前应用替罗非班静脉注射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次要目的是确定替罗非班临床疗效的潜在介质。

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国55个中心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血管内治疗大血管闭塞性卒中(RESPOVE BT)试验中使用替罗非班与不使用替罗非班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后的探索性分析。纳入因颅内动脉硬化导致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主要疗效结果是患者在90天内达到功能独立的比例(定义为改良的Rankin评分0-2)。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因果中介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和潜在的介体。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5例患者,其中男性占71.5%。中位年龄为65岁(四分位数范围,56-72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中位数为14(四分位数范围,10-19)。在90天时,替罗非班组患者的功能独立率高于安慰剂组患者(调整后的优势比为1.6 8;95%可信区间为1.11−2.5 6,P=0.0 2),没有增加死亡或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替罗非班与较少的血栓切除次数相关(中位数[四分位数范围],1[1-2]vs 1[1-2],P=0.004),这是功能独立性的独立预测因素。中介分析显示,替罗非班减少的血栓清除次数解释了替罗非班对功能独立性影响的20.0%(95%可信区间,4.1%-76.0%)。

结论:在抢救BT试验的这一特殊分析中,替罗非班是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血管内血栓清除术的辅助药物,用于治疗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大血管闭塞患者。这些发现需要在未来的试验中得到证实。

文献来源:Sang H, Xie D, Tian Y, et al. Association of Tirofiban With Functional Outcomes After Thrombectomy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Due to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Mar 20]. Neurology. 2023;10.1212/WNL.0000000000207194.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719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32914, encodeId=bf4421329149b, content=认真学习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NUyjXTCJjo6EF3hKja8nER8RMzxQdria9eCYFhgLTLsDOeqnvIYdeLDz5eP6EnicLuE5gibiawgno4zUA0jAR7Nbtp2llQ9fs3Mk/0, createdBy=278f1986883, createdName=医鸣惊人, createdTime=Fri May 12 16:41:19 CST 2023, time=2023-05-12,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西省)]
    2023-05-12 医鸣惊人 来自山西省

    认真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Int J Cardiol:替罗非班在STEMI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由此可见,MACCE和出血事件相似。然而,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PCI更复杂、梗死范围更大。

JAMA:血管内治疗前经静脉使用替罗非班并不显著改善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结局(RESCUE BT研究)

血管内治疗毋庸置疑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一线治疗手段。然而,不论是采用支架取栓、导管抽吸,亦或是机械碎栓、血管成形等技术,都有可能损害血管内皮,致使血栓形成,甚者发生血管再次闭塞。既往研究报道术后2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该共识项目是由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主任牵头,并由多位神经介入领域知名专家共同撰写完成。替罗非班专家共识将为替罗非班在神经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增加新的临床依据。作为共识的主要执笔人之一——缪中荣教授上台致辞,目前替罗非班在神经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神经介入领域,但是对于该药的临床应用经验相对不足,因此专家组撰写了此共识,希望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规范地使用该药。

Neurosurgery: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持续输注替罗非班

2019年12月来自美国的Kaustubh Limaye等在NEUROSURGERY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评价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或血流分流装置(FDD)治疗的破裂动脉瘤并且需要脑室外引流(EVD)或脑室腹膜分流(VPS)的患者,长时间持续输注替罗非班单一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Neurosurgery: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

血栓栓塞是颅内破裂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术中采用了支架并且未预先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

Stroke:替罗非班在血管内血栓切除术中的应用

第二代支架取栓装置能够把闭塞颅内血管再通,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不过,内皮损伤不可避免,并引起动脉早期再闭塞。替罗非班是一种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半衰期短,因此一些中心采用替罗非班防止局部血小板聚集,预防早期再闭塞。研究发现替罗非班用于急性中等缺血性卒中是安全的,能够降低5个月后的死亡率。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采用全量阿替普酶立即桥接静脉内替罗非班也是安全和可行的。然而,一项研究

拓展阅读

Stroke: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前静脉注射替罗非班与阿替普酶的差异分析

在发病4.5小时内的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中,替罗非班加EVT与阿替普酶桥接加EVT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相当。

NEJM:杨清武团队发现替罗非班可用于不适合溶栓取栓卒中患者(RESCUE BT研究)

卒中仍然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进行溶栓和接受血管重建治疗的时间十分宝贵,但仅部分卒中患者符合该治疗条件。此外,部分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即使接受及时治疗,预后也没有改善。抗血小板药广泛用于治疗和

JAMA:血管内治疗前经静脉使用替罗非班并不显著改善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结局(RESCUE BT研究)

血管内治疗毋庸置疑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一线治疗手段。然而,不论是采用支架取栓、导管抽吸,亦或是机械碎栓、血管成形等技术,都有可能损害血管内皮,致使血栓形成,甚者发生血管再次闭塞。既往研究报道术后2

Neurosurgery: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持续输注替罗非班

2019年12月来自美国的Kaustubh Limaye等在NEUROSURGERY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评价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或血流分流装置(FDD)治疗的破裂动脉瘤并且需要脑室外引流(EVD)或脑室腹膜分流(VPS)的患者,长时间持续输注替罗非班单一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该共识项目是由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主任牵头,并由多位神经介入领域知名专家共同撰写完成。替罗非班专家共识将为替罗非班在神经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增加新的临床依据。作为共识的主要执笔人之一——缪中荣教授上台致辞,目前替罗非班在神经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神经介入领域,但是对于该药的临床应用经验相对不足,因此专家组撰写了此共识,希望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规范地使用该药。

Int J Cardiol:替罗非班在STEMI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由此可见,MACCE和出血事件相似。然而,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PCI更复杂、梗死范围更大。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20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