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萎缩(MSA):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探究

2024-03-07 神经科学论坛 神经科学论坛 发表于上海

近年来,随着逐渐对MSA的认识,中医药在治疗MSA过程中,尤其在在改善患者某些症状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价值。

论坛导读: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散发的、成年以后起病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MSA是一种孤儿病(Orpha number, ORPHA102 ),平均发病率为0.6-0.7/10万人年(0.6 to 0.7 cases per 100,000 personyears),患病率为3.4-4.9/10万人,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7.8/10万人。一般患者在60多岁时患病,在症状出现后,平均生存期为6-10年,少数可以生存至15年以上。临床表现为逐渐进展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伴对左旋多巴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症状、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和锥体束征。病因至今仍不明确,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西医学目前对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仅能给予对症治疗,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中医学者对该疾病的认识逐渐加深,开始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中医药在治疗中的优势渐渐体现出来,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图片

概述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散发的、成年期发病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Graham和Oppenheimer在1969年第一次提出MSA的概念。MSA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高度磷酸化的α-突触核蛋白在脑组织内广泛分布,造成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病理学特征是在神经胶质细胞胞质内发现嗜酸性包涵体。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MSA的年发病率约为3/10万,国内尚无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本病缓慢起病,渐进性病程,临床表现为起立后头晕、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同时伴有肌僵直,运动迟缓等帕金森综合征样症状或吟诗样语言、行走不稳等小脑共济失调症状或锥体束征等。因为病程中上述几个系统先后受累时间不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是随着疾病进展,最终出现这几个系统全部受累的病理和临床表现。由于MSA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首诊误诊率高,再加上该病病程进展较快,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预后较差。

图片

关于MSA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先前有报道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系统萎缩有效,但仍需对照研究以进一步证实。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案如改良“鸡尾酒”疗法,在原有“鸡尾酒”疗法中,加入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治疗,能一定程度改善MSA患者的部分临床症候,但远期效果不确定。也有报道单纯丁苯酞注射液可有效治疗MSA。有研究发现临床表现有帕金森综合征样症状的MSA患者,给予左旋多巴治疗震颤改善有效,但总体改善率未超过30%,并且要权衡左旋多巴副作用。MSA的辅助治疗如高压氧治疗,以及改善低血压的对症治疗等,可能也有一定疗效。但总的来说,这些治疗方法,可能对一部分症状改善有效,但对延缓疾病进展等均无确切效果。近年来,随着逐渐对MSA的认识,中医药在治疗MSA过程中,尤其在在改善患者某些症状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价值。

中医病名

对于MSA,祖国医学无明确的记载。由于本病表现复杂多样,对于该病的中医命名也不尽相同。根据MSA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归属为“眩晕”,“骨繇”“虚劳”,“暗痱”等不同的中医学疾病范畴。西医将MSA分为MSA-P型(MSA parkinsonism variant,MSA-P)和MSA-C型(MSA cerebellar variant,MSA-C)。以金森综合征样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归属为MSA-P型,以小脑共济失调为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的分为MSA-C型。中医学中,把以运动迟缓、肢体震颤、肌僵直为主要表现的MSA-P型,多归属“颤证”范畴。《医学纲目·颤振》说:“颤,摇也;振,动也”,阐述颤振以肢体不自主颤动为主病症。以行走不稳,左右摇晃等共济失调症状为主要表现的MSA-C型,医家多将其归属“骨繇”。《灵枢·根结篇》论述骨繇:“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以直立性低血压,起立后头晕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者,多属于“眩晕”。也有认为本病主要因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损,可以以“痿证”论治。另外,尚有根据言语不清,将患者归类为“喑痱”者。由于MSA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多样,除头晕外,还可表现小便失禁,便秘,阳痿等多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根据患者病程中上述症状出现的情况,以“遗尿”“癃闭”“便秘”“阳痿”等病进行疾病归属及辨证论治。至疾病晚期,患者长期卧床,消瘦,可根据“虚劳”辨证。综上研究文献发现,目前针对MSA中医学病名归属,多数医家依据MSA临床表现,以“颤证”,“骨繇”“眩晕”等为病名论证施治。

病因病机

本病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旧病劳损、七情内伤有关。本病的发生责之于肾虚,肾气虚,阴阳脉衰而致筋骨解堕。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可累及五脏六腑。肝肾同源,肝肾阴虚,筋脉失于濡养可致痉挛。阴虚风动可致震颤,虚火生风,风阳上亢可致头晕。该病的病机关键是肝肾下焦亏虚。肝肾亏虚,肾虚而脑髓不充,肝虚而筋骨不强。除有肝脾亏虚,肾精不足等原因之外,阳虚气陷,元神失养,痰浊、瘀血痹阻脑络均可导致本病。本病以五脏亏虚为本,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则易生痰、瘀,痰浊、瘀血又会损伤正气,形成虚实夹杂的证候。也有学者认为,痰浊为MSA的常见致病因素,肝脾肾亏虚为MSA的根本病机。并指出MSA病程中,可以出现阴阳两虚,痰瘀阻滞等虚实夹杂之表现。有研究通过对40例MSA患者的治疗分析指出,患者以肾虚为主,兼有痰瘀。肾阳气不足不能推动津液运行,则津液聚而为痰。肾气虚益甚,加上痰湿日久,血液运行不畅而化瘀,导致病理产物聚积而髓伤。由此总结出本病以肾阳虚髓伤为根本病机。临床有在分析167例MSA患者证素频次分布基础上发现前5位证素分别为痰湿、血瘀、肾虚、肾阳虚、肾阴虚。因阳气虚,无力推动血及津液运行,因此导致血瘀及痰湿,由此提出,MSA核心病机为肾阳虚,根本病机为气虚,单纯虚症或者实证少见,多虚实夹杂。

本病多因患者年老体弱,正气不足,真元之气耗伤过度所致,病情进展较重时,甚至真脏亏虚。综上分析,本病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复感外邪,导致五脏亏虚,以肾阳虚为本,亦可表现肝肾阴虚、肝脾肾亏虚等。阳虚不能温煦,不能推动气血运行,进而导致痰湿、血瘀,痰浊、瘀血又会损伤正气,进一步导致肾脏亏虚,为本病的病机,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

辨证分型

由于MSA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中医药学者对该病病机及证候分型未达成统一认识。有研究对25例患者按照阴阳辩证,分阳虚证13例,阴虚证12例。通过分析认为,阳虚组平均病程短于阴虚组,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证候特点发生以阳虚为主向阴虚为主的转化。对211例MSA患者进行中医临床辩证和系统聚类,将MSA的中医基本证型归纳为三大类:痰浊(热)内阻证63例(29.9%),肝脾肾亏虚证111例(52.6%),阴阳两虚、痰瘀互阻证37例(17.5%),并通过聚类分析证实了肝脾肾亏虚证是MSA的主要证型。在后续研究中对64例MSA患者随访发现,中医证型为实证者16例,虚证34例,虚实夹杂14例。实证者以痰浊为主,虚证以肝脾肾亏虚为主。也有研究36例MSA患者辩证分型为肝肾亏虚26例(72.22%),脾肾阳虚5例(13.89%),气血亏虚3例(8.33%),中气亏虚1例(2.78%),气虚血瘀1例(2.78%)。

有基于肾脑相济理论,将MSA分列肾元亏虚、湿热浸淫、阴虚内热及肾阳虚衰等主要证型,并从理论上对这些证型做了解释。据此提出了补肾生髓的治疗方法。从上述医家的研究发现,对于MSA辩证分型,以虚症为主,实证少见。虚症多责之于肾虚,或肝脾肾亏虚等,肾虚尤其以肾阳虚为主;实证以痰浊、血瘀多见。

中草药治疗

MSA基于以肝肾亏虚为主指导,治疗上以滋补肝肾之法治疗,往往取得很好的效果。另指出可根据辩证选择温补脾肾,补益气血,补中益气活血等治疗,也可获得满意疗效。滋补肝肾之法,以左归丸为主,温补脾肾可选地黄饮子,补阳益气可选择补中益气汤等。如在对11例MSA患者辩证分型后,分别给予中药归脾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地黄饮子合通窍活血汤、右归丸合炙甘草汤等治疗,并以11例纯西药如米多君,胞磷胆碱,维生素B1等治疗的MSA患者作对比,治疗三月后,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1.91%,高于西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45.4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MSA患者治疗应兼顾扶正和祛邪。以基础方达原饮辟秽化浊,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证候,配以生脉散,平胃散,麻子仁丸等。田文杨等采用温肾健脑方(肉桂5-10g、附子5-10g、熟地黄15-30g、五味子10-15g、巴戟天10-15g、山茱萸10-15g、生黄芪15-30g、褚实子 10-20g、鹿角片10-15g、牛膝10-20g)治疗40例MS患者三月后评估发现,温肾健脑方可改善MSA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可有效延缓MSA病情进展。临床研究有通过自拟益髓汤作为基础方(红参、黄芪、鹿角胶、熟地黄、熟附片、肉桂、枸杞、当归、麦冬、肉苁蓉、火麻仁、山萸肉、仙鹤草、陈皮)治疗MSA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头晕、晕厥、二便障碍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目前认为治疗的核心是补气升阳,最常用的是补中益气汤。由上述医家治疗方案来看,MSA患者多可从肾虚入手,以益肾填精为根本方法,兼顾健脾以健后天补先天,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随症加减。

针灸治疗

临床报道采取针药结合的方式,对一例中医诊断为痿证,以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MSA患者进行治疗,依据“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灸取穴百会,风府,足三里等取得满意疗效。醒脑开窍针法也可有效改善MSA患者临床症状。临床可选取内关,百会,四神聪,气海,关元等穴位开窍调神,温元固肾。有报道对一例中医诊断为喑痱以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的MSA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一月,效果显著。综上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MSA患者,在辩证的基础上,给予针灸等治疗,部分患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望

随着医学检验手段的提升和改进,MSA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重视。目前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MSA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MSA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被命名为痿证、喑痱、骨繇、眩晕等病,均有相应的理论基础。MSA病因病机虽然多样,多数医家认为本病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以痰浊、瘀血为实。据此观点,在辩证分型上,多数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亏虚等虚证为主要证型,亦有痰热内阻或痰瘀互阻等证型。在此基础上,许多中医药专家根据温补脾肾、补益气血等理论,采用中药、针灸或者针药结合等方法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由于缺乏客观的中医药治疗的疗效指标评定,目前该病的中医研究尚在临床经验总结阶段。随着国内中医药学者对MSA的深入研究,不久的将来,中医药治疗MSA可能会形成更丰富的理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改善MSA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马心锋,王共强,林康.中医药治疗多系统萎缩的研究概况.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21(06):157-159.

洪霞,王共强,马心锋,张龙,韩咏竹.多系统萎缩患者睡眠结构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征及其相关性[J].重庆医学,2023,52(08):1188-119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91806, encodeId=611521918062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f28433e5e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系统萎缩#</a> <a href='/topic/show?id=c5991120142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MSA#</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2014, encryptionId=c59911201424, topicName=MSA), TopicDto(id=43375, encryptionId=af28433e5e1, topicName=多系统萎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r 07 13:30:43 CST 2024, time=2024-03-0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3-07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Movement disorders:有意思:"菊花"括约肌的肌电图,可辅助鉴别多系统萎缩

EAS肌电图模式的严重程度与MSA的诊断准确性和生存率相一致

第99届美国神经病理学家协会年会:混合性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多系统萎缩(MSA)—— 4例临床表现异质性报告

考虑到PSP不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遗传危险因素(如MAPT遗传变异)和MSA(未知遗传风险),提示这4例患者的发现解释为代表了这些个体中两个独立的疾病过程。

多系统萎缩与泌尿生殖系功能障碍

本病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一定部位萎缩所致的临床病变,而这些萎缩部位在控制泌尿生殖系统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泌尿生殖系统改变与膀胱出口梗阻病变非常相像,如正确判断,可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治疗。

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综合征诊断

益脑平衡疗法针对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多系统萎缩。是经过治疗经验不断完善,不断总结出来的一套成熟的治疗方案。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症状与疾病特征

多系统萎缩的发病年龄多在中年或老年前期(32~74岁),其中90%在40~64岁明显早于特发性帕金森病,病程3~9年。

马心锋:多系统萎缩的中医药治疗

目前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MSA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MSA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被命名为痿证、喑痱、骨繇、眩晕等病,均有相应的理论基础。

多系统萎缩(MSA):睡眠与情绪|研究前沿

研究最新成果全面阐述睡眠与情绪在多系统萎缩中的变化及其对病情相关性的影响,临床尝试从情绪和睡眠着手或许有助于为临床干预提供新的靶点。

Neurology: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早期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则痴呆风险高

直立性低血压(OH)是帕金森病(PD)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可在早期出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H与PD患者痴呆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因此,OH可能是PD患者认知障碍的潜在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联系这两种情况的

Movement disorders:多系统萎缩症和帕金森病中的羟色胺转运体成像有何区别?

与帕金森病患者相比,MSA患者的脑干和一些前脑皮层下区域的5-羟色胺缺失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