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CVD2022第十一届脑血管病长城论坛:毛更生:周围神经平衡术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

2022-12-1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2022年12月10日,由北京医师协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承办的第十一届脑血管病长城论坛(GWCVD 2022)在线上准时召开。

2022年12月10日,由北京医师协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承办的第十一届脑血管病长城论坛(GWCVD 2022)在线上准时召开。

在“研究&新技术”专场中,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的毛更生教授以“周围神经平衡术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 ”为题,作出了精彩报告。

目前,脑卒中的发生以每年8.3%的速度增加,我国居民脑卒中总体发病率已经高达1.4%(1386/10万),成为我国居民寿命损失的第一位病因。

随着急诊急救水平的进步,脑卒中的年病死率逐渐减少。每年新发卒中患者中70%- 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影响生活,其中17%-39%的患者会出现肢体痉挛型瘫痪,增加跌倒的风险,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目前现有的卒中后神经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痉挛性偏瘫,如果肌张力过高影响肢体功能及康复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患者痉挛性瘫痪重要的方法。

1986年,解放总医院姚建祥教授首创周围神经平衡术。该术式麻醉方式灵活(局麻/全麻+术中唤醒),将缩窄的神经根据情况进行端端、端侧或侧侧吻合,术后患者肌张力下降明显,随意运动恢复几率显著增加,改进了目前现有术式创伤大、肌张力改善不显著、随意运动功能恢复差等问题。2022年,毛更生教授对术式进行改良。

会上,毛更生教授首先详细介绍了周围神经平衡术的患者选择、评价方法(术前、术后、随访)、手术方法、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及术后处理等方面,并展示了典型病例。

再次,毛更生教授对目前临床应用治疗痉挛性瘫痪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健侧C7神经移位术、选择性脊髓后根切除术、周围神经缩窄术以及周围神经平衡术展开了详尽的讨论:

总的来说,周围神经平衡术在手术效果、术后康复以及经济效益上均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1.周围神经平衡术是在SPN手术、SPR手术基础上的改良手术;

2.通过神经缩窄+显微镜下分束神经吻合的方式降低患侧肢体肌张力,平衡肌力;

3.术中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确定缩窄、吻合的神经纤维;

4.术后配合功能位固定,康复训练手段,恢复患者随意运动;

5.手术费用低,社会卫生经济效益良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urology:饮酒是急性卒中的危险因素:INSTROKE研究

卒中是全球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高摄入量和中等摄入量与卒中风险增加有关,而低摄入量与卒中无关。然而,存在重要的区域差异,这可能与酒精消费者的人口特征、消费类型或模式的差异有关。

Neurology:不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强度和预后的性别差异 

近日,有研究评估了女性和男性在护理和结局方面的差异是否随年龄而变化。女性患者卒中后死亡的风险高于50-70岁男性患者。检查结果中的总体性别差异,而不考虑年龄修正的影响,可能会错过特定年龄组的重要发现。

Cardiovasc Diabetol: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可作为缺血性卒中或TIA后的预后指标

TyG指数与脑卒中后颈脑动脉粥样硬化及MACE风险相关,提示TyG指数在优化脑卒中患者风险分层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Stroke-血管内治疗,灌注成像可有助于预测良好预后

与非灌注神经成像相比,获得灌注成像的EVT与早期和晚期时间窗的功能障碍改善有关。

JAMA子刊:大/小血管疾病导致的卒中患者心房颤动的预测因素

、在大血管或小血管疾病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CHF和LAE与卒中后房颤检测的风险明显增加有关。

European Radiology:如何利用影像学预测缺血脑卒中患者的再灌注不良和不良临床预后

最近的研究表明,成功的再灌注可以减少缺血性卒中后的脑水肿。相反,持续的毛细血管功能障碍与缺血性脑水肿的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