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功能正常者肺隐球菌病丨临床表现及CT特征

2023-06-16 熊猫放射 熊猫放射 发表于上海

PC影像可表现为结节肿块型、实变型、混合型、弥漫型,可伴随多种影像征象,诊断困难,尤其单发结节肿块型,易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等疾病。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PC)是一种主要因隐球菌导致的肺部机会性感染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第三大类肺真菌病,以前认为其好发于HIV感染等免疫低下者,免疫正常人群较少发生,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正常者的PC发病率不断升高,且与前者相比,免疫正常PC患者表现出更轻微的临床症状或无症状,容易导致患者病情拖延加重或因误诊而接受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PC影像可表现为结节肿块型、实变型、混合型、弥漫型,可伴随多种影像征象,诊断困难,尤其单发结节肿块型,易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等疾病。

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PC相关的主要为新型隐球菌及格特隐球菌两类,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致病,鸽粪是其重要传染源,文献报道PC发病可能与禽类(鸽子)接触史有关。

肺隐球菌病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发病隐匿,免疫正常者更多表现为无症状或症状更加轻微,血白细胞计数、血沉等实验室检查多正常,少数有轻度升高。结节肿块型患者表现出无症状多见、更少出现炎性指标的升高及荚膜多糖抗原实验阳性率更低的特点,单发者为甚。

文献报道免疫功能正常PC以单发结节/肿块型多见,多分布于两肺下叶外周带。

多发结节肿块型可见蘑菇兄弟征,可能与隐球菌孢子体积较小(1-2μm),容易沿支气管播散或吸入终末支气管,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并在胸膜下形成病灶有关,形成其特殊性的空间分布。

“晕征”为病灶周边的肺泡出血及炎性渗出,有一定特征性,但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炎症或肿瘤性病灶中,本研究中晕征出现率较高,提示出现此征象时应考虑到PC的可能,但缺乏特异性,且单发结节肿块型PC更少出现该征象,注意还应结合其他信息综合评估。

支气管充气征可表现为支气管在病灶中穿行或其深入病灶后闭塞,管壁光滑,走行顺畅,肺癌支气管常表现为扭曲、扩张、僵直等侵蚀征象,此征象可为PC与肺癌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病灶内缺血坏死可形成空洞,主要见于结节肿块型。

图1 单发结节型PC。右肺下叶外带单发结节(黑箭),边界欠清见少许磨玻璃密度影,浅分叶,内见空洞形成 

图2 多发结节型PC。右肺上叶外带结节呈“蘑菇兄弟征”(黑箭),周围见“晕征”,内见支气管充气征 

图3 实变型PC。右肺下叶胸膜下见大片状实变影,宽基底与胸膜相连,周围见多发磨玻璃密度影,内见含气支气管影 

图4 混合型PC。右肺下叶大片状实变影,左肺上叶结节病灶(黑箭) 

图5 误诊为恶性结节的PC 患者,右肺下叶胸膜下PC 结节可见分叶(黑箭)、毛刺(白箭)、邻近胸膜轻度牵拉(黑箭头)  

图6 右肺下叶胸膜下单发PC 结节见近端支气管充气征(黑箭)  

图7 胸膜下PC 结节周围见“晕征”,邻近叶间裂牵拉(黑箭) 

图8A、B 右肺下叶PC结节实性部分平扫CT 值为60 HU,增强静脉期144 HU,呈明显强化

免疫功能正常者PC诊断重点在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警惕性,尤其是单发结节肿块型病灶。当出现如下表现,应想到免疫功能正常者PC诊断的可能性:临床症状可无或少且无特异性,其中非结节肿块型隐球菌荚膜实验阳性率更高;影像分型及表现可多样,其中以结节肿块型多见,下叶胸膜下分布多见,晕征、支气管充气征、蘑菇兄弟征具有一定特征性,增强扫描常为轻中度均匀强化,多无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伴随征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好险,这个病人差点被误诊为肺癌!

同样都是分枝状毛刺影像,具体该怎样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