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TIA 点击跳转

英国启动阿司匹林抗癌症复发试验,预计纳入1.1万人

英国启动阿司匹林抗癌症复发试验,预计纳入1.1万人

英国开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测试阿司匹林的抗癌效果。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将启动世界上最大的临床试验测试阿司匹林的抗癌效果。大约有1.1万曾患有早期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以及食道癌的人们将参与这项实验。 最近几年,关于阿司匹林是否具有抗癌效果的争论由于其不确定性而越演越烈。科学家称,如果证实这种药物的效果,那么它将带来革命性变化,为癌症患者提供一种廉价而有效的治疗方

MedSci原创 - 阿司匹林,癌症 - 2015-10-24

2016年度卒中重磅研究盘点(TOP 10)

2016年度卒中重磅研究盘点(TOP 10)

【1】Stroke:亚洲研究再议急性脑卒中后的双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是否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针对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是否可以减少卒中后30天MRI上缺血性病灶的风险这一问题,来自韩国的学者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Stroke》杂志。该研究名为COMPRESS研究(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预防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复发研究)

MedSci原创 - 卒中 - 2016-12-15

卒中患者的血糖如何管理?这张流程图在手,心中不慌

卒中患者的血糖如何管理?这张流程图在手,心中不慌

患者于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言语不利、构音不准,呈持续性发作,当时未引起家人重视,未治疗。2小时前晨起时发现右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右上肢上抬困难,右手持物力量差,自行站立行走向一侧偏斜,呈持续性发作,无头痛、头晕及流涎,无耳鸣、耳聋及复视。伴有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无昏迷、抽搐及二便失禁。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 卒中,血糖 - 2019-05-06

PLoS One: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对卒中的预防:meta分析

PLoS One: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对卒中的预防:meta分析

背景和目的:抗血小板治疗广泛应用与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尽管氯吡格雷作为传统的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但也有很多人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研究人员对此进行meta分析,系统综述联合应用药物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单一治疗对患者卒中预防的差异。方法:在PubMed(1996.05月,2015),EMBASE(1947.05月,2015),CENTRAL(1948.05月,2015),ICTR

MedSci原创 -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Meta分析 - 2015-09-22

Neurology:戒烟可显著降低中风患者不良预后率

Neurology:戒烟可显著降低中风患者不良预后率

在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戒烟可降低患者4.8年内的预后风险

MedSci原创 - 中风,戒烟,预后 - 2017-09-13

全麻术后恢复早期一过性失语一例

全麻术后恢复早期一过性失语一例

患者,女,30岁,166 cm,76kg,BMI 27.5kg/m2,ASAⅡ 级。急诊入院诊断:宫外孕,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宫外孕摘除术”。查体:HR 89次/分,RR 16次/分,BP108/60mmHg,体温36.6℃。术前检查示心、肺、肝肾功能和神经系统未见异常。既往体健,无精神疾病病史,无失语病史,未曾生育,自述两年前曾行宫外孕摘除术。

临床麻醉学杂志 - 全麻,恢复早期,一过性,失语 - 2019-07-17

Radiology:7T MRI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Radiology:7T MRI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占所有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s)的50%。

MedSci原创 - 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成像,7T MRI - 2021-05-05

Int J Clin Pract:易被忽视的计算机视觉综合征 您了解多少?

Int J Clin Pract:易被忽视的计算机视觉综合征 您了解多少?

计算机、手机等视觉电子产品在当前社会被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计算机视觉综合征却很容易被人忽视。2017年7月,发表在《Int J Clin Pract》的一项研究评估了计算机视觉综合征临床、发病、预后和治疗方面的证据和现有文献。

环球医学 - 计算机视觉综合征 - 2017-09-07

NEJM:主动脉生物瓣膜置换后的血栓形成的相关研究

NEJM:主动脉生物瓣膜置换后的血栓形成的相关研究

在一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一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后患卒中的患有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发现,主动脉瓣叶运动减少。这一发现提出了可能的亚临床单张血栓形成的问题,并促使进一步调查。

MedSci原创 - 主动脉生物瓣膜,血栓形成 - 2015-11-19

神经综述:内囊梗死的研究进展

神经综述:内囊梗死的研究进展

内囊连结大脑皮质、丘脑、脑干和脊髓,是各结构传入及传出纤维交汇之处,内囊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严重、进展快、致残率高、预后差。

神经病学医学网 - 内囊供血动脉, 内囊结构和功能 - 2023-02-21

Neurology:睡眠呼吸紊乱增加民众卒中风险

Neurology:睡眠呼吸紊乱增加民众卒中风险

2343名发生过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参与研究

MedSci原创 - 睡眠,卒中,SDB - 2016-08-05

黄一宁:颈动脉斑块的识别与处理

黄一宁:颈动脉斑块的识别与处理

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是颈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尸解研究证实,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易损斑块不可预测地突然破损、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发病机制。正确地识别颈动脉斑块及对其进行恰当处理是降低患者脑血管疾病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一、易损斑块的概念     2003年,国际上

中国医学论坛报 - 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粥样,缺血性脑血管病 - 2015-03-18

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后何时启用抗凝药?牢记这个口诀能救命!

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后何时启用抗凝药?牢记这个口诀能救命!

房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何时启动抗凝治疗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虽然这些患者脑梗死复发风险很高,但早期进行抗凝治疗也会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 房颤,卒中,抗凝药 - 2023-12-19

PNAS:同济大学薛雷教授课题组PNAS文章解析肿瘤迁移新机制

PNAS:同济大学薛雷教授课题组PNAS文章解析肿瘤迁移新机制

近日,《美国科学院院报》 (PNAS)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薛雷教授课题组题为“Hippo Signaling Promotes JNK-dependent Cell Migration”的研究论文。Hippo通路是一条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细胞增殖和器官生长,是目前国际研究的前沿热点。在正常细胞中,激酶Hippo磷酸化Wts,后者进一步磷酸化转录辅助因子YAP/Yki并使其滞留在胞质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Hippo通路,肿瘤迁移,磷酸化 - 2017-03-11

WARCEF研究: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心衰发生卒中、死亡疗效相似

  2012年国际卒中大会上,美国学者报告了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WARCEF(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研究。主要复合终点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在患者死亡、缺血性卒中或脑内出血方面疗效相似。   该研究比较了华法林目标[INR(2.75±0.25)]和阿司匹林(ASA,325 mg/d)对窦性心律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MedSci原创 - WARCEF,华法林,阿司匹林,心衰 - 2012-02-0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