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核糖体亚基 点击跳转

【年终盘点】2016年值得关注的爆炸性新技术!

【年终盘点】2016年值得关注的爆炸性新技术!

2016年备受关注的新技术有哪些?“魔剪”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液体活检及冷冻电镜已霸占了整年的各大TOP级期刊。研究人员不断改进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希望在基因组的多个位点实现精确的基因编辑,助力快速的迈向临床。中国学者韩春雨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震惊了全世界,然而后续一波又一波的国内外研究人员的争议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另外,中国学者在冷冻电镜方面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MedSci原创 - 新技术 - 2016-12-06

冷冻电镜+清华大学=7篇Cell、Nature、Science | 附施一公院士最新综述

冷冻电镜+清华大学=7篇Cell、Nature、Science | 附施一公院士最新综述

天关注Cell、Nature、Science(合称CNS)等顶级期刊是小编的日常工作之一。近两年,小编发现,除了“魔剪”CRISPR,冷冻电镜也是这些期刊的“常客”。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而清华大学无疑是这一领域的“领军者”之一。“冷冻电镜+清华大学=CNS”这个公式虽有点夸张,但也不是毫无根据。

生物探索 - 冷冻电镜,顶级期刊,施一公 - 2016-09-27

Nat Struct Mol Biol:钱书兵组揭示5'UTR在mRNA翻译和稳定性中的作用

Nat Struct Mol Biol:钱书兵组揭示5'UTR在mRNA翻译和稳定性中的作用

,mRNA究竟何时被当做模板被翻译以及何时被认为不再需要被降解因子分解,还有哪些mRNA容易或者难以被翻译,哪些mRNA容易被降解,潜在的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BioArt - mRNA,核糖体,降解,mRNA翻译 - 2020-07-31

Science | 雷鸣团队等首次揭示真核生物tRNA前<font color="red">体</font>5’端加工成熟机制

Science | 雷鸣团队等首次揭示真核生物tRNA前5’端加工成熟机制

RNase P(Ribonuclease P )是由RNA介导、负责tRNA前5’端加工成熟的核酶。RNase P是存在于目前地球上所有物种中的一类保守的为生命活动所必需的RNA-蛋白质复合物。真核生物的RNase P 是由一条长链非编码RNA分子(~300nt)和近十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分子机器。

BioArt - 首次揭示,真核生物,tRNA,前体5’端,加工成熟机制 - 2018-09-30

PLoS Genet:癌细胞可以简化其基因组

PLoS Genet:癌细胞可以简化其基因组

核糖体DNA在拷贝数方面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可变的区域之一。核糖体DNA对于细胞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对于其拷贝数,稳定性,在哺乳动物中序列的调控机制几乎一无所知。对核糖体DNA的定位和分析是很具挑战性的。

MedSci原创 - 癌症 - 2017-06-25

吃得少,衰老慢?科学家找到了依据!

吃得少,衰老慢?科学家找到了依据!

抗衰老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领域。科学家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找到“青春之泉”。先前有研究发现,少吃能够减缓衰老过程。去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如果患有严重衰老疾病的小鼠减少30%的食量,它们的寿命将会延长3倍。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正常饮食的小鼠,控制饮食结构的小鼠更健康。不久前,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也证实,限制卡路里确实能延长恒河猴寿命并让它们更健

生物探索 - 衰老,卡路里 - 2017-02-15

Nature:深度解读!揭秘缺乏营养的饥饿细胞回收细胞内部组分的分子机制!

Nature:深度解读!揭秘缺乏营养的饥饿细胞回收细胞内部组分的分子机制!

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就系统性地调查了正常和营养匮乏的细胞中的整个蛋白质景观,从而确定哪些蛋白质和细胞器能被自噬过程所降解;研究结果表明,与预期相反,核糖体并没有优先通过自噬过程被回收。

细胞 - 分子机制,饥饿细胞,自噬过程 - 2020-07-31

Genes (Basel):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相关遗传变异的鉴定!

Genes (Basel):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相关遗传变异的鉴定!

荷兰Radboud大学医学中心人类遗传学系和Radboud分子生命科学研究所的Astuti GDN近日在Genes (Basel)发表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他们在11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患者中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了12个独特的突变体,并对新的基因型-表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MedSci原创 -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遗传变异,全外显子组测序 - 2018-01-22

【盘点】2019年7月19日Blood研究精选

【盘点】2019年7月19日Blood研究精选

2019年7月19日Blood研究精选

MedSci原创 - Blood - 2019-07-19

Nat Commun:重要进展!中科大刘强课题组发现长非编码RNA调控学习记忆新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靶点及全新的方向

Nat Commun:重要进展!中科大刘强课题组发现长非编码RNA调控学习记忆新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靶点及全新的方向

4月30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了中科大刘强研究组题为“Activity dependent LoNA Regulates Translation by Coordinating rRNA Transcription and Methylation”的研究论文,文章中首次发现并命名了长非编码RNA LoNA,揭示了LoNA通过调控蛋白翻译来影响学习记忆以

中科大生科院 - LoNA,阿尔茨海默病,学习记忆 - 2018-05-01

Structure:科学证实水仙治愈癌症患者

Structure:科学证实水仙治愈癌症患者

在科学杂志Structure(Cell Pres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描述了从水仙中提取的天然生物碱的抗癌作用。由ULB科学系附属的Denis Lafontaine领导,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化合物触发了抗肿瘤监测通路的激活。

Medicalxpress - 水仙,治愈,癌症患者 - 2018-02-28

Blood:RPS15突变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整体蛋白质合成模式和翻译保真度均发生改变

Blood:RPS15突变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整体蛋白质合成模式和翻译保真度均发生改变

RPS15编码核糖体蛋白,其C末端保守,延伸至核糖体的解码中心。Gabriel Bretones等人发现该结构域高度保守

MedSci原创 - RPS15,CLL,蛋白质合成,翻译保真性,核糖体 - 2018-09-05

谁说所谓的非编码性RNA就一定没有编码性?

谁说所谓的非编码性RNA就一定没有编码性?

2002年,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的研究豆科植物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之前被认为发挥着非编码功能的长679个核苷酸(679nt)的RNA实际上是一种编码蛋白的信使RNA(mRNA)[1]。基于它的长度大于200nt,它被归类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这种RNA是由被称作早期结瘤素40(early nodulin 40, ENOD40)

生物谷 - 非编码性RNA - 2016-06-26

EMBO Reports:中科院科学家揭示细胞自噬活性的调控机制

本研究发现核糖体亚基蛋白RPL-43功能缺失会导致SQST-1(哺乳动物细胞p62同源物)蛋

不详 - 神经,精神 - 2014-06-24

Cell:科学家模拟细胞的蛋白翻译过程

细胞内部的运作涉及到不计其数的单个分子,它们参与到重复循环的相互作用之中来维持生命。而蛋白质形成就是这种生命活动的基础。由于蛋白质的重要性,科学家们一直以来对于细胞生成蛋白质的机制都极其地感兴趣。蛋白质翻译对于所有的活细胞均极为重要。细胞借助于这一机制将遗传信息转变为能够真正为它做事的实体,使得细胞能够感知环境和生长。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与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一种计算机模型,阐明了细胞中

bio360 - Cell,蛋白翻译 - 2013-07-0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