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英国城市生态系统中脊椎动物的生态作用 点击跳转

【盘点】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肠道微生物组近期重大进展

【盘点】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肠道微生物组近期重大进展

近期,三大期刊Nature、Science和Cell纷纷发表肠道微生物组方面的重磅研究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看点在哪里呢?1.Nature:发现肠道不同细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人类肠道是密集且又多样化微生物生态系统家园,但是人们对我们肠道大量细菌如何相互作用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研究,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和

生物谷 - 肠道微生物组 - 2016-05-16

Trends Parasitol:地图揭示传染病路径

Trends Parasitol:地图揭示传染病路径

中国科学报 - 传染病,宿主,病毒 - 2016-06-30

Semin Cancer Biol:癌症精确治疗新方向:肠道微生物

Semin Cancer Biol:癌症精确治疗新方向:肠道微生物

微生物操作可以作为传统癌症治疗辅助手段,也可以作为标准治疗失败后独立治疗。对于这些有希望策略应用,还需要在描绘复杂微生物网络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MedSci原创 - 癌症,免疫调节,肠道微生物 - 2021-04-10

Cell Res:复旦大学周俭/杨欣荣/樊嘉等发现肝癌侵袭区促进肝细胞-肿瘤细胞串扰、局部免疫抑制和肿瘤进展

Cell Res:复旦大学周俭/杨欣荣/樊嘉等发现肝癌侵袭区促进肝细胞-肿瘤细胞串扰、局部免疫抑制和肿瘤进展

剖析和理解肿瘤生态系统,特别是肿瘤边缘生态系统对肿瘤细胞浸润和侵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探索肿瘤转移机制和开发有效新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iNature - 肝癌,肿瘤转移,侵袭区 - 2023-06-22

中国抗癌协会肠道微<font color="red">生态</font>技术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

中国抗癌协会肠道微生态技术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庞大、最重要生态系统,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关键因素,基于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各组织器官影响,以及与各种疾病之间关系研究越来越多,并逐步向临床转化。

中国肿瘤临床 - 肠道微生态 - 2023-11-06

Cell Res | 复旦大学周俭/杨欣荣/樊嘉等发现肝癌侵袭区促进肝细胞-肿瘤细胞串扰、局部免疫抑制和肿瘤进展

Cell Res | 复旦大学周俭/杨欣荣/樊嘉等发现肝癌侵袭区促进肝细胞-肿瘤细胞串扰、局部免疫抑制和肿瘤进展

该研究利用纳米级分辨率新型肿瘤边界扫描和数字化模型-空间增强分辨率组学测序,在肝癌患者肿瘤边界周围发现了一个500 μ m宽区域,称为“侵袭区”。

iNature - 肝癌 - 2023-06-26

全新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研究领域巨变

全新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研究领域巨变

美国旧金山格莱斯顿研究所遗传学家Bruce Conklin一直试图找到DNA变异如何影响不同的人类疾病,但使用工具有些笨重。当他研究来自病人细胞时,很难知道哪个序列对疾病来说很重要,哪些只是背景噪音。同时,将突变植入细胞是一项昂贵且费力工作。2012年,他通过阅读了解到一项最新发表、被称为CRISPR技术。它能使研究人员快速改变几乎任何生物体DNA,包括人类。此后不

中国科学报 - 基因编辑,CRISPR - 2015-06-11

【医学知识】仙女们,私处洗<font color="red">的</font>太干净,妇科病也会找上门

【医学知识】仙女们,私处洗太干净,妇科病也会找上门

现在很多女性,都有使用洗液清洗私处习惯。 这些各种各样洗液,号称不仅能抑制细菌、治疗炎症、防止感染、保护私处、还能祛除瘙痒异味……

检验医学网 - 个人护理,医学知识,科普 - 2019-08-16

PNAS:利用噬菌体对微生物群落<font color="red">中</font>特定细菌进行碱基编辑

PNAS:利用噬菌体对微生物群落特定细菌进行碱基编辑

两种工程噬菌体——T7噬菌体和λ噬菌体,都能够向大肠杆菌宿主递送有效载荷,这些有效载荷表达细菌荧光基因,并操纵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

“生物探索”公众号 - 噬菌体,微生物群落 - 2022-11-11

Nature特刊:2017年<font color="red">中</font>国论文自然指数

Nature特刊:2017年国论文自然指数

最新一期(5月24日)Nature杂志公布了“Nature Index 2017 China”,从除了研究论文数量之外多个关键指标介绍了中国更多令人印象深刻方面,比如生态系统研究,数据和研究开放性,科学传播和健全科学政策等。总体情况在2014年之前,中国科学家在五分之一,落后于德国,美国和英国,但在2016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24%,同时从Natuer指数包含杂志期刊来看,国际合作

MedSci原创 - Nature,自然指数 - 2017-05-27

Nat Commun:炎症性肠病和肥胖<font color="red">的</font>肠道微生物共丰度网络具有特异性

Nat Commun:炎症性肠病和肥胖肠道微生物共丰度网络具有特异性

肠道微生物参与营养物质消化和降解,维持消化道完整性,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和调节宿主代谢。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与某些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和慢性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之间关系已被确认。

网络 - 肥胖,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物 - 2020-08-17

Nature:人类对于猫<font color="red">的</font>喜爱,造就了世界上最成功<font color="red">的</font>寄生虫

Nature:人类对于猫喜爱,造就了世界上最成功寄生虫

刚地弓形虫是世界范围内最成功寄生虫之一。它主要宿主是猫,但它几乎存在于地球上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内,包括那些没有原生猫类生态系统。刚地弓形虫存在于很多动物身上,从老鼠到麝鼠再到海牛,当然人类也可以感染刚地弓形虫。

Nature自然科研 - 猫,寄生虫,弓形虫 - 2017-09-26

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及代谢影响巨大

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及代谢影响巨大

肠道生态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而人类结肠则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厌氧生物反应器。肠道存在着万亿数量级微生物,这大大增加了宿主基因组资源。同时这些庞大微生物生态系统为人体能量捕获、食物消化、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等等提供了补充性代谢途径,否则人体将无法实现饮食中营养物质同化。这一微生态

丁香园 - 抗生素使用,肠道菌群,Gut,脱羧,肠道微生物菌群 - 2013-12-31

禽流感防控策略尚未完备 养禽业亟须转型

2014新年伊始,我国H7N9人间病例数又开始快速攀升,再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养禽者恐慌。为什么禽流感频频袭击我国?其深层次原因,是近几十年来我国养禽业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家禽饲养密度持续攀高。我国不少地区家禽饲养密度是世界平均水平30多倍。第二,发达国家90%以上家禽是在防疫条件好大型养禽场饲养,而我国约有70%以上家禽是在防疫

生物谷 - 禽流感防控 - 2014-01-24

Nature:1月23日出版《自然》杂志文章选读

  科学家发现癌症新基因   大多数癌症基因都是以中等频率发生突变,在某一具体肿瘤类型五个样本中发生突变不到 一个,所以对癌症基因准确识别需要基于大规模取样,以便将突变率这种异质性考虑进去这项研究对来自超过4700个“肿瘤—正常对”21个肿瘤类型 进行了统计分析。作者识别出33个以前不知道基因,它们与增殖、凋亡、基因组不稳定、染色质调控、免疫逃避、

MedSci原创 - Nature,杂志 - 2014-01-2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