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NASH siRNA 点击跳转

Plos One: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的促进因子

Plos One: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的促进因子

在表观遗传学里,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LSD1)的生化特征已经被鉴定,但是它的失调与肺癌的相关性还不可知。 近日,南京军区总医院肺癌综合诊治中心主任宋勇开展了关于一项关于肺癌的研究,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LSD1表达的预后作用,并明确它在肺癌增生、迁移及入侵等过程中的确切功能。 来源于NSCLC患者外科切除标本的LSD1蛋白水平通过免疫组化(immunohisto

生物谷 - 肿瘤,癌症 - 2012-04-10

FDA批准Leqvio作为一种附加疗法,以帮助降低某些高危成人的胆固醇水平

FDA批准Leqvio作为一种附加疗法,以帮助降低某些高危成人的胆固醇水平

相比于安慰剂,Leqvio 提供了高达 52% 的“有效和持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尽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最大耐受他汀类药物治疗。

MedSci原创 - inclisiran,Leqvio(inclisiran) - 2021-12-23

Redox Biol:"寿命标签"端粒组份的功能丧失能以独立于端粒缩短的方式诱导氧化应激

Redox Biol:"寿命标签"端粒组份的功能丧失能以独立于端粒缩短的方式诱导氧化应激

端粒被称为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端粒长度反映细胞复制史及复制潜能。有研究显示,端粒在决定动植物细胞的寿命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分裂次数越多,其端粒磨损越多,细胞寿命越短。

MedSci原创 - 先天性角化不全症,端粒酶,DKC1,NOP10,TIN2 - 2017-10-21

J Pathol.:乳腺癌基因BRCA1有助治疗间皮瘤

J Pathol.:乳腺癌基因BRCA1有助治疗间皮瘤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肺和胸壁之间的癌症。它一般是由接触石棉引起,尽管罕见,全球的病例数却在不断增加,尽管有些病人对抗有丝分裂的化疗药物长春瑞滨(Vinorelbine)有响应,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方法依然相当有限。爱尔兰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基因BRCA1的变化与恶性胸膜间皮瘤有关。 这项研究的成果发表在《病理学期刊》上,研究人员观察了144例间皮瘤样本,发现近40%没有表达BRCA1蛋白,这与对长

乳腺癌,BRCA1,间皮瘤 - 2012-01-06

Arthritis Rheumatol: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miRNA递送的改变削弱了高密度脂蛋白的抗炎作用

Arthritis Rheumatol: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miRNA递送的改变削弱了高密度脂蛋白的抗炎作用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携带的miR-1246增加,这导致巨噬细胞中IL-6表达增加。

MedSci原创 - 类风湿性关节炎(RA),高密度脂蛋白(HDL) - 2024-01-08

2014年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概述

2014年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概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酒精性肝病(ALD)统称脂肪性肝病,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其患病率近年来逐年上升。脂肪性肝病一方面可向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终末期肝病进展,另一方面还显著加剧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构成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纵观2014年,脂肪性肝病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就2014年脂肪性肝病领域的部分进展作一概述。     

医学论坛报 - 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 2015-04-01

【一文读懂】2016脂肪肝相关研究进展(TOP 10)

【一文读懂】2016脂肪肝相关研究进展(TOP 10)

脂肪肝(FLD),又叫肝积脂病或肝性肥胖症,是可逆转的病情。大甘油三酸酯脂肪液泡通过脂肪变性积累在肝细胞。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本文小编对2016年脂肪肝相关研究进行了盘点。【1】J immunol:细菌成分可能促进脂肪肝形成越来越多的实验与

MedSci原创 - 脂肪肝 - 2016-12-25

Am J Gastroenterology:体重增加对日本非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的影响

Am J Gastroenterology:体重增加对日本非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的影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最严重的脂肪性肝病之一,它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渐渐成为常见的慢性肝病。

MedSci原创 - 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2021-04-23

Cancer Cell:被忽视的血小板,被发现还可介导抗肿瘤免疫

Cancer Cell:被忽视的血小板,被发现还可介导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在 NAFLD 的情况下通过 P2Y12 受体依赖性 CD40L 释放发挥抗肿瘤效力。这些发现是对血小板促肿瘤功能的重要补充,阐明了血小板在肿瘤调节中的复杂作用,并为临床转化提供了

生物世界 - 血小板,肿瘤免疫治疗 - 2022-09-09

长链非编码RNA在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在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自1990年推出全球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研究获悉全部人类基因组信息,并主要研究编码基因在疾病发生的作用机制,但人类基因组中仅包含约2000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复杂的生理行为和进化过程,其可能主要由非编码RNA进行调节,其中除microRNA外,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近年成为研究重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长链非编码RNA,胶质瘤 - 2017-02-27

NEJM年度重磅!全面综述乙肝治疗最新进展

NEJM年度重磅!全面综述乙肝治疗最新进展

目前慢性乙肝患者诊疗常用的标志物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以及乙肝病毒DNA。

消化界 - 慢性乙肝感染,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 - 2023-01-11

关于MED1调控内皮细胞的BMP/TGF-β对肺动脉高血压影响的新发现!

关于MED1调控内皮细胞的BMP/TGF-β对肺动脉高血压影响的新发现!

BMP(骨形态发生蛋白)或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失调在特发性(IPAH)和家族性肺动脉高压(HPAH)以及啮齿动物肺动脉高压(PH)模型中是常见的。

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 -β对肺动脉高血压,MED1调控内皮细胞 - 2022-11-12

AJP:肺动脉高压中机械敏感通道 Piezo1 的内皮上调

AJP:肺动脉高压中机械敏感通道 Piezo1 的内皮上调

肺是人类唯一接受全部心输出量的器官。右心的心输出量几乎等于左心的心输出量。右心接受来自体循环的脱氧静脉血并将其泵入肺循环。

MedSci原创 - 肺动脉高压,阳离子通道家族,Piezo1 - 2021-10-25

JBC:科学家发现癌细胞抗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JBC:科学家发现癌细胞抗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化疗和辐射引起癌细胞氧化应激,进而杀死肿瘤细胞。南加州大学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保护癌症和其他细胞免受应激压力的一种蛋白质有一天能够帮助医生打破癌细胞的防御能力,使得癌细胞对相应治疗更敏感。 南加州大学教授Kelvin J. A. Davies率领的研究团队完成的最新研究证实蛋白质Nrf2能增强细胞应对氧化应激的能力。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3月23日的《生物化学杂志》上。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

生物谷 - 肿瘤,癌症 - 2012-04-10

Nature Medicine:反义寡核苷酸药物治疗渐冻症临床试验

Nature Medicine:反义寡核苷酸药物治疗渐冻症临床试验

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五大绝症之一,是一种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

“生物世界”公众号 - 反义寡核苷酸,渐冻症 - 2021-12-2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