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DNA复制 点击跳转

IVD技术:新型一步、等温、无需<font color="red">DNA</font>提取及扩增的基因检测方法

IVD技术:新型一步、等温、无需DNA提取及扩增的基因检测方法

作者提出了一种DNA检测技术,该技术将人工核酸回路与Ago蛋白切割活性相结合(ANCA),建立了一个高特异性和指数级信号放大的正反馈回路。

小桔灯网 - DNA检测技术,分子诊断策略 - 2024-01-06

癌症诊断的新方式或将出现——血液微生物<font color="red">DNA</font>读数

癌症诊断的新方式或将出现——血液微生物DNA读数

导读:随着新一代测序的出现,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来研究肿瘤基因和宿主基因组以及生物体内存在的大量微生物。之前有研究证据表明,这些微生物可能赋予某些癌症易感性,也可能影响对治疗的反应。现在研究人员切换

转化医学网 - 癌症 - 2020-03-14

诺奖得主切哈诺沃:<font color="red">DNA</font>药物或让人类永葆青春

诺奖得主切哈诺沃:DNA药物或让人类永葆青春

近日,在中国药科大学举办的“走近大师—诺奖论坛”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发问道,“在未来,通过对DNA的研究,可以真正实现对症下药,甚至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突变,干涉‘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

科技日报 - 切哈诺沃,DNA,健康 - 2016-11-21

Science Advances:<font color="red">DNA</font>纳米管,突破血脑屏障,为胶质母细胞瘤带来希望

Science Advances:DNA纳米管,突破血脑屏障,为胶质母细胞瘤带来希望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类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由于这类肿瘤恶性程度极高,所以绝大部分的患者预后极差: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后,其生存中位数仅为15个月左右,五年生存率不到5%。

“ 生物世界”公众号 - 胶质母细胞瘤,血脑屏障 - 2021-12-23

Science:人类机体<font color="red">DNA</font>中古老的病毒“入侵者”或帮助机体抵御感染

Science:人类机体DNA中古老的病毒“入侵者”或帮助机体抵御感染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从起源上来讲我们机体中大约8%的DNA来源于病毒,即感染性病毒和人类祖先抗争后的“残留物”,这种所谓的内源性病毒常常被认为并没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但近日刊登在研究者报道说,嵌合入我们基因组中的少量病毒DNA

生物谷 - DNA,病毒,癌症 - 2016-03-08

eLife:全局<font color="red">DNA</font>甲基化重塑技术帮助检验体外实验模型是否有效

eLife:全局DNA甲基化重塑技术帮助检验体外实验模型是否有效

Salk和Stanford的研究小组表明,从成纤维细胞中获得的诱导神经元在表观基因组水平与大脑中的神经元也是相似的。

生物通 - 神经元,重塑,实验模型 - 2019-01-30

J Periodontal Res:广泛型牙周炎免疫应答相关基因的<font color="red">DNA</font>甲基化谱

J Periodontal Res:广泛型牙周炎免疫应答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谱

DNA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可能与炎症性疾病的发展有关。由于宿主反应在牙周炎发病机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与健康个体相比,广泛型牙周炎(GP)患者牙龈组织中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的甲基化谱。

MedSci原创 - 牙周炎,DNA甲基化 - 2020-06-28

NEJM:寨卡病毒<font color="red">DNA</font>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分析

NEJM:寨卡病毒DNA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分析

在这个1期开放标签临床试验中,DNA疫苗可引发抗ZIKV免疫反应。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疗效。

MedSci原创 - 安全性,DNA疫苗,免疫原性,寨卡病毒 - 2021-09-16

Ann Oncol:循环肿瘤<font color="red">DNA</font>检测胰腺癌微小残留病灶步入临床研究

Ann Oncol:循环肿瘤DNA检测胰腺癌微小残留病灶步入临床研究

胰腺导管腺癌(PDAC)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已成为西方国家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外科手术加新辅助治疗或辅助治疗是目前治疗PDAC患者的唯一策略,但只有不到15%的患者被诊断为局部病灶,且即使在这部分患者中,5年总生存(OS)仍低于30%。与单独使用吉西他滨相比,辅助mFOLFIRINOX或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已显示出生存改善。然而,联合方案明显增加毒性,只有筛选出的患者才适合接受这些方案。尽

肿瘤资讯 - 循环肿瘤,DNA检测,胰腺癌,微小残留病灶,临床研究 - 2019-09-01

饮酒引起的<font color="red">DNA</font>损伤竟可以修复?新方法安全又高效!

饮酒引起的DNA损伤竟可以修复?新方法安全又高效!

导语:2018年,《Nature》曾发文指出,酒精(乙醇)代谢产物—乙醛会导致DNA双链断裂,导致染色体重排,并永久地改变DNA序列,从而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酒精发烧友

转化医学网 - 饮酒,DNA损伤 - 2020-03-11

JCLA:新的检测方法可保持原比例和完整的尿细胞游离<font color="red">DNA</font>?

JCLA:新的检测方法可保持原比例和完整的尿细胞游离DNA

尿游离DNA (ucfDNA)由于核酸酶活性高,且尿液中含有复杂物质,因此容易发生降解。

网络 - 尿,细胞游离DNA - 2019-06-03

CCLM: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游离<font color="red">DNA</font> 来评估EGFR突变

CCLM: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游离DNA 来评估EGFR突变

近日,国际杂志《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游离DNA 来评估EGFR突变的研究。

MedSci原创 - 游离DNA,检测 - 2017-08-31

从活体电脑到纳米机器人:<font color="red">DNA</font>不仅仅是基因

从活体电脑到纳米机器人:DNA不仅仅是基因

DNA是自然界里最让人惊叹的分子了,它的微观结构可以携带构造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形式所需指令。如今科学家们正在寻找将DNA应用于更广阔领域的方法,不仅要用它来储存信息,还要用它来制造大量生物机械中的组件。脱氧核糖核苷酸(Deoxyribonucleic acid)或者说“DNA”,携带着我们人类乃至所有生命有机体实现功能的基因信息。它通常以著名的双螺旋结构出现,由两个单股DNA分子折叠而成。每一个D

环球科学 翻译叶紫微 - DNA,基因 - 2016-12-28

DNA结构发现者将拍卖诺奖奖牌 估价两千多万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6日报道,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将于12月4日拍卖其诺贝尔奖章,预估拍卖价将高达3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中国日报网 - DNA,诺奖奖牌 - 2014-11-28

Nature Communications:前列腺癌干细胞发生DNA重排导致癌症复发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英国约克大学科学家们发现促进前列腺癌产生的驱动力:从人前列腺癌中提取出的干细胞发生DNA重排(DNA re-alignment)从而诱导癌症产生.这就为开发出靶向前列腺癌干细胞(prostate

生物无忧 - 肿瘤,癌症,前列腺癌,干细胞 - 2013-05-0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