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molecular 点击跳转

Science子刊:“酗酒者”的救星!裸盖菇素可降低酒精依赖症的复发

Science子刊:“酗酒者”的救星!裸盖菇素可降低酒精依赖症的复发

酒精依赖症(alcohol dependence)是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在德国,有500多万人受到影响。其后果往往是严重的身体和精神痛苦以及高死亡率。受影响者的平均预期寿命减少了22年以上。

细胞 - 裸盖菇素,酒精依赖症 - 2021-12-26

STTT:首都医科大学李子孝团队揭示了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的分子特征

STTT:首都医科大学李子孝团队揭示了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的分子特征

该研究利用生物标志物和基因组分析揭示了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的分子特征。

“iNature”公众号 - 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 - 2023-05-31

SABCS:乳腺癌干细胞对抗化疗和放疗的机制被初步揭开

SABCS:乳腺癌干细胞对抗化疗和放疗的机制被初步揭开

美国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研究人员在2011年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癌症治疗和研究中心-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圣安东尼奥市乳腺癌研讨会上陈述了他们在研究乳腺肿瘤干细胞---一小部分独特的乳腺癌细胞,能够启动肿瘤生长,并且相对而言能够抵抗化疗和放疗---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他们发现Stat3信号传导在肿瘤干细胞中高度活跃,另外还发现两种不同的Hedgehog信号

乳腺肿瘤干细胞,乳腺癌干细胞 - 2011-12-20

Mol Cell:薛愿超团队开发CRIC-seq技术,揭示PTBP1调控可变剪接新机制

Mol Cell:薛愿超团队开发CRIC-seq技术,揭示PTBP1调控可变剪接新机制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前体mRNA能够通过可变剪接产生多种异构体,以执行相似或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可变剪接的异常与恶性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生物世界”公众号 - PTBP1,CRIC-seq技术 - 2023-03-27

EMBO Mol Med:科学家利用基因疗法成功治愈2型糖尿病和肥胖小鼠 未来有望应用于人体!

EMBO Mol Med:科学家利用基因疗法成功治愈2型糖尿病和肥胖小鼠 未来有望应用于人体!

近日,来自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基因疗法成功治愈了小鼠的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

细胞 - 科学家,基因疗法,糖尿病,肥胖,小鼠,人体 - 2018-07-11

Mol Ther:上海药物所发现整合素aIIbβ3的种属差异与单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相关

Mol Ther:上海药物所发现整合素aIIbβ3的种属差异与单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相关

在目前世界范围内,治疗性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s)销售额已达数百亿美元,占到整个生物制药市场份额的三成以上。虽然大部分mAbs在人体中能够良好地耐受,但也依然会造成包括免疫反应、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障碍、皮炎及心血管毒性等毒副作用。因此,如何在药物研发前期尽早地发现mAbs造成的不良反应显得极为重要。

中国生物技术网 - 单克隆抗体,血小板,副作用 - 2018-05-29

Nature Genetics: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型单细胞技术揭示免疫检查点调节新机制

Nature Genetics: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型单细胞技术揭示免疫检查点调节新机制

新研究推出了一种强大的分析技术,将极大的推动未来多模式单细胞研究。

生物探索 - 肿瘤 - 2021-03-18

MOL THER| 妙!科学家发现咀嚼含有ACE2蛋白的口香糖或减少SARS-CoV-2传播

MOL THER| 妙!科学家发现咀嚼含有ACE2蛋白的口香糖或减少SARS-CoV-2传播

口香糖可能作为这场斗争中的一种额外工具。

细胞 - 口香糖,SARS-COV-2 - 2022-01-20

邵峰、王大成两院士携手发布Nature新文章

邵峰、王大成两院士携手发布Nature新文章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gasdermin家族的打孔活性和结构自抑制。这项重要的研究发布在6月8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任职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邵峰(Feng Shao)院士,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王大成(Da-Cheng Wang)院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邵峰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在病原细菌感

生物通 - 炎症坏死,gasdermin,打孔活性,结构自抑制 - 2016-06-13

science:四军大于耀清讲师发现挠痒也能传染

science:四军大于耀清讲师发现挠痒也能传染

与打哈欠类似,抓痒也是一种能够传染的行为,仅仅看到别人抓耳挠腮就能够引发我们挠痒的欲望。最近,研究者们发现小鼠可能具有同样的反应,这一发现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能够感受别人刺激性感觉的脑回路。此前关于传染性行为的研究结果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对于我们在看到别人抓痒或者打哈欠时会作出相似的行为是否是由于

生物谷 - 神经,行为,大脑 - 2017-03-15

国务院任命曹雪涛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

国务院任命曹雪涛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

人社部网站9月2日公布了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消息。其中,任命曹雪涛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免去曹雪涛的南开大学校长职务。

网络 - 曹雪涛 - 2022-09-02

Mol Psychiatry:阿尔兹海默症“会转移”!竟是一种全身疾病!

Mol Psychiatry:阿尔兹海默症“会转移”!竟是一种全身疾病!

就在昨日《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了一篇文章:阿尔兹海默症可能和癌症一样,是会转移的!并不单单是脑部疾病,更可能是全身性疾病!

转化医学网 - 颠覆理念,阿尔兹海默,全身系统性疾病 - 2017-11-03

Cell:对肌肉浸润性膀胱癌进行综合的分子特征描述,有助改进疗法

Cell:对肌肉浸润性膀胱癌进行综合的分子特征描述,有助改进疗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和布罗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完成了对412种肌肉浸润性膀胱癌样品的综合分子特征描述,从而导致他们鉴定出5种不同的膀胱癌亚型,每种亚型对特定的疗法具有不同的敏感性。这些结果可能导致人们在未来开发出个人化疗法。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0月5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o

生物谷 - 膀胱癌,分子特征,疗法 - 2017-10-10

淀粉样蛋白PET影像检查可追踪痴呆进展

淀粉样蛋白PET影像检查可追踪痴呆进展

在迈阿密召开的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年会上,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奥斯汀医院的Christopher Rowe医生及其同事报告了关于研究性药物11C-匹兹堡复合物B(PiB)和18F-florbetaben的两项研究的结果:对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使用PET影像放射性示踪剂对b淀粉样蛋白沉积进行2~3年的纵向追踪,有助于预测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或可靠地排除这一诊断。 PiB研究的全

网络 -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年会,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2012-06-14

Mol Cell:识别出癌症中的DNA修复基因或有望帮助改善癌症疗法

Mol Cell:识别出癌症中的DNA修复基因或有望帮助改善癌症疗法

来自伯明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癌细胞修复自身DNA损伤的一种新方式。

生物谷 - 癌症,DNA修复基因 - 2022-05-3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