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替尼在中国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1/2期多中心试验

2024-05-21 淋立尽治 淋立尽治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旨在评估阿卡替尼对亚洲种族患者R/R MCL的治疗效果。

研究背景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016年,一项淋巴瘤负担研究表明,全球14.9%的NHL新病例发生在中国,与全球负担相比,2006年至2016年,中国NHL负担的增长更为显著。此外,MCL约占中国NHL病例的2.7% - 4.6%。MCL患者预后差,复发率高。

目前可用于MCL的治疗方法包括基于利妥昔单抗的化学免疫治疗和较新的靶向治疗,如BTK抑制剂。BTKis在复发/难治性(R/R) MCL患者的1期和2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持久的疗效。Acalabrutinib是新一代高选择性共价BTKi,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年R/R型MC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迄今为止进行的Acalabrutinib研究中,来自亚洲人群的患者参与有限。

本研究旨在评估阿卡替尼对亚洲种族患者R/R MCL的治疗效果。这项1/2期临床试验(NCT03932331)是首个评估阿卡拉布替尼在中国晚期MCL和其他晚期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试验。

研究方法

本1/2期开放标签研究在中国14个地点进行。在一期研究中,18岁或以上的R/R 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包括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MCL和CLL。二期研究部分纳入了患有R/R MCL的成年患者。如果患者证实MCL并有染色体易位t(11;14)(q13;q32)和/或细胞周期蛋白D1过表达,并且在之前的治疗方案中R/R至少为1线,但不超过5线,则有资格纳入。

治疗以28天为一个周期。在第1周期和第2周期,接受阿卡替尼100mg,每日两次口服的患者继续接受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满足任何其他治疗停药标准。对疾病进展的患者进行生存和替代抗癌治疗的使用评估,直到死亡或失去随访。考虑到毒性,剂量调整到100mg每日一次。

研究终点

主要疗效终点是NHL的总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ORR;BICR和研究者评估的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反应时间(TTR);总生存期(OS);不良事件(AE)。根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5.0版对AE进行分级。

DOR定义为从首次反应到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间隔。PFS被定义为从阿卡拉布替尼开始到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间隔。对部分缓解或更好的患者进行TTR分析,并将其定义为阿卡拉布替尼首次剂量与初始缓解之间的时间间隔。OS定义为从阿卡拉布替尼开始到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间隔。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

在2020年4月29日至2021年3月2日期间,45名患者被筛选为研究的2期部分,33名MCL患者入组。1例1期MCL患者与2期患者一起进行分析。表1总结了基线人口统计学和疾病特征。

图片

图片

中位年龄为63岁(范围36-75岁),88% (n = 30)为男性,100% (n = 34)为亚裔。既往抗癌治疗方案的中位数为3个(范围1-5),59% (n = 20)的患者有3个或更多的既往治疗方案。截至2022年5月6日,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14个月(范围1-24个月)。中位相对剂量强度为100%。

表2总结了最常见的任何级别或3级或更高级别ae。总体而言,29例(85.3%)患者经历了任何级别的AE, 15例(44.1%)患者经历了3级或更高级别的AE。最常见的ae是血小板计数减少(n = 15, 44.1%);上呼吸道感染(n = 9, 26.5%);贫血和淋巴细胞计数增加(n = 8,各23.5%);谷丙转氨酶升高、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头痛和新粒细胞计数降低(n = 7,各20.6%);血胆红素升高、腹泻和皮疹(n = 6、17.6%)。最常见的3级或以上ae是贫血(n = 3, 8.8%)、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n = 3, 8.8%)和肺炎(n = 2, 5.9%)。3例(8.8%)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导致停止治疗,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和胃肠道感染(各1例)。6例(17.6%)发生7例严重不良事件;其中包括肺炎(n = 2)、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腹股沟疝、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胃肠道感染(各n = 1)。2例(5.9%)患者发生致死性不良事件(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各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与因胃肠道感染而停止治疗的患者是同一人;患者在最后一次给药阿卡拉布替尼22天后死亡,主要死因为疾病进展。没有任何级别心房颤动、大出血、高血压、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或肿瘤溶解综合征的病例报道。

图片

根据BICR评估,ORR为82.4% (95% CI: 65.5, 93.2), 12例(35.3%)患者达到CR,中位TTR为1.8个月(范围1.6-3.7)。中位DOR和中位PFS无法估计。BICR评估的12个月-DOR和PFS率分别为62.7% (95% CI: 41.5, 78.0)和51.5%(33.3,67.0)(图1和2)。研究者评估的ORR为73.5% (95% CI: 55.6, 87.1), 13例(38.2%)患者达到CR。研究者评估的TTR为1.9个月(范围,1.6-3.7),DOR和PFS 12个月估计为65.5% (95% CI: 42.1, 81.3)和58.3% (95% CI:39.9, 72.9)(图1和2)。中位OS无法估计;估计12个月OS为84.5% (95% CI: 66.6, 93.3;图3)。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数据分析,共价BTKi阿卡拉布替尼在中国R/R MCL患者的第一项1/2期研究中表现出高的缓解率和良好的耐受性

参考文献

[1] Grover, Natalie S et al. “Anti-CD30 CAR T cells as consolidation after autologous ha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igh-risk CD30+ lymphoma: a phase 1 study.” The Lancet. Haematology vol. 11,5 (2024): e358-e367. doi:10.1016/S2352-3026(24)00064-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5849, encodeId=b2af22058496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4a844521e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套细胞淋巴瘤#</a> <a href='/topic/show?id=f8ed113380c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卡替尼#</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4521, encryptionId=c4a844521e5, topicName=套细胞淋巴瘤), TopicDto(id=113380, encryptionId=f8ed113380c7, topicName=阿卡替尼)],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21 14:14:13 CST 2024, time=2024-05-2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Blood Adv】CAR-T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神经毒性的临床特征

该研究或可改善MCL和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未来的CAR-T细胞疗法急性医疗。

JCO:吡托布鲁替尼在先前共价BTK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显示出持久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该研究结果显示吡托布鲁替尼是首个在先前共价BTK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表现出持久的疗效的非共价BTK抑制剂,并且吡托布鲁替尼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Blood】套细胞淋巴瘤一线治疗的现状和6个改善措施

Blood近日发表综述,回顾了支持当前标危MCL 1L标准治疗(SOC)的数据(标危定义为需要治疗且不具有高危特征[如母细胞样或多形性组织学、高增殖指数或 TP53异常])。

柳叶刀发表伊布替尼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TRIANGLE研究,是否挑战一线移植?

《The Lancet》近日发表欧洲套细胞淋巴瘤协作组发起的TRIANGLE研究,患者随机分配到三臂之一。

Leukemia:硼替佐米+ R-HAD治疗R/R MCL的3期研究结果

欧洲套细胞淋巴瘤网络设计了一项随机III期研究,纳入unfit或之前接受过大剂量化疗序贯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和地塞米松基础上,评估加入硼替佐米的疗效和安全性。

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英国血液学会指南

旨在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套细胞淋巴瘤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明确指导。

【Blood】CAR-T联合伊布替尼治疗R/R MCL的2期TARMAC研究结果

因此澳大利亚学者开展一项研究者发起的II 期 TARMAC 研究,在20例 MCL 患者中评价了时间限制性伊布替尼联合CAR-T 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II期结果近日发表于《Blood》。

Eur J Cancer:243例继发性CNS淋巴瘤的真实世界治疗模式和结局: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作者对SCNSL患者的真实世界治疗情况、危险因素和结局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尤其关注DLBCL患者,并报告了HDT-ASCT可改善对中枢神经系统导向治疗有效的患者的生存率。

【Lancet Haematol】辩论:对于R/R MCL,CAR-T还是异基因HSCT?

《The Lancet Haematology》近日发表一篇辩论(Debate)文章,就R/R MCL中CAR-T对比异基因HSCT进行了讨论。

【Hematol Oncol】中国多中心研究:HBV相关MCL的治疗模式、临床结局和基因突变

中国8家中心开展回顾性分析,分析了2001-2020年期间684例初诊MCL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分析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HBsAg+) MCL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治疗模式、生存结局和基因突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