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线性泛素链组装复合物 点击跳转

清华施一公院士Nature子刊发表重要新成果

清华施一公院士Nature子刊发表重要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获得了26S蛋白酶体(proteasome)的原子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7月18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施一公研究组主要致力于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集

生物通 - 施一公 - 2016-07-21

Nature:哈工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志伟团队T细胞最新研究成果在《Nature》上在线发表

Nature:哈工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志伟团队T细胞最新研究成果在《Nature》上在线发表

8月2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志伟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组装的结构基础》(Structural basis of assembly ofthe human TCR-CD3 complex)的研究文章(Article)。该研究首次解析了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TCR-CD3)复合物(包含全部8个亚基)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通过对结

中国教育在线 - 黄志伟,Nature - 2019-08-31

Nature | 北化工冯越组揭示新型<font color="red">泛素</font>化反应的分子机制

Nature | 北化工冯越组揭示新型泛素化反应的分子机制

嗜肺军团菌的SidE家族效应蛋白可以发生非经典的泛素化修饰,这一现象自2016年由普渡大学罗招庆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以后,随即引发了广泛关注,而相关的作用机理研究近期也爆发式地相继在Cell和Nature除了两周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高璞研究组的工作之外,今天凌晨Nature同时在线刊发了三篇相关论文,而其中一篇Article是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的冯越教授课题组,关于这篇文章的投稿信息

BioArt - 新型,泛素化反应,分子机制 - 2018-05-24

《细胞》子刊11篇文章重磅回顾,这些年兴起的大牛技术

《细胞》子刊11篇文章重磅回顾,这些年兴起的大牛技术

还记得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cryo-EM,甚至高通量测序技术未出现之前,我们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吗?其实大家不用回忆太久,因为这不是很久以前的事。在过去几年间,生物学研究技术进步步伐快的让人难以置信。 Cell出版社旗下Molecular Cell杂志推出了技术特刊,介绍了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对研究和临床医疗的影响。一整期的内容都在描述功能强大的新兴工具技术,回望我们

生物谷 - 细胞,技术 - 2015-05-28

史上最详细人DNA转录前起始<font color="red">复合</font>体结构出炉!

史上最详细人DNA转录前起始复合体结构出炉!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西北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将低温电镜技术(Cryo-EM)和最新的计算建模方法结合在一起,史无前例地详细解析出近原子分辨率下的人转录前起始复合

生物谷 Bioon.com - 基因表达,DNA转录 - 2016-05-14

Nucleic Acids Res:发现线粒体翻译质量控制对于胚胎发育的重要性

Nucleic Acids Res:发现线粒体翻译质量控制对于胚胎发育的重要性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与芬兰科学家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Editing activity for eliminating mischarged tRNAs is essential in mammalian mitochondria”。

上海生科院 - tRNA,AlaRS,质量控制 - 2017-12-26

大爆发!连发Nature和Cell,董欣年课题组在植物抗病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大爆发!连发Nature和Cell,董欣年课题组在植物抗病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董欣年课题组在植物抗病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一篇研究的结构解释了二十多年 NPR1 研究的数据。另一篇揭示了分子模式激活的免疫反应(PTI)信号通路中一个全新的蛋白翻译起始模块(Module)。

iPlants - 突破,植物抗病 - 2022-08-09

Science: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彦辉团队又一新突破

Science: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彦辉团队又一新突破

这一研究将改变我们对转录起始过程和以+1核小体为代表的染色质相互关系的传统看法。

复旦上医 - 核小体 - 2022-10-08

Nat Commun:绿脓菌素具有治疗线粒体疾病的潜力

Nat Commun:绿脓菌素具有治疗线粒体疾病的潜力

最近,研究人员表明,绿脓菌素,一种来自细菌的氧化还原酶,可以取代复合体III的氧化还原功能,起到电子分流的作用。

MedSci原创 - 线粒体疾病,绿脓霉素 - 2021-04-09

PNAS:陈婷实验室首次在病人特异性的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小鼠模型中实现成体基因修复

PNAS:陈婷实验室首次在病人特异性的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小鼠模型中实现成体基因修复

近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陈婷实验室在《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in vivo gene editing using ribonucleoproteins in skin stem cells of recessive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mouse mode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利用体外成熟的Cas9/sgRNA核糖蛋白复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 CRISPR/Cas9,表皮松解症,成体基因修复 - 2017-04-20

JMC:发现第一个乳酸脱氢酶 PROTAC 降解剂有望用于胰腺癌治疗

JMC:发现第一个乳酸脱氢酶 PROTAC 降解剂有望用于胰腺癌治疗

肿瘤的能量代谢不仅为肿瘤的快速生长提供了能量需求,也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原料,如磷酸核糖,非必需氨基酸,脂质合成前体等。因此阻断肿瘤的能量代谢可以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

精准药物 - 胰腺癌 - 2022-12-26

PNAS |北大肖俊宇研究组和高宁研究组合作解析人源线粒体三功能酶<font color="red">复合物</font>的冷冻电镜结构

PNAS |北大肖俊宇研究组和高宁研究组合作解析人源线粒体三功能酶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联合中心肖俊宇课题组与高宁课题组合作在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ryo-EM structure of human mitochondrial trifunctional protein” 的研究论文。

细胞 - 北大,肖俊宇研究组,高宁研究组,人源,线粒体,三功能酶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 - 2018-06-23

Cell Death Differ:FBXO32:关联黑色素瘤细胞中<font color="red">泛素</font>化作用与表观遗传重塑的关键因子

Cell Death Differ:FBXO32:关联黑色素瘤细胞中泛素化作用与表观遗传重塑的关键因子

泛素化作为一种翻译后修饰,能够通过随后的蛋白酶体或溶酶体途径降解目标蛋白而在蛋白质的稳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MedSci原创 - 黑色素瘤,泛素化,FBXO32,表观遗传重塑 - 2021-01-22

STTT:中国医学科学院岑山/王健伟/郭斐发现新冠病毒劫持细胞激酶CDK2促进病毒RNA合成

STTT:中国医学科学院岑山/王健伟/郭斐发现新冠病毒劫持细胞激酶CDK2促进病毒RNA合成

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机制,通过病毒劫持细胞激酶CDK2使RdRp在氨基酸T20位点磷酸化,从而调节SARS-CoV-2 RdRp的功能。

iNature - 新冠病毒,细胞激酶CDK2 - 2022-12-30

Biochem J:复杂蛋白复合物调节人类疾病发生过程的分子机制

研究者Jiazhen Zhang教授表示,我们揭示了蛋白质复合物NF-κB被激活的分子机制,NF-κB是B细胞中激活的一种细胞核因子,其在几乎所有的动

生物谷 - 蛋白,疾病 - 2014-07-1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