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 点击跳转

Nature:基因突变大数据---释放PB级能量

Nature:基因突变大数据---释放PB级能量

15年前,人们视其为里程碑式但高不可攀的成就;10年前,这是一个有趣但是昂贵的研究工具;现在,日渐低廉的价格,迅猛提升的精确度以及正在稳定进步基础科学体系将基因组测序带入常规临床护理的实践前沿。 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在开展基因组研究以鉴别出导致稀有疾病的基因突变。“我们正在寻找的基因突变的发生概率正在提高”,Russ Altman说道,他是斯坦福医药学院的一名生物信息教授。“在一些医疗中

36大数据 - 基因突变,大数据,能量 - 2015-12-01

4月14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简报,确诊192万例,美国超58万例

4月14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简报,确诊192万例,美国超58万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近202万例,达2019320例,累计死亡119483例。其中美国确诊682619例,死亡23529例。昨日报道:4月

MedSci原创 - 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简报 - 2020-04-14

Nat Med:最新临床试验表明粪菌移植可提高晚期黑色素瘤抗PD-1联合治疗疗效且具安全性

Nat Med:最新临床试验表明粪菌移植可提高晚期黑色素瘤抗PD-1联合治疗疗效且具安全性

研究发现来自健康捐赠者的粪菌移植(FMT)与抗PD-1免疫治疗联合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是安全的,没有患者单独经历FMT的3级不良事件。该成果或可改善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疗。

测序中国 - 黑色素瘤,粪菌移植 - 2023-07-14

【盘点】2016年白血病研究重大成果

【盘点】2016年白血病研究重大成果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1】JCI:中山大学潘景轩教授找到可能彻底治愈常见白血病的新靶点近日,来自中国中山大学的潘景轩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治疗靶点开

MedSci原创 - 白血病 - 2016-09-24

BMJ子刊:中年痴呆症高危人群的创伤和抑郁症状研究

BMJ子刊:中年痴呆症高危人群的创伤和抑郁症状研究

抑郁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与痴呆发生相关联。

MedSci原创 - 2021-01-03

Lancet:抗抑郁药米氮平治疗痴呆患者激进行为的效果研究

Lancet:抗抑郁药米氮平治疗痴呆患者激进行为的效果研究

痴呆症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MedSci原创 - 老年痴呆症,米氮平 - 2021-10-23

2014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生物&医学

2014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生物&医学

美 国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室发现了除X、Y染色体以外的另一种决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 科技发展,生物,医学 - 2015-01-04

【盘点】11月Science杂志精选文章一览(TOP 10)

【盘点】11月Science杂志精选文章一览(TOP 10)

【1】Science:给老鼠挠痒痒也能发篇Science?!给实验老鼠挠痒痒也能发篇Science?!一点都没错,不过除了逗逗老鼠,科学家最新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还鉴定了挠痒痒在大脑中触发的神经元。这项研究为大脑如何产生欢乐这一缺乏研究的情感提供了解。给实验老鼠挠痒痒,它会高兴的跳起来,兴奋地尖叫,乞求更多。除了描述这些可爱的反应,最新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鉴定了挠痒痒在

MedSci原创 - Science杂志 - 2016-11-30

JNNP:脑脊液β-突触核蛋白作为临床症状前阿<font color="red">尔</font>茨海默病的突触生物标志物

JNNP:脑脊液β-突触核蛋白作为临床症状前阿茨海默病的突触生物标志物

茨海默病(AD)的神经病理学变化,即淀粉样β(Aβ)和磷酸化tau(p-tau)的脑沉积, 在临床症状表现出现前15-20年开始。 AD的临床前阶段(AD前)确定了那些在认知

网络 - 脑脊液,临床症状,突触生物标志物 - 2022-09-14

被喻“21世纪听诊器” 人工智能未来何种模样?

被喻“21世纪听诊器” 人工智能未来何种模样?

在之前的很多篇文章中我们分析过AI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对于医学领域中AI的发展我们一直在等待一篇比较全面且相对客观的报道,相信这篇文章不会让大家失望。文章不但详细地介绍了AI在诊疗能力,手术能力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更是提供了AI在心理健康领域的最新讯息。对于心理健康观测应用,澳洲的意识相当前沿。在十月份的时候我参加了悉尼大学Brain and Mind Center 的研讨会,和临床心理学教授S

天成智汇 - 21世纪,听诊器,人工智能 - 2018-02-27

2022年Q2:失败临床研究TOP25

2022年Q2:失败临床研究TOP25

基于医药魔方网站行业快讯板块、NextPharma数据库以及公开信息,2022年4-6月的《临床研究月报》共筛选出25项值得关注的未达主要终点的临床研究,供大家参考。

医药魔方Pro - 临床研究 - 2022-07-03

年终盘点:2019年Lancet杂志重磅研究

年终盘点:2019年Lancet杂志重磅研究

2019年已经进入最后一个月,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在不平凡的2019年里刊登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MedSci原创 - 2019,Lancet - 2019-12-25

[TISC 2012]脑小血管病:小血管 大问题

[TISC 2012]脑小血管病:小血管 大问题

 脑小血管病无论从循证研究,还是从临床评价、疾病认识及诊疗规范上都比较缺乏和混乱。        由于解剖和临床发病特点,使得脑大血管病不论从临床诊疗手段还是从循证研究上,都相对比较明确。相反,脑小血管病由于损伤部位比较局限,临床症状比较缓慢和隐匿,使之在临床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无论从循证研究,还是从临床评价、疾病认识及诊疗规范上都比较缺乏和

医学论坛网 - 2012TISC,脑小血管病 - 2012-07-05

伟大的发现没有偶然——现代视觉科学之父、诺奖得主休伯尔

伟大的发现没有偶然——现代视觉科学之父、诺奖得主休伯尔

休伯尔(右) 和 维泽(左)在1981年的合影(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哈佛大学的休伯尔(David Hubel)和维泽(Torsten Weisel)极为细致地探索了视皮层的结构,

自然杂志 - 视觉科学 - 2017-01-12

【盘点】卵巢癌近期重要研究一览

卵巢癌作为女性的沉默杀手,其死亡率居妇女恶性肿瘤之首,其发病隐匿、发展迅速、预后差,早期无特异表现,出现症状多已属晚期,那么近期卵巢癌研究有哪些呢?请随梅斯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

MedSci原创 - 卵巢癌 - 2019-07-2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