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肉芽肿治疗新进展

2023-07-28 海龙话皮 海龙话皮 发表于上海

环状肉芽肿是累及真皮和皮下组织的一种自限性非感染性的肉芽肿性疾病,常见的亚型包括局限型GA、皮下型GA,罕见的亚型包括穿孔型GA和斑片型GA。

环状肉芽肿( granuloma annulare,GA)是累及真皮和皮下组织的一种自限性非感染性的肉芽肿性疾病,1895年由Colcott-Fox首次描述,1902年由Rad-cliff-Crocker首次命名。常见的亚型包括局限型GA(localized GA,LGA)、全身型GA(generalized GA,GGA)、皮下型GA(deep GA,DGA),罕见的亚型包括穿孔型GA(perforating GA,PGA)和斑片型GA(patch-type GA)。

图片

其中LGA最常见,表现为无痛的孤立的肤色或红色环状丘疹和斑块,约50%可在2年内自行消退;GGA则广泛累及躯干和四肢,约占6%~15%,10岁以下儿童及40~60岁成人常见,病程可持续数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诱因

GA的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药物、微生物、疫苗、日光照射、外伤、膨胀纹、蚊虫叮咬、纹身、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糖尿病、结核病、带状疱疹等。普瑞巴林、白介素( interleukin,IL)-17受体拮抗剂司库奇尤单抗、IL-6受体拮抗剂tocilizumab、乙酰唑胺、肉毒毒素、nivolumab、别嘌呤醇、氨氯地平、双氯芬酸、聚乙二醇干扰素等均有诱发GA的报道。矛盾的是阿普斯特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抑制剂(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既可以治疗GA,也可诱发GA。

图片

近年缺乏大规模研究调查感染因素在触发GA中的作用。微生物感染包括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伯氏疏螺旋体、奥默柯达酵母菌(Kodamaea ohmeri)K. ohmeri、HIV、乙肝、丙肝等,SARS-CoV-2感染诱发GA已有2例。Tolk-ki认为衣原体和螺旋体不是诱发GA的独立因素,仅是触发因素。疫苗包含卡介苗、乙型肝炎、流感、白喉-破伤风类毒素、肺炎球菌疫苗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等均有诱发GA的个案报道。

发病机制

G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很多学者认为是辅助性T细胞(Th)对轻微创伤和紫外线辐射等外源因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Min等发现与健康皮肤相 比,GA患者皮损与Th1通路激活相对应的TNF-α、IL-1β、γ-干扰素(interferon γ ,IFN-γ)和IL-12/23p40和Th2通路相对应的IL-4和IL-31增加,其中IL-4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 较健康皮肤增加15600倍。此外,Th17和Th22轴以及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the Janus kinase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途径也 上调。

遗传因素作用不确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数据库最近对180例GA患者研究发现白人发病率比在非白人中高。少数研究报告了GGA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B35的频率增加。

共病

尽管GA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它与代谢异常(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甲状腺疾病、间质性肺病、高血压、恶性肿瘤、感染性肝炎、坏疽性脓皮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巨细胞动脉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局限性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共存。Yousaf等对1989年至 2019年间40例G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75.2%为女性,47.2%血脂异常,24.8%患糖尿病,24.6%患甲状腺疾病,血脂异常、糖尿病与 GGA风险增加相关。GA与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等的关系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GGA与恶性肿瘤、血脂及甲状腺功能减退无相关性。

图片

治疗

局部治疗

糖皮质激素仍是目前的一线疗法。但最近研究表明,激素并非对所有患者有效。一项研究中发现:55例外用曲安奈德的患者中有17例改善,25例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的患者中有10例改善。有学者发现外用JAK抑制剂取得良好效果。Damsky等给1例GGA患者外用2%托法替尼乳膏日2次,15周后大部分皮损消失。Durgin报道了1例GGA患者右上肢皮损外用2%托法替尼软膏,12周后该处皮损基本消退,未外用药的部位皮损面积也由体表的 10%缩小至1%,停药后2个月皮损未复发。部分LGA活检后皮损消退,其他外用药包括他克莫司软膏、维生素E、咪喹莫特及氨苯砜乳膏等。

物理治疗 

补骨脂素(psoralen,PSO)加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光化学疗法(PUVA)、窄谱 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NB-UVB)和长波紫外线1(UVA1)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而对巨噬细胞和金属蛋白酶产生影响,不良反应和禁忌症较少,适合多发共病患者。近年的研究显示光动力相对效果较好。2020年对13例GA患者采用光动力方法治疗,治愈率为54%,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色素沉着。

图片

Aichelburg等对4例斑片型GA患者进行UVA1治疗,50%治愈。在另一个病例系列中,5例接受UVA1治疗的GA患者中,2例完全清除,2例部分清除,1例无效。在Aichelburg等对接受NB-UVB治疗的两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1例完全消退,另1例部分消退。但Visconti等研究发现接受NB-UVB治疗的4例患者中只有1例部分消退。Aichelburg等报道,PUVA对所有3例接受治疗的患者都有效。Kharchilava等对28例患者进行铒激光治疗,5例(17.9%)、15例 (53. 6%)和8例(28.6%)患者的GA评分分别下降50%、75%和100%。2018年Mickel等对有14年GGA病史的72岁女性进行体外冲击波疗法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之后缺乏使用该种治疗手段的相关研究。

系统治疗

1、JAK抑制剂:JAK抑制剂是一种新兴的、分子靶向治疗皮肤肉芽肿性疾病的方法,它通过阻断T细胞介导的炎症,抑制下游JAK/STAT途径从而阻断多种病原性细胞因子治疗炎症性疾病,如银屑病、银屑病性关节炎。

2、阿普斯特:阿普斯特是一种磷酸二酯酶Ⅳ(phosphodiesterase-4,PDE4)抑制剂,PDE-4是主要的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水解物。通过抑制PDE-4,环磷酸腺苷-磷酸水平增加,导致Th1、Th17和Th22的下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银屑病性关节炎、白塞氏病,它还可减少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合成,促进脂肪分解而达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但矛盾的是该药也有引起GA的报道,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3、己酮可可碱:该药是一种具有抗炎特性的甲基磺嘌呤的衍生物,可阻断环磷腺苷转变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有扩血管、改善周围血管血流的作用,常用于间歇性跛行等。它在GA中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具有阻断TNF-α作用,抑制巨噬细胞活化,从而抑制肉芽肿炎症,其抗炎作用可减轻GA中的血管炎。 

4、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的使用存在争议。Song等报道了一例GGA患者经阿达木单抗治疗无效后使用度普利尤单抗后病情显著改善,推测疾病主要 是由Th2 驱动。有人认为由于未知的触发因素,抗TNF药物通过未知的“自身免疫机制”诱导自身反应性Th1细胞导致组织破坏。Th17细胞是促炎症细胞,产生IL-17A和IL-17F。Th1-Th17作用复杂,相互上调,并可独立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阻断 IL-17A可能导致Th1反应的上调和GA的发生,生物制剂的使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5、甲氨蝶呤:甲氨蝶呤以其经济有效的优势有望成为GA二线用药。Naka等发现甲氨蝶呤15mg/周口服或皮下注射,6个月时64%的患者的皮损有不 同程度的改善,其中43%的患者治愈,57%的患者好转。大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18%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或脱发,应持续监测其骨髓抑制的副作用。 

6、抗生素:Chandan等首次报道了1例GGA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875/125mg bid)10天 后每月使用1周取得良好疗效,另一例GGA患者口服强力霉素100mgbid、己酮可可碱400mgtid,2个月后显著改善,持续用药2年病情稳定,但停药会导致复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强力霉素均抑制细菌,增加了细菌发病机制在GGA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可能性。

7、氨苯砜:氨苯砜可通过抑制非特异性炎症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尤其是在GGA方面取得了成功。在最近对26例GGA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中,平均每天服用100mg氨苯砜治疗9.8个月,54%的患者病变消退,57%的应答者复发,31%的患者因亚临床骨髓抑制需停止治疗。  

8、羟氯喹:该药因其经济和安全性高而广泛使用,但近年来发现效果存在不确定性。Hrin等以羟氯喹治疗GGA病例26例,有效率35%。Xu等用小剂量羟氯喹(25mg/d)和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地塞米松乳膏治疗一例泛发性穿孔和皮下GA并患有潜伏性结核感染的4岁男童,6个月后皮损全部消退,仅遗留色素沉着及萎缩性瘢痕,未出现复发。 

9、柳 氮 磺 胺 吡 啶 柳 氮 磺 胺 吡 啶 ( sul-phasalazine):在GA的治疗上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一项对13名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500mg~1.5gbid)6个的GA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发现,11例患者对治疗有反应。尽管有3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肝功异常、胃肠道不适、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口干症)而停止治疗,但总体上耐受性良好。

10、共病治疗: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都与T细胞失调有关,可以通过控制共病达到治疗GA的目的。2020年,Patrun和Hadžavdic '报道了一例患有GA的糖尿病患者在开始胰岛素治疗后皮损完全消失。另一位患有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的GA患者在使用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治疗2个月后病情好转。 

11、其他:环孢素属于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家 族,具有选择性抑制T细胞的能力。其针对GA的治 疗剂量是个体化的,应注意监测肾毒性和高血压。系统应用泼尼松龙目前已成功治疗了合并有巨细胞动脉炎的GGA。咪唑立宾(一种嘌呤抗代谢免疫抑制剂)可作为激素的替代药物治疗。其他药物包含异维A酸、维生素D、烟酰胺、齐留顿、骨化三醇等。

结语

综上所述,GA的诱发因素众多,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由于病程长和缺乏有效的治疗选择,GGA尤其难以治疗。因其可与多种疾病共存,在确诊后应对患者的血常规、血脂、甲状腺功能、血糖、肿瘤标志物和抗核抗体等进行全面筛查,以早期发现并积极控制共病。

参考文献:

白璐 朱才.环状肉芽肿治疗新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2,11(38):842-84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子刊:环状肉芽肿与糖尿病、高脂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间的关联

环状肉芽肿(GA) 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双手或足部皮损,有时也会扩散到手臂、颈部和躯干部。

婴儿泛发型环状肉芽肿1 例

患儿男, 3 个月23 天,因胸腹出现皮疹1 月余, 加重10 d 就诊。1 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于胸腹出现 粟粒至黄豆大小皮色、淡红色硬质丘疹;随后部分皮 损中心消退,周围排列成环形。10 d 前,患儿皮疹 发展至整个躯干部、臀部及双下肢,无自觉症状。遂 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予以皮肤活检。 患儿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父母否认近亲婚配, 家族中无类似患者,平素体健。体检:系统检查未发

泛发型环状肉芽肿一例

患者,男,61 岁。因躯干、四肢出现丘疹和红斑 5 年余,于 2017 年 2 月 4 日就诊。5 年余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数个黄红色丘疹,皮损逐渐增多,部分融合成环状红斑,自觉轻度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