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PI3K抑制剂 点击跳转

【论著】| 长链非编码RNA FLJ30679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论著】| 长链非编码RNA FLJ30679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FLJ30679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以及其表达改变后对OSC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旨在为OSCC的分子机制、诊治分子靶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中国癌症杂志 - 长链非编码RNA, 口腔鳞状细胞癌 - 2024-06-15

论文解读|Liangliang Xu/Sien Lin教授团队揭示Kdm5c调节骨生成和骨形成的新机制

论文解读|Liangliang Xu/Sien Lin教授团队揭示Kdm5c调节骨生成和骨形成的新机制

研究揭示了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5C(Kdm5c)通过PI3K/Akt/HIF1α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骨生成和骨形成的过程。

Genes and Diseases - 骨生成,Kdm5c,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5C - 2024-06-13

Oncogene:细胞死亡之谜为开发癌症药物带来新思路

Oncogene:细胞死亡之谜为开发癌症药物带来新思路

近日,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生物化学系教授Leslie Parise博士在实验室中发现的一种蛋白质CIB1。这一小的钙结合蛋白被发现在所有类型细胞中都存在。Cassandra Moran是UNC儿科肿瘤学研究员,她的研究领域是神经母细胞瘤。Cassandra Moran发现,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降低CIB1,会导致细胞死亡。癌症是因为细胞生长失控所导致的疾病,因此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所发现的CIB1

生物谷 - 细胞死亡,癌症药物,CIB1 - 2012-09-18

CLIN CANCER RES:CUDC-907<font color="red">抑制</font>甲状腺癌生长与转移

CLIN CANCER RES:CUDC-907抑制甲状腺癌生长与转移

在ATC和PDTC中,PI3K/AKT和RAF/RAS/MEK/ERK通路变异常见。HDAC调节肿瘤发生及进展。

MedSci原创 - 甲状腺癌,CUDC-907,生长转移 - 2017-09-06

BP: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BP: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仍有不足,而针刺对PCOS排卵功能和卵泡发育有改善作用,因其简便、有效、成本低、无毒副作用而被广泛应用,本文所述研究探索针刺治疗PCOS的机制,以期临床应用推广

MedSci原创 - 多囊卵巢综合征,针刺疗法 - 2021-10-21

Clin cancer research:多参数MR-RET成像可预测复发性高级别神经胶质瘤对GDC-0084治疗的反应性

Clin cancer research:多参数MR-RET成像可预测复发性高级别神经胶质瘤对GDC-0084治疗的反应性

GDC-0084是一种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为治疗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GBM) 而开发,通过影像学检查是否可评估GBM患者对GDC-0084治疗的反应性?

MedSci原创 - 神经胶质瘤,MR-PET,GDC-0084,PI3K/mTOR小分子抑制剂 - 2020-07-03

Piccart教授:如何改善晚期HER2+乳腺癌个体化治疗?

Piccart教授:如何改善晚期HER2+乳腺癌个体化治疗?

在乳腺癌治疗的过去15年中,抗HER2靶向治疗的出现带来了最令人瞩目的临床进展,使晚期HER2+乳腺癌患者OS得到显着改善。对于晚期HER2+乳腺癌的最佳管理方案应该是利用个体化治疗决策工具,选择现有标准治疗方案结合新的治疗手段。

肿瘤资讯 - 晚期HER2+乳腺癌,个体化治疗 - 2017-12-11

【盘点】2018年12月20日Bloodt研究精选

【盘点】2018年12月20日Bloodt研究精选

2018年12月20日Bloodt研究精选

MedSci原创 - Blood - 2018-12-25

法尼酯二磷酸合酶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过程中内皮细胞增殖和自噬的调节作用

法尼酯二磷酸合酶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过程中内皮细胞增殖和自噬的调节作用

关注PAH中与甲羟戊酸途径相关的酶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FDPS),并研究干扰FDPS是否能通过影响小G蛋白的活性和内皮细胞的自噬水平来改善受损的内皮功能。然而,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在PAH中仍不清楚。

MedSci原创 - 肺动脉高压,法尼酯二磷酸合酶 - 2022-08-15

J Ethnopharmacol:结合网络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鼻渊通窍颗粒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和靶点

J Ethnopharmacol:结合网络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鼻渊通窍颗粒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和靶点

通过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AR)小鼠模型,探讨鼻渊通窍颗粒(BYTQ)抗AR的可能机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BYTQ治疗AR的可能靶点。

MedSci原创 - 炎症,变应性鼻炎,鼻渊通窍颗粒,细胞粘附因子,局灶性粘连 - 2023-07-09

Science Advances:王贵华团队揭示PD-L1甲基化<font color="red">抑制</font>PD-1/PD-L1<font color="red">抑制剂</font>效果

Science Advances:王贵华团队揭示PD-L1甲基化抑制PD-1/PD-L1抑制剂效果

大多数癌症类型的患者对靶向PD-1/PD-L1相互作用的治疗没有反应或只是暂时反应,多项临床试验已经提出将PD-L1阳性作为预测抗PD-1或抗PD-L1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

“生物世界”公众号 - 癌细胞,PD-L1甲基化 - 2023-05-31

J Ethnopharmacol:归黄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多靶点作用机制研究

J Ethnopharmacol:归黄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多靶点作用机制研究

检验和进一步阐明归黄方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多靶点治疗机制。

MedSci原创 - 慢性前列腺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归黄方,PI3K/AKT/NF-κB通路,实验验证 - 2022-06-10

肾癌实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肾细胞癌(RCC)简称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是致死率最高的泌尿系统肿瘤。肾癌在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中分列第6和第8位,而且肾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约2.5%的速度上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肾癌,展望 - 2014-09-08

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在乳腺癌中的地位尚待确立(BOLERO研究)

近日,美国杜克大学乳腺癌组主任Kimberly Blackwell教授综述了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在治疗乳腺癌妇女中的地位。

MedSci原创 - mTOR,依维莫司 - 2013-11-27

山东大学学者因“图片重复”主动撤销《分子医学期刊》发表论文

撤销声明称,论文中图片1a和图片3中的“点迹”重复,因此作者要求撤销该论文;作者对此表示深深歉意。论文信息显示,论文作者分别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东营人民医院等单位。

MedSci原创 - 山东大学,撤销,论文 - 2013-04-1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